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2019-01-07 10:3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病死率无菌呼吸机

王 媛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老年重症肺炎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通过机械通气能够缓解呼吸困难、二氧化碳潴留等。然而,近年来临床报道显示[1],机械通气使用2 d、停机拔管2 d后,患者易出现VAP,增加死亡风险,因此加强护理干预,通过强化、针对性的干预预防并控制肺炎感染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我院采用强化护理干预45例重症肺炎并发症VAP患者,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VAP患者,均符合重症CAP相关诊断标准[2]。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68±3.35)岁。参考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70±3.40)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遵医嘱执行等。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①环境干预:所有护理人员接受无菌操作培训,顺利严格无菌操作意识,病房内每日消毒,定期采集空气做细菌培养,消毒。②强化无菌理念:操作者需佩戴口罩,双手清洁消毒,尤其是给予静脉穿刺、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时,必须遵照无菌操作流程。各种管道、设备、仪器需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发生。③吸痰、雾化吸入强化干预:为促进痰液排出,除采用常规加热湿化器外,配合人工湿化干预。每日观察患者痰液黏稠度,不同浓度生理盐水或联合沐舒坦稀释液持续微量泵入。停用呼吸机后,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1~2 mL持续微量泵入。为减少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次数,降低感染风险,增加拍背排痰次数。患者左侧、右侧45°~60°,拍背1~2 min,刺激咳嗽排除分泌物,无法咳出者,再行吸痰处理;痰液较深者,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清除。④定期细菌培养:定期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配合药敏试验,掌握患者致病菌、耐药菌变化情况,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每种抗生素时间控制在8 d内,避免耐药性发生。⑤日常护理强化:加强日常营养护理,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营养食物,部分患者可配合肠外营养补给。强化口腔护理,可先用干棉球擦拭,再用生理盐水浸泡的湿棉球擦拭,若口腔有感染、破损,则做药敏、涂片试验。⑥危险因素评估及强化干预:严格依照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抗生素联合使用;患者入院后综合评估其APACHEⅡ评分、机体营养状况等,制定详细的呼吸机使用计划,尽可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操作次数。

1.3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比较:干预前,观察组PaCO2、PaO2以及SpO2分别为(55.26±10.01)mm Hg、(67.89±14.40)mm Hg、(86.35±5.27)%,参考组各指标分别为(55.34±10.13)mm Hg、(67.35±14.06)mm Hg、(86.50±5.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分别为(72.19±11.79)mm Hg、(44.69±7.85)mm Hg、(95.63±3.02)%,参考组各指标分别为(66.68±10.57)mm Hg、(53.26±12.20)mm Hg、(92.02±3.67)%,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

2.2 呼吸机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36±2.20)d、(3.26±0.74)d、(14.56±2.01)d,参考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05±2.63)d、(5.01±1.13)d、(18.08±3.33)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死亡4例,其余41例痊愈后出院,病死率8.89%,参考组死亡13例,其余32例痊愈后出院,病死率为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世卫组织调查数据显示[3],肺部感染在老年人各种死亡原因中占第3位,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统计我国5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炎病死率高达28.6%,且随着年龄增加、重症肺炎程度越严重,病死率越高。呼吸机为快速、有效纠正机体缺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方法,然而随着机械通气的推广、抗生素滥用等增加,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风险增加;同时,由于VAP的发生,患者平均通气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风险增加,治疗难度增加。

近年来,临床学者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VAP的风险因素进行大量研究。刘新华等[4]研究发现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次数、APACHEⅡ评分、留置胃管及气管导管时间、吸痰次数、呼吸道疾病以及既往吸烟史等与VAP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而气管插管天数、次数为最强因素。陈雪梅和杨宁[5]研究发现制酸药物、糖皮质激素、合用多种抗生素、留置胃管等为主要因素,主张在日常操作中,医护人员做好无菌操作流程,做好撤机计划,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口腔及咽部不常驻菌下呼吸道异位是导致VAP的主要途径[6],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科室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给予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彻底清除声门下聚集痰液,降低VAP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呼吸机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指标证实了强化干预措施在防控老年重症肺炎并发VAP的有效性。

总之,给予老年重症肺炎并发VAP患者强化护理干预,能够积极控制院内感染,减少气管插管时间,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死率无菌呼吸机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