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茶寿人生亦师亦友,茶人楷模

2019-01-06 17:25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张老天福福建

徐 飙

(福建省农垦与南亚热带作物经济技术中心,福建福州 350003)

张天福先生是载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中自唐代以来中国十大茶人之一,是我们十分敬重的茶叶前辈、技术专家和老师:他注重源头创新,做到身体力行;倡导科技强茶,坚持知行合一;身为茶界泰斗,待人亦师亦友;人生相识,天意安排;虽然我们之间年龄相差半百有余,但不妨碍如他所说是“忘年交”;我庆幸有缘能与张老相识相随相知28年,只是今后再也看不到他和蔼的笑容,听不到他亲切的教导了。

张天福先生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农学院。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振兴华茶,他对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杰出贡献和开创茶叶产、学、研相结合的历史业绩不胜枚举。如1935年创办“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叶改良场”(现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同年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现宁德职业技术学院);1939年做为茶界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并到贵州全省选址建设“中央茶叶试验场”(现贵州省湄潭茶场);1940年创办“福建示范茶厂”(现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场);1945年为纪念中国抗战胜利,他将研制发明并已在省内外茶区广泛使用的的手推木制揉茶机定名为“九一八揉茶机”;1956年发起成立“福建茶叶学会”,当选首任会长;1982年从农业厅退休后,辞别省城来到位于福安市社口镇的“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担任技术顾问,历时8年多,领衔研发“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省级攻关课题。经过3000多个对比试验和数据总结,获得通过成果鉴定,并于1992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提炼总结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定位应以“俭、清、和、静”四字为内涵的“中国茶礼”等等;最难可贵的是他在耄耋之年仍心系茶产业,亲自指导安溪铁观音“斗茶赛”,不辞辛苦,远赴厦门、广州、上海、北京、长沙、香港、澳门等地举办铁观音“茶王赛”及其系列茶事活动,每一场都缺不了张天福先生严谨、认真、忙碌的身影,客观、公正、精准评定结果诚服各界人士。他在期颐之年的二、三件事更是前无古人,后者可期!

1 生命不止、探索不息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张天福先生立下了“生命不止,探索不息”的人生座右铭。他不仅是一位学者型的技术专家,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1997年他提出了现代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定位为“中国茶礼”,其内涵总结为“俭、清、和、静”四个字,具体诠释为茶尚俭,就是勤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明;茶导和,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就是宁静致远。这四句真言,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也是他一生爱茶、事茶、孜孜奉献的心得和感悟。“中国茶礼”的定位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又符合新时代道德修养诉求。为了心中的理想,弘扬茶礼,倡导茗饮,九十多岁的他不辞辛苦劳累,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大型茶事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芜湖等大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身影;在全国各地的茶庄、茶店、茶楼都可见到他题写的中国茶礼“俭清和静”墨宝和茶庄名号牌匾;他年轻时代所创办的茶叶科研、生产、教学等机构依然在运转和发展;他的茶学科研成果技术正在造福于广大茶区的茶农和茶企业。

1998年,为了让几代的茶人们有个“家”的归宿感、有个日常交流活动的场所。张天福先生发起成立“福建茶人之家”。为了当好这个“家长”,他呕心沥血,亲历亲为寻找合适的场所,题写了“茶人之家”牌匾,定期召集大家开会研究“茶人之家”举办活动事宜,从1999年“茶人之家”成立起,其日常运转经费主要靠张老个人题字写匾的收入维系;在张老高尚人格的感召下,每年元旦的“新春茶话会”成为全省新老茶人雀跃期盼和畅谈联欢交流的好去处。2000年起,福建“茶人之家”开展“闽茶杯”茶叶质量评比活动,为全省中、小茶企、广大茶农提供开放式、公益性的茶叶评比及技术咨询服务工作,起到实时了解各茶区茶叶生产加工及品质变化情况,对茶样逐一点评和提出指导改进建议,广受茶农、茶企的欢迎和好评,至今已累计举办了16届。

2002年5月份,我有幸陪同张老参加首届《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交易会》。之前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专程派出市长助理来福州张老家中对接此行安排。有一天他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做为随员陪他去芜湖参会,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他非常高兴,对我说“今后我们可以一起为茶产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张老从接受聘书起,就认真开始准备工作:亲笔拟定了评茶方案和要求;建议增加乌龙茶参评奖项;撰写在芜湖(国际)茶博会上专题报告稿;捐赠茶博会的题字贺词等等;并细致周到地带一整套乌龙茶审评杯具到会备用。正是在芜湖首届茶博会上,历史名茶“正山小种”红茶第一次走出福建,荣获红茶类“金奖”。

