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用于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2019-01-07 08:29姜俊昌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培美吉非表皮

姜俊昌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肿瘤科一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8)

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死因,其中肺癌患者中有80%左右属于非小细胞肺癌,20%左右为小细胞肺癌[1]。化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当肿瘤细胞发生获得性耐药后,再接受该化疗药进行治疗的效果甚微。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以肺腺癌最为多见。吉非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中的代表药物,本研究采用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方案对吉非替尼耐药的肺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年满18周岁;②非小细胞肺癌;③病理类型为肺腺癌;④经吉非替尼治疗后出现获得性耐药;⑤经扩增耐突变系统检测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型;⑥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⑦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⑧无培美曲塞治疗史。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42~76岁,平均(57.75±6.77)岁。

1.2 方法:开始治疗前1周服用叶酸、维生素B12,1周后静脉滴注培美曲塞500 mg/m2,隔7 d后开始服用吉非替尼250 mg/m2,1次/天,饭后30 min饮服,连续服用15 d,以此为一个周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束周期,最长周期为6个周期。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2]:肿瘤消失,且维持时间4个周以上为完全缓解;肿瘤减小超过50%,无新病灶出现,维持时间4个周以上为部分缓解;肿瘤减小在50%以内或有增大但在25%以内,无新病灶出现为稳定;肿瘤增大超过25%为进展。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有效率。②记录不良反应。③随访至2018年1月,记录中位生存时间。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与预后:80例患者部分缓解58例(72.5%),稳定20例(25.0%),进展2例(2.5%),有效率为92.5%。中位生存时间为25.8个月。

2.2 化疗不良反应:腹泻33例(66.0%)、白细胞降低25例(50.0%)、肝功损害20例(40.0%)、贫血15例(30.0%)、血小板下降15例(30.0%)。

3 讨 论

肺癌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病死率很高。近年,随着对肺癌病因病机的深入认识,肺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编码区基因突变在肺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料显示,东亚人的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率达到30%~6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的机制主要为可竞争性与三磷酸腺苷结合,从而影响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并能阻断下游信号传导。因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成为了肺癌治疗的新靶点。吉非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中的代表药物,为基因靶向抗肿瘤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突变型患者的敏感度较高,临床缓解率最高可达到83%[4]。患者经口服的依从性更好,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然而可能出现的肿瘤细胞耐药会导致肿瘤复发或进展。研究表示,吉非替尼对腺癌的治疗效果比其他病理类型更好,尤其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女性、不吸烟等因素是提高吉非替尼疗效的游离因素,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在近半年内出现获得性耐药。培美曲塞属于新上市的多靶点抗叶酸制剂,可通过干扰细胞内叶酸代谢而对肿瘤细胞的复制产生抑制作用,目前已成为肺腺癌的一线、二线化疗的常用药。体内研究证明,该药可通过作用于胸苷合成酶而对dUMP向dTMP转化的过程产生影响,使尿嘧啶的合成减少[5]。本研究对80例吉非替尼耐药的肺腺癌患者进行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治疗,结果显示,8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2.5%,中位生存时间为25.8个月。不良反应处于轻中度,患者均可耐受。

综上所述,对于吉非替尼耐药的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方案进行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效率较高。

猜你喜欢
培美吉非表皮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培美曲塞与叶酸不可不说的二三事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1例3次挑战培美曲塞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个案报道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