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中磺胺剂残留检验

2019-01-05 18:57侯俊坚佛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试药嘧啶磺胺

□ 侯俊坚 佛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1 试药及器材

1.1 试药

氰甲烷、正己烷、丙酮、氯仿及甲醇等均采L.C.级。醋酸、无水硫酸钠、正丁醇荧光标示剂采试药特级。氧化铝采L.C.级、磺胺唑、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一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标准品、磺胺奎林标准品试药级。

1.2 器具及材料

鸡肉(选自当地超市500 g);搅拌均质机;离心机:转速能达3 000 rpm;振荡器:新光精机FS-6u;减压浓缩装置(Rotavapor RElll);紫外灯:波长365 nm,(ModelCC-80);高效液相层析仪:含紫外光检出器;硅胶薄层板:Silicagel60;微量注射器(705SNR);荧光标示槽:长21 cm、高20 cm、宽0.8 cm,不锈钢制;净化管:内径1.5 cm,高30 cm的玻璃管柱;滤膜:孔径0.45 μm;水浴箱(SB-9D)。

1.3 展开溶媒

氯仿∶正丁醇(80∶20)。

1.4 荧光标示液的制备

取荧光标示剂25 mg溶于250 mL丙酮中。

1.5 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磺胺唑(STZ)、磺胺二甲嘧啶(SMT)、磺胺一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和磺胺喹啉(SQX)标准品各100 mg,用流动相溶液稀释至0.5~3.0 mg·L-1,作标准溶液。

1.6 饱和正己烷溶液的制备

取500 mL正己烷于分液漏斗中,加氰甲烷20 mL充分振摇,静置分层后取正己烷层(上层备用)。

2 检验方法

2.1 制备待检液

检体细切后用果汁机搅拌均匀,称取10 g置于搅拌均质器中,加入氰甲烷100 mL与无水硫酸钠50 g,搅拌5 min,移入离心瓶中,以3 000 rpm离心10 min,经滤纸过滤后取澄清液,用50 mL氰甲烷依上述步骤再萃取一次残渣,合并澄清液,加入饱和氰甲烷正己烷溶液30 mL,激烈振摇5 min后静置分层,去除正己烷层,用饱和氰甲烷-正己烷液30 mL依上述步骤再萃取2次,氰甲烷层移入浓缩瓶后以40 ℃水浴减压浓缩。

2.2 鉴别试验

沿硅胶薄层板下端2 cm横向处,每隔1 cm分别点上直径约为0.3 cm的检液线及标准溶液线(大约20 μL),风干后展开,展开溶媒浸没薄层板下端0.5~1 cm,展开高度约12 cm后取出风干,将其浸入盛有荧光标示液的荧光标示槽中,迅速取出风干,15~30 min内置于紫外灯下照射,观察检液上升的斑点位置及颜色,并与标准溶液的黄绿荧光斑点进行比较及鉴别[1]。

3 定量方法

依定性方法所制备的检液用85%的甲醇定容至4 mL,注入氧化铝净化管内,取85%甲醇10 mL清洗净化管,洗液丢弃,再以甲醇∶醋酸∶去离子水(30∶0.4∶70,v/v)混合溶液30 mL溶离磺胺剂,收集溶离液,于65 ℃水浴中减压浓缩至干,用1 mL液相层析流动相溶液溶解,经滤膜过滤后,作定量用检测液。

3.1 高效液相层析仪的条件

分离柱:C18(颗粒大小10 μm),内径3.9 mm,长30 cm。流动相溶液:以醋酸调整去离子水pH值为3.6,再与氰甲烷以80∶20(v/v)比例混匀,以滤膜过滤,滤液即为移动相溶液。流速:1.2 mL/min。检出器:紫外光检出器(波长267 nm)。

3.2 含量测定

待检液及标准溶液各取20 μL,分别注入液相层析仪,依据检液所得波峰的滞留时间,分别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鉴别。由适量待检液所测得的峰面积,求出检体中磺胺剂的含量。高效液相层析法的最低检出量(MDL)为0.015 ppm。

4 总结

添加STZ、SMT、SMM、SDM及SQX 5种磺胺剂标准混合液于鸡肉样品中,添加量为0.1、0.2及0.3 μg/g,利用高效液相层析仪同时分析五种磺胺剂,结果显示五种磺胺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3%、91.1%、89.4%、86.1%和83.3%,由以上所见以氰甲烷抽出液回收率甚高。在鸡的前胸肉、肝脏、肾脏、心脏、胃及血清的空白检体图谱中结果显示,前胸肉、肾脏、心脏、胃及血清的检液净化效果颇佳。肝脏较差,在HPLC有SMT伪阳性的现象发生,以定性分析(TLC)确认则无此情形。

猜你喜欢
试药嘧啶磺胺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做一天试药员
试药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试药人:阳光下的影子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合成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