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管理现状及其展望

2019-01-05 18:57黄玉舟张艳艳汤宏厚赵国帅考志强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专业型食品行业监管

□ 黄玉舟 张艳艳 汤宏厚 李 丽 赵国帅 韦 石 考志强 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

1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管理现状

近些年,食品检验监督和监管部门出台的标准更新不够及时[1],而食品工业的发展较快,很多检验标准已经落伍,再加上外来食品的大量引入,导致检验工作开展较为困难[2]。而从监管部门来看,我国食品检验的管理存在着多头并行管理、轮流管理和交叉管理的现象,有些地区或者检验项目重复进行,而有些却存在检验管理“盲区”[3]。一方面造成食品企业原材料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也会使某些企业利用检验管理的“真空地带”做文章;另一方面,食品质量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没有明确的检验区域划分及项目归属,除了人员成本、时间成本的大量支出,一旦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各个监管部门相互推诿,难以追责[4]。另外,从食品检验监管的时效性上来说,我国的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投入仍显不足,无法做到在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实施监测,只能在食品出厂时抽检,这种检验的延迟性和滞后性使得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回收困难。

2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研究,重新归类、合并、增补、调整,对不适应的标准进行修改,对不足的标准进行完善,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积极推广采用国际标准,提升标准等级,努力与国际接轨,建立一套既符合国际实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5]。

2.2 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作为食品检验管理的第一负责人,高水平的检验人才和队伍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大量引进具备食品安全检测专业技术的人才,提高食品检测团队人员素质,可以较为快速地弥补食品行业管理人员水平的不足;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实验定期培训,让他们及时学习先进检验技术,在内部优化管理配置,并加强校企合作,将高校作为食品检验行业人才的摇篮,使人才的培养得以延续。安全问题是食品行业最重视的“生命线”,因此,食品检验的专业型人才除了不断加强技术学习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公共服务意识、工作责任意识、基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进而满足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促进食品检验行业的不断发展。

2.3 构建完善的食品行业监管体系

首先,食品安全各级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定时更新食品检验的相关标准及检验方法,使食品检验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需加强食品安全检验监管的网络化建设。在信息化时代,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各个食品检验的职能部门联系起来,彼此清晰划分检验区域及项目,通过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结果共享。这样,既能明确分工,又能减少人员成本的支出,同时可以对疏漏的中小型食品企业加大监管力度,避免由于监管不到位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进一步向公众开放网络平台,可以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构建完善的食品行业监管体系。

2.4 建立食品全链条追溯体系

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公司利用FRID识别技、“二维码”等技术建设了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平台以文字展示、全程图片展示以及视频展示的方式,展现了包括企业及品牌介绍、企业档案、产品信息、原料来源、生产信息、行业资质认证、销售渠道信息、企业商城等内容。

平台利用先进的“二维码”技术,实现“一物一码”,赋予每件商品唯一“身份证”,实现产品防伪、追溯、防窜货、营销推广一码到位。

消费者使用手机扫描企业二维码,即查看产品从种养殖、加工、检测,到包装、销售、产品真伪等信息。

3 结语

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是避免有害食品流入市场的关键一环,食品安全检测的管理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着检验工作的有效性。政府监管机构要加强民营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审核,增加专业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建完善的食品行业监管体系,建立全链条的追溯体系,共同做好食品的检验检测工作,避免食品检验的重复支出,以确保我国食品行业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型食品行业监管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2018年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提高食品行业清洁操作的效率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