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食品质量检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9-01-05 18:57汤宏厚黄玉舟张艳艳王雪莹杨希国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质量检验准确性食品

□ 汤宏厚 李 丽 黄玉舟 张艳艳 王雪莹 韦 石 杨希国 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一方面引起了社会大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对于食品检疫检验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目前我国加大了食品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投入,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解决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

1 我国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水平较低

食品检验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大众食品安全的保证,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质量检验技术还有待提高。前些年出现的“苏丹红事件”就迫使食品检测机构重新审视现有的检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生产厂自我检测食品安全的能力更为不足,即便是很多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都不具备完整的食品检验程序。常规检验技术尚可达到,而能够检验出农药、细菌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和特殊毒害物质的技术更是不足5%[1]。近些年来,转基因食品的大量引进为检验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转基因食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完善势在必行。

1.2 食品生产的全过程检验还有缺失

我国幅员辽阔,食物种类众多且加工业发展迅猛,这就造成食品分类复杂多样、食品的地域差异明显、加工企业小而多的问题。因此,食品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控制往往较为松散,检测水平难以达到在每个环节上严格把控,而我国食品检测多采用成品抽样的方式,这就造成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回溯生产过程时难以追责,同时,检验的延时性也为大众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2]。

2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的改良措施

2.1 学习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

食品质量检验力度的不断加强,对食品检验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不断趋于高精尖化。这不仅需要在检验种类上更全面,而且在检验技术的深度上也需拓展。检测过程的高效性,检测方法的创新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都是食品检验技术不断改良的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质量检验不再是单一学科、单一技术的操作,而是包括物理学、分析化学、生物毒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及其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聚合酶链式反应、SDS聚丙烯凝胶电泳、酶联免疫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转基因食品检测、毒素检测、微生物检测和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4]。

2.2 严格把关检验环节,加强过程管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食品检验技术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大数据的普及以及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在精细操作中应用的增多,为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检验提供了可能。同时,食品检验流程化的管理可以为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制定提供帮助。例如:①实验环境的优化(实验环境的清洁,室内的温度、湿度是否符合实验要求);②检验设备的准备(实验中使用精密仪器,尤其是近年来引进的微量毒素检测装置需要认真调试,并由专业人员操作,以减少实验误差);③样品的选取和保护(样品抽取必须是随机的,且样本量满足检验项目的要求;样品处理过程中,应避免微生物及污染物的干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④检测方法的选择(根据检测食品的不同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相同的检测项目,即使食物中所加辅料有差异,也要重新考虑对于样品检测的影响,必要时,需要仪器分析与人工操作相结合,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⑤其他细节的标准化操作(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空白实验数据的测量、标准曲线的绘制等)[5]。利用检测机构的大数据对以上项目进行过程管理及检验技术的整合分析,有利于食品检测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安全问题,食品检验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相契合。通过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的联合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快速弥补现有食品质量检验中的不足;同时,加强生产过程监管、细化并统一检验检测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促进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最终为大众的健康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质量检验准确性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食品造假必严惩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上海种子质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