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块根萌芽习性和育苗影响因素分析

2019-01-06 04:54杨会利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薯苗床土块根

杨会利

(平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北 平山 050400)

甘薯块根没有休眠期,收获时在根眼处已分化形成不定芽原基,只要发芽的温湿度条件具备,就可以萌芽生长。同一品种薯块的大小、收获季节的早晚、生长期的长短、贮藏条件的优劣,对块根萌芽均有明显的影响。

1 甘薯块根的萌芽习性

1.1 不同品种的块根萌芽习性差异很大;同一品种的薯块大小虽有不同,但其根眼数目相差不多。大薯营养丰富,薯块大,出苗后薯苗粗壮,但用种不经济;薯块小,薯苗生长细弱。若按育苗种薯每斤重量计算,则大薯出苗数少,小薯出苗数多。

1.2 夏薯生长期短,生活力强,耐贮藏,感病轻,出苗早,出苗多。

1.3 甘薯块根有顶端优势,不定芽在薯块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顶部芽多、早、壮,中部次之,尾部最差。块根发根的习性与发芽相反,下部根多,上部根少。薯块发芽出苗数阳面多(靠近垄边的一面),阴面(在垄里向下的一面)少。因为阳面接近地表,空气和温度等条件比阴面好,不定芽分化发育较好而多。

1.4 贮藏条件对种薯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采用高温愈合处理贮藏的种薯或在育苗前高温催芽处理的种薯,除有防病效果外,还能促进薯块不定芽原基的分化,因此出苗快、苗数多。贮藏期温度过低,不仅会延长薯块萌芽的时间,降低萌芽的能力,还会因冷害导致种薯腐烂。

2 影响甘薯发根和萌芽的外界因素

2.1 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根、芽分化,提高发根、萌芽、长苗的速度,增加萌芽的数量,并保证薯苗健壮生长。因此,适宜的温度是甘薯育苗的重要条件。发芽温度不能低于16℃,当温度在16℃时,薯芽才能萌动,在16℃~35℃时,温度愈高,萌芽愈快,出芽也愈多,生长亦愈快。发芽最适的温度范围是29℃~32℃,超过35℃对幼芽生长有抑制作用。但40℃以上的高温有烧种、烧苗的危险。从排种、萌芽、顶土到齐苗,甘薯育苗的适宜温度是开始4 d保持床土温度32℃~35℃,其后3~4 d保持32℃左右,最后几天不低于28℃。齐苗后温度可控制在25℃~30℃。采苗前3~5 d,锻炼薯苗的适宜床温为20℃左右。在整个育苗过程中,要掌握前期高温催芽、中期平温长苗、后期低温炼苗,温度先高后低、先催后炼、催炼结合的原则。

2.2 水分。水是甘薯育苗的重要条件之一,萌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当的水分有调节床温作用。在薯块萌芽期水分适宜有利于根、芽分化和幼苗生长,对提早出苗和增加苗数有明显的影响。育苗温湿度正常,薯块先发根后萌芽,如温度适宜,但水分不足,则先萌芽后发根或不发根。如床土过于干燥,则薯块既不生根也不发芽,床内高温干燥条件还能造成“烧芽”。一般认为在萌芽期以保持床土相对湿度80%左右,薯皮上始终保持湿润为宜。床土水分过多且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就会缺少氧气,对发根、萌芽均为不利,甚至会引起成片烂种。出苗以后,由于薯苗露出土面,叶面积加大,叶面蒸腾增大,耗水量相应也增多,所以要有充足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足,根系难以伸展,幼苗生长极为缓慢,叶片小,茎细而硬,会形成“小老苗”,严重影响薯苗的数量和质量,延误适时种植。同样,如果水分过多,也会对薯苗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幼苗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生长,由于生长过快,组织柔嫩,栽后经不住风吹日晒,不易成活。因此,水是甘薯育苗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不同的生长阶段应该掌握不同的水分条件。前期高温催芽阶段,床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为宜,在中期平温长苗阶段,保持床土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应掌握干干湿湿、见干见湿为好。后期低温炼苗阶段,必须减少水分,使床土短期见白,即水分维持在相对湿度60%以下,使薯苗苗壮,利于成活。

2.3 空气。块根在生根、发芽、长苗这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活动。尤其是块根从贮藏窖“休眠”状态移到高温高湿的苗床里进行催芽时,呼吸作用迅速增强,需要充足的氧气。如果氧气缺乏,块根因缺氧被迫进行缺氧呼吸,会造成酒精的积累,使薯块本身中毒,导致种薯全部腐烂,甚至造成“全军覆灭”。近年来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苗,若长期封闭或直接盖在苗床上过久,都会产生床内氧气不足,造成薯块缺氧而发生烂苕、烂床现象。薯块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需要充足的空气条件,需经常注意膜内通风换气。膜要用支架搭起,不能直接盖在床面上。氧气供应充足,才能保证薯苗正常生长,达到苗壮、苗多的要求。

2.4 光照。甘薯育苗的前期,高温催苗阶段,不需要光照,光照只是间接影响着苗床温度的高低。强光辐射的能量大,苗床增温快,温度上升能促进发根、萌芽。出苗后光照强度对薯苗生长速度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充足的光照是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正常生长和培育壮苗的必需条件;光照不足或缺乏,薯苗叶部的光合作用就会减弱或停止,薯苗内部积累的有机物质少,引起苗叶发黄、生长差、苗质弱,容易感病,栽后也不易成活。薯苗密度直接影响通风及光照条件,因此应保持适当的密度,通过排薯剪苗来控制光照条件。密度过大,光照不足就易长成黄瘦弱苗。因此,在育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照条件以提高床温,促进光合作用,使薯苗健壮生长。但要防止强光猛烈刺激,防止温度过高灼伤幼芽叶片。要注意掌握合理的保温帘子揭盖时间,把争光和保温关系统一起来。

2.5 养分。养分是薯块萌芽和薯苗生长的物质基础。育苗前期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本身供给,随着幼根的伸展和根系的形成,就要从床土中吸收养分供给薯苗生长。一般采苗2~3次后土壤里的养分不足,薯苗生长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尤其是氮肥不足时,受到的影响更大,薯苗矮小细弱、叶片少、叶片小、叶色黄绿、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十分缓慢。因此,在育苗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养分供应不足,尤其是在育苗的中、后期,当薯苗出现叶片发黄、茎细节短时,应及时补足适当的养分,应追施速效性肥。薯苗生长需要在充足有机肥基础上增加速效氮肥供给,贯彻“少吃多餐”的原则,过量易产生“烧苗”。长期大水大肥,不利于培育壮苗。

猜你喜欢
薯苗床土块根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尝试打破块根旱金莲休眠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水稻不同床土调制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金果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
简述日喀则番茄1号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