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中的价值分析

2019-01-07 10:3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美观种植体牙龈

黄 威

(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随着人们对牙齿美观以及口腔健康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对口腔的修复以及治疗有着更高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义齿种植作为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手段,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以及美观效果,已深受人们的青睐[1]。研究发现,附着龈对于牙周组织有着较为良好的保护作用,能维持牙龈的稳定性,但附着龈缺失或狭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此在进行口腔修复时往往需要进行附着龈重建[2]。本文旨在对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64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之情且自愿参加。排除患有急性炎症或口腔卫生极差的患者。采用单双序号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25±3.17)岁;观察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0.38±3.09)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附着龈重建治疗,方法如下:行局部麻醉后于种植部位作切口,对骨膜和黏膜进行分离,同时保留乳头,操作时注意避免切透骨膜,把黏膜瓣滑向前庭沟,对骨膜上纤维层实施复位,将愈合基台放置于膜龈联合根的位置。使用可吸收线对附着龈底部实施缝合直至固定骨膜,随后缝合其余切口,将血液彻底清除,可适当给予纱布按压。通过进一步的修整让牙龈瓣与邻牙恢复协调状态[3]。

1.3 观察指标:显效:经治疗后患者龈黏膜宽度增加2~3 mm,种植体与周围牙龈缘十分协调;有效:治疗后龈黏膜宽度增加1~2 mm,种植体与周围牙龈缘较为协调;无效:治疗后患者附着龈黏膜宽度无增加或增加<1 mm,并且种植体与周围牙龈缘存在明显缺陷。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详细记录两组牙周指数,主要包括MPI(改良菌斑指数)、PD(探诊深度)、BI(出血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25/32),(χ2=10.0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BI、PD、MPI等牙周指数对比:观察组BI为(0.52±0.12)显著低于对照组(0.76±0.14)(t=5.124,P=0.000);观察组PD为(1.41±0.23)mm显著低于对照组(1.85±0.24)mm(t=5.217,P=0.000);观察组MPI为(0.69±0.29)显著低于对照组(1.71±0.58)(t=7.284,P=0.000)。

3 讨 论

随着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口腔修复后的美观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义齿种植术就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腔修复手段,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并且能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但由于附着龈缺失、狭窄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因而需要对其修复,从而起到维持牙龈稳定性、清除口腔残余菌斑、确保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的作用[4]。

附着龈重建是指对患者牙槽黏膜以及游离龈沟进行重建种植体的一种修复手段,附着龈重建术作为一种新型修复手段,不仅具有极为良好的修复效果还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已深受广大患者朋友的青睐。手术中需要注意对附着点位置进行精确把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相邻牙齿与种植体之间协调新的调整,从而增强修复稳固性。总而言之,将附着龈重建应用到口腔种植修复中具有以下优势:①较低的黏膜退缩率能促进黏膜稳定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种植体的牢固性与稳定性;②减少了手术次数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③操作更为简单,术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从而确保了牙周健康[5-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各项牙周指数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与附着龈重建术具有提高修复效果,减轻术中损伤,促进角化黏膜宽度增加等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将附着龈重建运用到口腔种植修复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指数,改善修复效果且能符合美观要求,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美观种植体牙龈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给牙龈按摩防萎缩
Maglady遮阳伞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