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01-07 08:29肖明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肌力上肢功能障碍

肖明泽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8)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病死率高,即使幸存者也多遗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及精神情绪改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如何改善其各项功能障碍以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了行为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7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首发脑血管病,有偏瘫侧肢体功能障碍;②年龄40~80岁;③NIHSS评分4~18分;④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中风;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异常;③发病前已有严重残疾;④有精神意识障碍。男49例,女21例;年龄44~80岁,平均(65.7±9.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开展行为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全程提供心理指导服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及预后,强调康复训练依从性的重要性。康复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情绪又异的患者及时沟通疏导,注意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不能仅限于言语安慰与鼓励,应为患者寻求更多的家庭社会支持,指导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患者可通过社会求助的方法为其排忧解难。患者出院后通过微信和电话积极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做好指导工作,从而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康复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康复训练;②预防足弓下垂护理:为患者选取合适且舒适的手足体位,适当缩短下肢伸展时间,而延长上肢屈曲时间,保持患者的足弓部在适当的受压状态下;③功能锻炼: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24 h后即开始训练,主要包括良肢位摆放、肢体被动活动,循序渐进至能达到完全屈曲与伸直;稳定期:可进行床上自我辅助训练,如双手交叉上举训练、下肢桥式运动、坐位平衡训练、起坐平衡训练等;恢复期:此时患者的运动能力有所恢复,可进行下地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①在护理后采用Brunnstrom6级评定法评估患者的上肢、下肢肌力,≥Ⅲ级表示基本具备生活自理能力。②护理前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满分100分,20分以下为完全残疾;20~39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0~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0分以上为轻度功能障碍。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后上肢、下肢肌力比较:干预组上肢肌力≤Ⅱ级11例(31.4%)、≥Ⅲ级24例(68.6%),下肢肌力≤Ⅱ级9例(25.7%)、≥Ⅲ级26例(64.3%);对照组上肢肌力≤Ⅱ级20例(57.1%)、≥Ⅲ级15例(42.9%),下肢肌力≤Ⅱ级18例(51.4%)、≥Ⅲ级17例(5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护理前,干预组Barthel指数为(38.45±7.76)分,对照组为(36.08±7.65)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Barthel指数为(62.67±9.57)分,对照组为(51.78±7.5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建设的大背景下,医疗模式开始向“以人为本”转变,护理质量是沟通医护工作者与患者关系的最直接的桥梁,优质护理干预逐渐流行开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的欢迎。行为护理干预是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具体体现,旨在将护理内容落到实处,为患者提供主动、精细、个性化的高质量护理服务。心理指导在脑梗死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尽快消除患者受肢体功能障碍出现的消极情绪,缩短其心理适应的时间,对其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有积极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示,心理干预对提升脑卒中患者训练的依从性有较好的作用[1]。康复训练已成为脑卒中综合疗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过程涉及脑功能重组,自然发生的脑功能重组是有限的,而康复训练通过重新学习各项技能,强化外周刺激和感觉反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脑功能重组[2]。目前认为,脑卒中后24周内是功能恢复的重要时段,特别是前12周,所以主要早期康复训练。目前多将早期康复训练的时机选在病灶明显逆转且生命体征稳定24 h后(也有研究提出48 h后)[3]。本研究显示,护理后,干预组上肢、下肢肌力恢复及Barthel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可见,对脑梗死患者加强行为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值得积极实施开展。

猜你喜欢
肌力上肢功能障碍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