2005年,上海长宁区举办茶文化节活动,我跟随张老参加全程的活动安排。在上海百佛园内参加“吴觉农纪念馆”开馆典礼,张老在会上夸奖无偿提供展馆场地的紫砂壶大师许四海先生为中国茶叶界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并带头以个人名义向《吴觉农纪念馆》捐款。他还不辞辛苦,到上海豫园“湖心亭茶楼”、台资茶企“雪峰茗茶”专卖店、泰和茶馆、刘秋萍茶宴馆等品茗赠字、弘扬中国茶礼活动等。现场欣然题赠“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创立茶品牌、宣传茶保健、促进茶旅游、实现茶国饮”的寄语。返程飞回武夷山参加上海—武夷山茶旅联动活动。主持举办了首届武夷山“正岩杯”茶王赛。原“福建示范茶厂”示范亭重建落成典礼;并分别到武夷山市茶叶总厂、武夷山市岩茶厂、瑞泉茶厂、馒亭茶厂、元勋茶厂等多家茶企现场考察指导,提出改进意见等。张天福先生还登上华东最高峰2200米的“黄岗山”顶峰和大家合影留念,共同眺望无边的林海山川,寄予祖国繁荣昌盛、建设富强美丽中国。

2 期颐之年,志在创新

2007年底,张老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上看到一篇浙江武义成立有机茶研究院的报道,深受启发和鼓舞,他由衷赞赏这个源头创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张老向所有来访的亲朋好友及学生们推荐、征求意见、交流看法。2008年3月9日,“茶人之家”常务理事们到张老家中开会,百岁高龄的张老郑重提出开发有机茶的动议,并希望在他百岁寿辰之际,做一件对茶产业发展有长远意义的事,即提议成立茶叶发展基金会。张老说道“今天在座的18个人是我最好的朋友,最信任的学生,是除家人外的亲人”。在省有关领导的支持关心下,经过福建“茶人之家”理事会的精心组织和筹备,2008年10月18日,由福建省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主办,福建省农学会、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茶叶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四会承办的张天福先生百岁华诞庆典活动暨成立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同时如期举办成功。刚过了百岁生日的张老于12月5日,亲自动笔给分管农业的时任常务副省长写信陈述建立高标准有机茶示范基地的重要性,“窃以为该工作势在必行,并愿把毕生所获和有限余年为之再谋一就,以图福建茶叶健康发展之永续”。省领导很块做出批示;在省农业厅、财政厅的支持下正式启动了福建张天福有机茶基地建设的序幕。基金会向全省发出《公开征集建设有机茶示范基地的公告》,当首个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确定建设地点在安溪县龙涓乡之后,张老马上找省农业厅党组檀云坤书记,提出借用我到基金会工作半年的请求;在得到厅领导支持和同意后,我和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土肥所、建瓯、安溪农业局等单位抽调的6个人组成专家小组,驻点安溪县龙涓乡“安溪县华祥苑有机茶有限公司”基地半年,在全省建成第一个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张老把《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试验总结》全套资料复印后交给我,并要求我们要每天记日记,做好相关记录等,2009年2月1日,张昌平常务副省长亲自到安溪县参加奠基开工仪式。该基地严格按照“水平梯层茶园表土回园条垦法”技术标准开垦建成,张老在示范基地亲自种下第一株茶苗。“该基地已成为引领安溪县有机茶发展的示范样板”。这是2014年10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认证中心张优副主任等一行检查组实地考查现有注册的福建有机茶备案基地后,给于该基地的高度评介。

“我一生与茶为伴,茶就是我的生命”。“我今天在,可能明天不在;要抓紧多做有益茶业的事,为茶我可以倾尽所有”这是张老常跟我们后辈说的话,他也真是这样做的。2008年10月成立“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时他个人捐资10万元,并表示要将名下唯一一套住房捐出。2013年3月12日,张老在家人亲属的支持同意下,正式办理了捐赠房产手续,将房产证正式过户给“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以用于发展茶业之需。

