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辨治鼻槁经验

2019-01-06 07:49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鼻涕麦冬粘膜

秦 岭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71

干祖望教授为中医耳鼻喉科奠基人之一,对鼻槁的辨治独具特色。鼻槁,现代医学称为萎缩性鼻炎,或干燥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症状有鼻腔干燥,涕粘稠,或结痂粘附于鼻腔,阻塞鼻道,日久导致鼻腔粘膜萎缩、干燥而出血,由于鼻涕粘稠,难以排出,日久腐败发臭,自己却因鼻塞而往往嗅不出。检查可见鼻甲、鼻腔粘膜干燥萎缩,鼻腔空旷,鼻道内大量灰绿色脓痂,甚至可闻及腐臭味。一般病程较长而难愈。

鼻槁常因脏腑不足,阴津亏损所致,因此,治疗首先强调辨证,辨证正确,势必事半功倍。鼻腔粘膜缺乏津液儒养,导致干燥结痂,从而引起粘膜甚至骨质的萎缩。干老认为,导致鼻槁津液亏损的原因,常涉及肺、脾、肾三脏。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主行水,将津液输布全身,又开窍于鼻,故此病与肺的关系极为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脾喜燥恶湿,常易遭湿浊之邪侵犯,至使脾失健运,脾弱则气血津液不能上输,鼻窍失养而致病;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纳髓,调节阴阳,肾主水,肾虚则水涸,水涸则鼻干,从而发为此病。干老认为,鼻槁的证型主要分为肺燥津伤、脾虚湿困及肾虚水涸三类。

1 肺燥津伤

鼻腔干燥,灼热骚痒,似烟熏感,甚至疼痛不适,鼻涕较少,粘稠难擤,黄绿色,甚至结痂、腐臭,或涕中带有血丝。鼻甲萎缩,粘膜潮红,鼻腔空旷,伴有咽干咽痒,咳嗽少痰,甚或无痰,体虚乏力,不耐多言,口干咽燥,喉中干裂,饮而不润,灼热疼痛,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舌红少苔,脉细数。考肺喜润恶燥,燥气一凌,鼻为之干,干则关窍无润,故治宜益肺生津润燥,方选清燥救肺汤,或沙参麦冬汤,药如:生石膏、杏仁、阿胶、枇杷叶、麦冬、桑叶、甘草,常配伍沙参、玉竹、石斛、芦根、天花粉等养阴生津之品,鼻衄者可加用生地黄、茅根、茜草根、黄芩等凉血止血。一般用量10g左右,生石膏可酌情加大剂量。干老认为,病由燥至,燥去则病亦除,绝无深奥之意,宗其法旨,即能有效控制病情。

2 脾虚湿困

鼻内干燥,鼻涕黄绿腥臭,不易擤出,涕痂紧紧粘附鼻粘膜上,挖鼻之后,常至粘膜出血,撕裂疼痛感,常常伴有头晕头痛,倦怠乏力,腹胀纳差,嗅觉减退甚至消失。诊见:面色萎黄,唇舌色淡,鼻粘膜色淡,干燥较甚,鼻甲萎缩,鼻腔宽大,涕痂存留,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弱。考脾喜燥恶湿,湿浊困脾,清阳不升,则气血津液不能上输,至清窍失养,故治宜健脾化湿助运,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渗湿,用于鼻涕腥臭粘稠苔不腻者,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山药、薏苡仁、桔梗等,常配伍泽泻、滑石加其强利湿之功,配伍辛夷、白芷引经入鼻加强宣散通窍之功;或者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芳香化湿,用于鼻涕腥臭粘稠苔腻者,药用藿香、茯苓、厚朴、陈皮、白术、桔梗、制半夏、紫苏等,常配伍佩兰、砂仁等加强其芳香化湿之功,配伍石菖蒲、路路通载药上行通利鼻窍。前后两方一般药量10g左右,砂仁质轻,宜3g左右,厚朴温燥,宜6g左右。前者重在健脾,后者重在祛湿,两者可综合化裁,相辅相成,使得脾气旺则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健脾用参常选用党参或太子参,但湿浊重者,用参又恐其恋邪,干老常根据舌苔情况而选药,苔净者,可用党参,苔微腻,可用太子参,苔腻明显,则不宜用参,而用桔梗,有利于升清降浊[1]。鼻槁是否一定治肺?非也。干老认为土生金,脾土为肺金之母,脾胃虚弱,气血精微生化不足,无以滋养鼻窍而为病。《东垣试效方·卷五》谓“若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生化之气即弱,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也。宜养胃气,使营运阳气、宗气上升,鼻则通矣”。故干老认为,健脾乃治病之本,脾气健运,气血生化充足,清阳上升,输布精微,空窍得以滋养,浊邪得以祛除,病情自然得以控制。

