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01-07 15:18侯培黎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经济

侯培黎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融媒体中心,733299)

前言:事业单位为了能够保证员工的相关利益,需要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才能使事业单位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事业单位获得飞速发展,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开展经济统计工作尤为重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也要在实际的经济统计工作中有效落实各种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经济统计工作的水平。

1 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是掌控国家产业发展的经济支柱,而事业单位中经济统计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事业单位中的经济统计工作对国家经济调控部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1]。一部分事业单位不直接参与社会中的经济效益,主要是为服务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事业单位得到准确真实的社会动态信息,另一部分参与社会中经济效益的事业单位,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因此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会直接面向群众开放,并定期向广大群众传播单位活动以及经济动态,便于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统计工作讷讷够实时掌握单位内部的资金消耗情况以及员工的薪资情况,有助于政府部门了解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也能够为事业单位组织活动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运发展。

2 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经济统计机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要求政府部门加大民主的力度,要时刻了解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活动,所以这一现象加大了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的难度。一部分事业单位为了能够降低开支,持续缩减内部统计部门的员工,一些事业单位甚至决定解除经济统计部门,由其他部门接受内部的经济统计工作[2]。但是由于其他部门不具备专业的统计知识技能,统计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有效处理收集的数据信息,最终导致事业单位中的经济统计工作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

2.2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很多事业单位侧重于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但是却忽视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事业单位聘请的一些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能力不够高的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管理力度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后期经济统计工作的有效性,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管理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管理机制出现落后的现象,使事业单位的发展正常发展受到阻碍。

2.3 缺乏健全的经济统计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持续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中的经济统计制度仍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经济统计制度[3]。而且我国发布的与经济统计相关的《统计法》也不是很完善,未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统计工作,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中经济统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3 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水平的对策

做好事业单位中的经济统计工作,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大事业单位对经济统计工作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的水平,从而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下面作者就谈谈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水平的对策。

3.1 设立完善的经济统计机构

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态度与经济统计工作的效果密不可分,如果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完善的经济统计机构,仅仅通过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情况进行统计,就会影响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并且秉承着提升经济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原则,设立完善的经济统计机构。事业单位要对原有的管理模式加以优化,使事业单位的统计方法更加有效[4]。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对统计部门员工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力度,定期对员工经济统计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加强员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统计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增加员工对经济信息统计的效率和质量,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时掌握事业单位内部最新的经济活动,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统计工作,为国家政府部门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3.2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拥有专业的技能知识和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的水平,因此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事业单位内部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相关的管理人才。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中,要有高效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经济统计工作更好地发展[5]。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超强的识别经济统计人才的能力以及培养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能力,不断强化统计人员的管理观念,激发出入职者的自身具备的潜能,为后期管理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完善经济统计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一些事业单位内部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得经济统计部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因此事业单位要完善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经济统计培训活动,并组织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加强对经济统计知识的学习以及管理好部门的相关技能。才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统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经济统计工作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3.3 健全经济统计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要想做好经济统计工作,就需要拥有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来支撑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健全经济统计制度,完善《统计法》相关法律知识,并按照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对经济统计相关的法律加以完善,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按照现有的法律知识和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经济统计工作。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重视法律法规,积极带领单位的员工对《统计法》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员工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力度,并将法律法规知识落实到实际的经济统计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作,使经济统计工作更加专业化,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水平。而且员工不能随意更新事业单位的相关经济信息,保证事业单位统计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4 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为了能够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统计工作正常开展,需要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实际运行情况完善相关的统计制度和法律知识,使管理人员与员工不断学习统计相关的法律知识,健全经济统计制度,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才能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的水平,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