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优化策略研究

2019-01-07 15:18郑传娟方志英傅晓艳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责任感责任院校

郑传娟,方志英,傅晓艳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责任感的培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针对青年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对青年一代提出要求,鼓励广大青年要有理想、有担当,广大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当前,“00”后大学生也已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开放自信、视野宽广,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媒体及网络的快速发展,面对多元文化与各种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大学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将扩招100万人,要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这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时代责任的培养,从本质上讲,它体现的是个人与社会、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通过强化价值认同,增强价值认同实效,推动价值认同教育常态化,形成促进价值认同的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切实将教育落到实处,是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重中之重。

2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殊性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既具有本科生、研究生群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群体性特征。按照学生的高考分数分批次、分层次录取仍然是高等院校录取学生的最主要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是高考录取最后批次,导致了高职院校专科生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之间的客观差距。这批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被称之为“学历低”,高考前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入校后,理论学习意愿不强,缺乏学习动力,求知欲和上进心差,学习计划性、坚韧能力、注意力等方面相对较弱,容易陷入主观要求成才与客观能力不足的矛盾之中,毕业后就业去向主要以基层岗位为主。同时,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而这种认为自己“学历低、能力差、就业难”的认知偏差,使得高职大学生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看不到自身前途和希望,思想较为迷茫。

3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更加开放多元的思想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部分大学生重视个人前途,轻视社会理想,重视个人价值,轻视社会价值,注重“利己”而忘却“利他”,重自身得失,轻社会责任,当前,从整体上而言,高职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身定位与个人理想脱节。高职大学生也曾有较高目标,期待跨入重点本科院校,但未能如愿,进校后,自身定位不清晰,目标意识单薄,不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难以有竞争意识,无法将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督促自己前进。

第二,学习主动性差,精神空虚,高职大学生相较于本科生而言,综合素质弱,文化课成绩差,不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迟到早退现象较为严重,时间观念差,缺乏学习责任心,个人成长的厚度和密度受到影响,与学校培养目标脱节。

第三,自我意识较强,他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较差,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从自我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较少换位思考,上课不听讲,对老师不礼貌,不尊重老师,与同学、朋友相处矛盾较多,不包容同学、朋友,不理解父母,过渡依赖父母,逃避责任,花钱挥霍。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参加校园活动,通过沉溺于打游戏,刷网络、视频等方式消磨时间。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既有西方文化渗透、价值观多元化影响、传统价值观弱化、社会负面影响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方面,高等院校重专业知识学习,轻中国梦精神的培育,其社会责任教育过多注重理论灌输,其他的教育方法、路径单一,形式多于内容,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家庭教育方面重成绩、轻品德,重身体健康、缺乏心理关爱,重物质满足、轻精神富足,导致学生人格塑造缺失,部分大学生缺乏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知,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缺失的现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新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新时代优化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思考

大学生责任感的提升不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自觉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未来职业中有担当、有作为、有发展的精神起点。

4.1 强化大学生对责任的认知

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是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学习“24字”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筑牢大学生思想基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形成教育合力,协同育人。此外,要将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的方式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4],强化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应渗透责任感教育,实现社会责任感教与学的有机融融合、深度互动,专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能力外,还培养其具有与专业相关的责任价值观。为此,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过程中增加社会责任感的要义,广大教师必须承担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责任,通过言传和身教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4.2 加强高职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

行为养成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不是“通才”,培养的是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胜任某一具体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去,通过开展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从遵纪守法、校规校纪、交往礼仪、个人形象等方面开展教育,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生、感恩社会,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诚信考试、不做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教育达到实效。

4.3 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需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先进典型的榜样文化是责任感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造身边的先进典型师生,引导大学生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从而将先进典型师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生活体验与榜样文化的感染下将社会责任定义为自身的基本义务。

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要加强榜样人物的宣传,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进行线上线下的双网互动,充分发挥网络新阵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应及时抢占新媒体阵地,除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之外,还要顺应潮流发展,充分利用“易班”这一网络时代产物,加强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同时,对先进典型进行塑造和宣传,让学生听得懂、易接受,使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过程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更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

4.4 将责任感转化落实为实践行动

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既要加强思想认同,内化于心,更要加强实践转化,外化于心,要在实践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载体,通过建立学校、企业、社区相结合的实践网,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统计调查大赛、多媒体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新青年下乡等校外实践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责任教育,让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身体的力行实现入脑入心,才能建立切身体会、内化理解、逐步认同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鼓励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参与决策,行使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教育管理各个环节中广泛听取大学生的建议,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建设。

未来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不断迈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大国工匠”、“中国智造”的践行者和主力军,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责任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上级部门长期监督实施、职业院校与企业、家庭和学生多方联动,继续探索与创新具有针对性的、形成潜移默化的活动形式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责任感责任院校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