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9-01-07 15:18刘梓祎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挑战思政

刘梓祎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1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思政教学的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所以,思政教育工作者对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网络环境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的影响,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言论自由的环境,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发表言论,分享和传播相关的信息。但是,消极的信息会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内心,如果意志不够坚定,可能会出现消极的思想,进而转换为消极的行为;第二,网络环境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具备思想政治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利用自身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将思想政治领域的知识传播给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因此,网络环境下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网络运用能力、信息过滤、抽取的能力等等。

1.2 对思政教育对象心理方面的挑战

大学生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对网络中的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兴趣,也会积极利用网络发表言论,积极接受网络中的各项信息,但是目前网络环境对思政教育对象心理方面存在极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具有充足的条件接触网络,而且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从网络中获取信息,而当前网络中的信息质量层次不齐,消极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当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网络中各项信息的鉴别能力不足,很容易受网络消极信息的影响;第二,很多企业和商家利用网络来谋取利益,通过散播低俗、暴力等信息来获得网民的青睐,大学生如果缺乏坚定的意志,很可能会沉迷其中,容易被低俗的网络环境吸引,出现旷课、逃课等行为,无法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最终无法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3 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挑战

目前,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但是网络中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信息,会使得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沉迷于网络游戏、娱乐项目无法自拔;第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信念产生影响,仅仅依靠理论的教学形式,无法让学生更好地将爱国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久而久之会慢慢淡化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同时,网络的逐渐发达,会让大学生看到社会很多的不公平现象,在加上网络虚假信息的蒙蔽,会逐渐削弱大学生的爱国信心;第三,网络中各种娱乐信息,会使得大学生过渡沉迷网络,不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忘记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

2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挑战的应对策略

当前,网络环境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也使得网络中充斥着很多不良信息,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通过总结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提高思政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提高思政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提高思政教育者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将教学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在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要坚定自身的立场,与党和国家的方向保持一致;第二,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着网络环境的重大挑战,作为思政教育的引导者,教师需要积极学习网络相关的知识,了解网络的利弊,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避免网络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第三,提高思政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一方面: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将思政教育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良好的互动,而且还可以在生活中进行交流,从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2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大学生是高校教学的实施对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网络时代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面临着重大挑战,所以必须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将网络知识纳入到高校思政教学内容中,让大学生能够对网络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避免过度沉迷网络的情况;第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需要依靠课堂的讲解,通过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需要通过生活、学习等各种途径,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让大学生能够摆脱网络中低俗知识的束缚,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2.3 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高校的思政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枯燥的理论教学方式,无法提供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所以,需要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第一,扩展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扩展思政教育的时间,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在课下对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开展及时交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教学;另一方面:扩展思政教育的空间,结合高校、家庭、社会等从多个方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降低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第二,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媒介,建立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知识共享的载体;另外,还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和传播思政教育的资源,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有必要提高思政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挑战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