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观察

2019-01-07 10:3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待产娩出宫素

余 霞 吴 静

(重庆市东南医院妇科,重庆 4040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流血达到或超过500 mL就称为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目前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1]。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工作重点。本文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2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共分娩4420例,产后出血20例,发生率0.45%。年龄在20~45岁,初产妇8例,经产妇12例。孕周37~38周9例,38~40周5例,40~41周5例,>42周1例。胎儿体质量>4 kg 5例,<4 kg 15例。出血量500~700 mL14例,800~1000 mL6例。

1.2 方法:分析2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和观察,针对高危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多次妊娠[2]、肝脏疾病患者、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疾病、产后出血病史者等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而致产后出血者,医护人员在监测待产过程时,第一要建立静脉留置针双通道,第二要做好人力物力双准备,第三对孕产妇及家属要给予心理护理及做好病情相关沟通,以取得支持与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结果: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子宫收缩乏力16例,占80%,软产道损伤1例,占5%,胎盘因素2例,占10%,,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5%,均得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全部治愈出院。

2 护 理

2.1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

2.1.1 子宫收缩乏力:通过对20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主要由于孕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非常恐惧,分娩时过于疲劳。分娩过程中又使用了麻醉剂、镇静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分娩后造成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有20例,占80%。

2.1.2 软产道裂伤:由于子宫收缩太强,产程进展太快,产道没有充分扩张,巨大儿分娩,造成了子宫颈裂伤,裂伤后未及时检查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有1例,占5%。

2.1.3 胎盘因素:因膀胱充盈致剥离胎盘残留宫腔或者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宫腔,胎盘剥离不完全,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引起出血的有2例,占10%。

2.1.4 凝血功能障碍:因孕产妇未及时检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而致重度子痫前期,造成子宫大量出血,从而导致出凝血时间延长而出现出血不止的有1例,占5%。

2.2 处理方法

2.2.1 单手操作法:操作者将一手放于下腹部子宫的位置,拇指放在宫底前面,其余四指放在后,在下腹部按摩并用力按压宫底挤出宫腔内积血后,应均匀而有节律的按摩子宫,直至子宫收缩恢复正常为止。同时将沙袋加压于腹部。

2.2.2 腹部-阴道双手压迫法:操作者一手戴无菌手套伸入阴道内并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托起子宫,另一手放于腹部压迫子宫后壁,使宫体前屈,子宫在两手的配合按摩挤压之下,出血即可减少。

2.2.3 宫腔填塞砂条法:将无菌砂条填塞宫腔,可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一人在腹部固定子宫,另一人用卵圆钳将无菌纱条填塞宫腔,自宫底由内向外填紧宫腔,在严密监护下24 h即可取出纱条。

2.2.4 手术止血:经手术先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如无效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或用肠线捆绑子宫止血。经积极抢救无效而危及产妇生命时,应及时手术,行子宫全切术或子宫次全切术。

2.3 药物治疗:抢救原则是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止感染。

2.3.1 缩宫素:针对有高危因素的待产者,在进入产房待产时,首先要建立好静脉留置针双通道,在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或宫体注射缩宫素10单位,并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I+缩宫素10单位[3]。也可以直接肌内注射缩宫素20单位。

2.3.2 前列腺素类药物:常用米索前列醇200μg舌下含化或纳肛治疗。2.3.3 蛇毒血凝酶:常用蛇毒血凝酶1~2单位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2.4 产程护理及观察

2.4.1 第一产程护理:分娩是一种消耗精力与体力的过程,在待产过程中要鼓励产妇进食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饮食。并且在宫缩间隙时鼓励少量多餐,指导产妇适当休息和活动,避免疲劳分娩。同时采取导乐分娩方式,由有分娩经验的医护人员陪伴待产,允许家人陪同,尽量满足产妇需求,给予一些舒缓柔和的音乐,保证产妇心情愉悦。

2.4.2 第二产程护理:待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时,应正确指导产妇使用产力。鼓励产妇对分娩充满信心和期待,正确掌握会阴切开指征,并保护会阴,使产道得到充分扩张,避免胎儿娩出过快,尽量减少会阴和阴道的撕伤。

2.4.3 第三产程护理:应清楚识别胎盘剥离征象,在胎盘未剥离前不能粗暴按压子宫或过早牵拉脐带。在胎儿娩出后,如出血不多可等待15 min,若胎儿娩出30 min后,胎盘尚未娩出,应分析滞留原因,尽早采取使胎盘娩出的措施,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

2.4.4 产后观察:产后产妇应常规在产房严密观察2 h,应密切观察会阴切开缝合处有无血肿,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出血情况,每隔30 min按摩宫底1次,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若出现尿潴留时及时导尿。并指导产妇进食流质饮食,及时补充能量,鼓励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有利于增进母婴感情,同时通过婴儿吸吮乳头,可反射性刺激脑垂体分泌释放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一项病情发生及其凶险的疾病,如不及时正确处理,随时危及产妇生命,通过对我院发生的20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和观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经过我院各科人员的积极配合工作,没有发生因产后出血而死亡的产妇,因此作为妇产科的工作者应全力配合,提高对产后出血原因的识别和采取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在发生产后出血时能正确判断处理,更应防患于未然,做好产后出血的检查、诊断、预防,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猜你喜欢
待产娩出宫素
缩宫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待产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研究
复合先露分娩发生肩难产1例分析
自由体位待产及分娩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肩难产的防范及处理
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谁来消毒待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