3 牵挂寿宁,第二故乡

2011年6月底,我受省委组织部委派,从省农业厅到寿宁县挂职主管茶产业工作,张老非常高兴,于8月份亲自带队到寿宁选址建设全省第二个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原省人大、省政协老领导郑义正、陈增光、吕居永等都全程陪同张老到寿宁,他们都是上世纪70年代相识于寿宁县的老朋友。经实地踏勘,县里事先备选了几个地点因种种原因未入张老法眼,最后有人推荐南阳镇龟岭村海拔900多米的天星岗,张老还是坚持亲临实地察勘,该处高海拔缓坡地,远离城镇、工矿、交通主干道等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获得张老初步认可,取回土样送检全部符合有机茶基地标准要求后才被最后确定。故土情怀,一枝一叶总关情。时年102岁的张老此行重回故地,不是为了回访重溫40年前特殊年代的岁月生涯,而是为了践行自己怀揣多年的夙愿:为寿宁茶产业发展把脉寻方、图谋良策、开拓创新、建成样板。张老深情说到:“寿宁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70年至1979年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8年多时间”。在犀溪乡偏僻的小山村、寿宁县龙虎山茶场等处都留下张老生活、工作的感人事迹和有趣故事,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爱戴。当年张老组织14个知识青年学习茶叶生产技术,建立丰产园,推广合理采茶、机械采茶、改进制茶工艺等,培养了一批茶叶技术人才;在带着时代的灰色烙印的岁月里,张天福与寿宁茶产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86年在张天福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寿宁县茶厂的“福寿银毫”茉莉花茶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入选43只“全国名茶”之一。2008年张老和当年的14位知青相聚重返故地寿宁县时曾挥笔留下了“建设新茶乡、造福寿宁县”的美好祝福。或许张老对寿宁茶叶寄予太多的情怀和厚望,在2013年“寿宁高山茶”获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后,不仅亲笔题赠“寿宁高山茶”、“寿宁高山茶城”墨宝,还同意授权寿宁县建成的有机茶基地冠名为“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2014年10月当张老再次莅临南阳镇“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时,经过三年的规范建设和精心管理,该基地已建设成为福建省现代茶叶示范基地,并被批准成为《农业部标准茶叶示范园》。

2014年8月,我从寿宁县离任返回原单位工作,张老嘱咐我尽快抽空到另外几个由“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金会”发文认定的有机茶基地查看一下,摸清具体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尊从张老的指示,我和基金会林杰,张育松老师等人分别到了福鼎市俞山岛“福建芳茗茶业有限公司”白茶基地、漳平市南洋镇“福建大用茶业有限公司”水仙茶基地、建阳市“福建武夷山丘苑茶叶有限公司”大红袍基地等,发现这些基地与张老提出的《水平梯层表土回园条垦法》的七个关键技术环节建园标准尚有差距,在生产管理上还有待规范等问题。针对后来市场上出现的很多标为“张天福”有机茶包装产品的乱象,张老显得无助又无奈。2015年10月15日,他召集基金会几个理事到他家中研究加强对示范基地的技术管理、品牌质量保障等对策,我按照张老的具体要求拟出了《关于对示范基地加强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意见》初稿,送张老审核修改;张老阅示后提出“文本要简单明了,字符要压缩在1000个字以内”新要求。我随后综合各方面意见又做了精简修改;2016年6月5日张老在审阅后正式签字认可,交代我送交基金会办公室下发各示范基地参照执行。我当天向基金会办公室发送了该《意见》文本。

2017年8月,寿宁县龙虎山茶场在整理张老40多年前曾经住过的宿舍楼仓库里,发现找到了张老当时制作留下的九罐茶叶样品、多本笔记本和评茶记录表等,其工整、清晰的字迹和蜡封严密包装的样品罐实物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忆财富,价值永恒。

4 魂牵梦绕,最爱武夷

2016年11月18日,张天福、张晓红夫妇来到武夷山,在参加福建凯捷岩茶城开业剪彩仪式后,张老回到“武夷山市茶场”,(前身是张老创办于1940年的“福建示范茶厂”)。武夷山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张老年轻时曾四进四出武夷山,渡过了一生中成果丰硕的难忘岁月,他在主持“福建示范茶厂”和“中央农业试验所崇安茶叶试验茶场”工作期间,为振兴武夷山茶叶生产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奠基性的工作,继往开来、传承永远;倾注了他真挚的感情和强烈的期许,2016年11月26日,当他收到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恭请题写《中国武夷茶博物馆》的函件后,他非常高兴,欣然表示要在精神状态和体力复原时亲笔题写。2017年春节初七,张老用毛笔题写了“中国武夷茶博物馆”八个大字。当我用微信传给武夷山市有关领导阅看后无不动容,武夷山市政协主席大为惊叹,“非常了不得,原版不算神话但一定是佳话,这么大的年龄、真正是大家之作啊!”。

张老是一位可敬、可爱的智者、长辈,虽年愈百岁仍思维敏捷。一生与茶结缘,一生为茶喜忧;他立志茶业、始终不渝;他学识渊博,胸襟豁达;生活俭朴、诚实守信;他注重调查,并富于实践精神;功绩卓著、成果丰硕、不胜枚举;是当之无愧的茶界泰斗,我们的良师益友,终身学习的楷模。

猜你喜欢
张老天福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凝心聚力,传播幸福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艺术战“疫”
骂鸭记
姚天福力驳忽必烈
“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啊”
义魂救难
会唱歌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