3 肾虚水涸

久病正衰,津液枯涸,肾阴受损,虚火上炎,灼伤鼻腔,至使鼻腔干燥,鼻粘膜萎缩,常伴有鼻腔出血,涕痂腥臭带血丝,患者形体消瘦,常有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手足心热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肾阴,方选百合固金汤,药用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芍、玄参、当归等,如有腰膝酸软,午后潮热等阴虚火旺表现者,可加用知母、黄柏等滋阴清热。肾藏精,精血互生,精足则血旺,血旺则鼻腔粘膜得以滋养,因此干老认为,若能加入一些“血肉有情之品”,更有助于滋补肾阴,药如龟版、鳖甲、阿胶、鹿角胶、猪脊髓等,甚至有条件者,可以服用一些西洋参,易于益气养阴。因病久正气已衰,恢复时间较长,经一段时间的调理,待病情缓解,得到控制后,可予成药长期口服继续巩固病情,药如二至丸、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

干老治疗萎缩性鼻炎除了中药调理,也常用外治法,如:①鼻腔粘膜干燥萎缩者可用黄芩油膏涂擦鼻腔,亦可用麻油、蜂蜜涂擦;②鼻涕粘稠腥臭者可用杏仁去皮,捣成糊状,用甘草煎水调匀,涂擦鼻腔。在用药物涂擦鼻腔之前,宜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利于药物与鼻腔粘膜充分接触。除此之外,平时还应注意预防和护理,首先应改善居住环境,避免燥热、烟尘及化学气体对鼻腔的过度刺激,在灰尘粉尘、干燥环境下工作者,应采取洒水或带上微湿口罩等防护措施,以增加环境湿度,减轻对鼻腔的刺激。其次,应告知患者禁止使用麻黄素、滴鼻净等血管收缩剂滴鼻,以免加重病情[1]。饮食宜清淡,干老常嘱咐患者每值秋季燥令,可用枇杷叶膏或雪梨膏调水冲服,对本病防护亦有重要意义。

此外,干老认为萎缩性鼻炎还与内分泌失调有很大关系,治愈较为困难,缓解症状即可,对症治疗,常采用补益肺肾为主。

综上所述,干燥性鼻炎,若是肺燥津伤所致,治当清燥润肺;若是脾虚湿盛所致,治当健脾祛湿;若是肾水干涸所致,治当养阴益肾。干燥性鼻炎治愈较为困难,但若能辨证正确,用药得当,病情尚可得到良好的控制,可大大改善患者鼻塞、干燥等症状,干老经常潜心钻研疑难杂症,对这类疾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将病例一一整理记录,供后人学习参考。

4 病案举隅

李某,男,42岁。初诊时鼻塞两年,进行性发展,运动后或劳动后稍缓解,少涕,嗅觉迟钝,两鬓作胀,头脑昏沉,咽干喜饮,发音失泽。检查:鼻腔正常,呼吸宽敞(本人谓不通),粘膜干燥,舌薄苔,脉平。辨证:显然病灶所在“用”而不在“体”,考肺恶燥,燥气一凌,鼻为之干,干则关窍无润,因无液而幻感易生,如堵塞、附丽等。所以本病根本仍为“燥”,燥则欲治以润,遵循养阴生津润燥法,选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处方:黄柏、柿霜(冲服)各3g,知母、生地黄、熟地黄、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天花粉各10g,芦根30g。14剂。二诊时患者感鼻塞改善许多,嗅觉似乎提高,头晕鬓胀明显减轻,咽干已式微,而饮亦减少。检查:鼻腔粘膜仍偏于干燥,舌薄苔,脉平。辨证:病由燥至,燥去则病亦去,绝无深奥之意,再予养阴润燥,以扫残邪。予上方去百合、柿霜,加生石膏30g。这是一例典型的肺燥津伤的病例,干老认为,肺失清润可引起一系列症状,所以初诊采取养阴润燥手法,得效后坚持原来治疗方法,使得燥邪得以控制,症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鼻涕麦冬粘膜
流不尽的鼻涕
采集鲸鱼大“鼻涕”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40例
趣味常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