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玉溪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以新平县为例

2019-01-07 15:18张国强李亚莉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平县新平玉溪

李 佳,张国强,李亚莉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玉溪 653106)

玉溪,在地域上与茶区普洱和临沧呈三角之势,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种茶、贩茶的重要商路。上世纪八十年代,玉溪的烟草产业迅猛发展,烟草经济占据了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古茶树逐渐被遗忘在了深山。如今,在玉溪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战略中,茶产业特别是古茶树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一种特异资源,受到多方重视。

1 新平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新平种茶历史悠久、面积

在新平,有文字记载的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60年(1795年),距今200多年,书里记载了大峨毛农民杨先科赶马到普洱市景谷县做生意,品尝了景谷人给他泡的茶水,觉得味道香醇,返程时就从那里带回数株茶苗种在自家菜地里,一直存活到现在。

民国初年,尉迟家族的人在普洱求学,看到普洱茶叶生意红火,学业完成后,从普洱引回茶苗,分别种在曼召村的马鹿塘、者竜村后的大鱼塘凹子、豆地平掌村。据说引种了上千株茶苗,这些茶树成为后来者竜茶叶发展的种源。

新平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35万亩,主要分布在平掌、建兴、者竜、水塘四个乡镇,四个乡镇的茶叶种植面积占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的94%,其中平掌和者竜两县面积最大,分别是18817亩和11100亩。

1.2 哀牢山中古茶树数量多,分布广

在哀牢山上,分布着各种类型的茶树和茶园,有规模集中的人工栽培型老茶园,有大面积星星点点散种在村前屋后的老茶树,更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森林里的野生古茶树。在新平的者竜、水塘、建兴、平掌等乡镇,已被发现的百年以上树龄古茶树达数千亩,五六十年的更是不计其数。

1.3 哀牢山古树茶味道独特,属特异资源

哀牢山上古茶树树龄长、品质好。仅新平县水塘镇古茶树面积就达1100亩,其中,金厂村快发寨树龄达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有上千株;邦迈村和峨毛村均考证发现树龄达600年以上的古茶树,树围达2米以上;更有村民在新平境内发现千年古茶树,距普洱镇沅县千家寨茶树王(树龄达2800年)直线距离仅10公里。经检测,该区域峨毛茶氨基酸含量高出正常值一半以上,达6.5%,鲜爽度突出,属特异资源。

2 新平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茶园疏于管理、古树资源保护意识淡薄

在新平县邦迈村、鹅毛村、库独木村等多个村庄,古茶树因疏于管理园内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单株鲜叶产量极低。有的成片茶树甚至被拦腰砍断,目的竟是为了茶园里插种的蔬菜能获得较好光照。

2.2 产业化水平低、加工技术落后

新平县的毛茶加工大多属于家庭小作坊加工,仅在新平县者竜乡就有几百家,制茶技术都是东拼西凑学来的,或者只按照买家的要求来做,没有统一标准,加工出来的毛茶质量差异大,既没有包装,也没有商标,更没有食品安全认证,属于“三无”产品。

2.3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知名度弱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新平县多数茶企都存在厂房设计不合理、厂房陈旧、生产设备落后、卫生条件差、缺乏必要的卫生监管制度和具体措施,即便有措施规定也是一纸空文。

据新平县农业局调研报告显示,新平县已注册的茶叶生产企业共有9家,茶叶初加工能力500余吨,精加工能力100余吨,仅仅能消耗掉全县40%左右的鲜叶。其余60%的鲜叶由家庭手工作坊加工,农户茶叶加工质量参差不齐。

2.4 茶企发展较弱,对品牌缺乏研发、包装、打造的能力

新平县虽然现存有上千年的古茶树,虽然在历史上所产茶叶屡获大奖,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是处在一个有名茶、无名牌的一个尴尬局面。新平县全县拥有茶叶类注册商标32个。但是,在30多个品牌中,能被外界认知和叫得响的品牌却寥寥无几。9家企业中,多数企业在茶叶销售上更多注重的是价格的竞争,很少意识到文化营造方面的重要性,对品牌缺乏研发、包装、打造的能力。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平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新平茶产业应顺应时代和市场要求,借助“一带一路”发展背景,走一条融有机茶叶种植、产品开发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3.1 茶叶优质不优价根源在加工,关键在品牌

新平的茶产业要长远、健康的发展,关键要解决加工问题,以加工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充分利用已有的知名茶叶,因势利导扩大知名品牌的市场覆盖面,加大茶叶产业化经营力度,创立名牌效应,在“拿金夺银”的基础上,真正打进市场的高品位、高档次的精品名茶队伍中。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为中心,形成小农的合力,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在集约化大型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以及设计服务业中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3.2 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品质,重树茶产业形象

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为本,组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茶业集团,通过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促使玉溪茶业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实行“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用“品牌整合产品”,制定企业加工技术标准,借鉴红塔品牌建设经验,打造出新平乃至玉溪知名茶品牌。

3.3 巩固现有市场,加大拓展新市场

紧抓时机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结合新平县茶叶发展优势,积极研发具有针对性、个性化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茶系列产品,加快开拓和占领市场。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市场,借助“互联网+”等多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国际交流贸易,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4 建立茶文化旅游多样化、健康化、民族化、长远化的循环发展模式,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挥新平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民族优势、资源优势,立足新平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好国家“一带一路”以及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用好当地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各项措施,深度挖掘当地茶文化内涵,加强实施茶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茶文化,研发茶产品,重点打造新平茶文化旅游,引领整个云南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走一条融有机茶叶种植、产品开发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之路。走科技兴茶、品牌强茶、旅游助茶的道路,让新平成为云南茶产业甚至中国茶产业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

猜你喜欢
新平县新平玉溪
幼儿园里欢乐多
小蚂蚁去游玩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老腔唱新歌
让蘑菇
新平县总工会:医疗互助暖人心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思考
新平县山地鸡养殖发展的思考
新平县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