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9-01-07 15:18张雪峰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资东北知识产权

张雪峰,刘 健

(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1 问题提出

2017年2月27日,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文化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版权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印发了《关于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的是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作用。”

因此,构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知识产权人才,将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步骤,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持保障。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知识产权培养模式倾向于实用主义,注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现实状况密切联系。知识产权学科属于二级学科。学科设置上注重多样化,强调学科发展与法学、工学、管理学等结合发展。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学生的自主权,所以设置的选修课比较多。日本考虑到知识产权的交叉学科特色,设置了知识产权法、经济管理和理工科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单独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平台。德国倾向于理论、实践并重的法律类人才培养模式。法学专业毕业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合格后,在公检法或律师事务所实习。实习满后再参加第二次司法考试。

综上,其特点是:第一,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都采取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强调知识产权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式并且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四是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普法、普及教育。

2.1.2 国内研究现状:

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首个高校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目前,高校、科研院所等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基地)或专业(系)等来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知识产权法学人才和管理人才)。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是围绕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法学硕士(法律专业硕士)、博士生教育和博士后研究为主,课程设置上以法学专业课程为核心,辅以经济学、管理学、理工科等课程。

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方向是:知识产权法学人才和管理人才。前者注重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培养的是法律类人才,但缺乏管理经验。后者强调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意义,培养的是管理类人才,不利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2.2 存在的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2.2.1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学历层次方面既要满足国家、社会甚至国际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又要符合知识产权学科本身的内涵与特质,应当以学历层次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为主。

2.2.2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1)国家没有统一的学科培养规划。(2)高校、科研院所大多以法学教育为主导,少量采用知识产权管理和应用的课程。(3)课程设置模式不能显示知识产权的学科属性与实践优势,毕业生无市场竞争力。

2.2.3 现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倾向于知识产权法学人才模式,从而导致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支持不足,进而导致实践中毕业生就业困难。

2.2.4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有实务经验的师资,因而导致教育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务倾向。

2.2.5 忽视知识产权普及、普法教育,进而不利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3 对策研究

3.1 研究目标、意义价值

《意见》指出:“支持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规划,构建面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服务业人才、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教育试点。”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构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第一,符合国家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

第二,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的关键;

第三,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3.2 具体措施

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注重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相结合,通过设立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工学院等开展跨学院、跨学科的课程设计与培养范式,培养符合实践要求的复合型、专业化的人才。

第二,修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培养方案,研究出契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知识产权战略的培养方案,并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来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产品、教学模式等。

第三,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培养:(1)要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教学研究工作,在科研立项上给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相关研究以倾向性支持;(2)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知识产权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国家应当定期举办关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相关教育教学培训与座谈;(3)大量建立国家级、省市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夯实其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等多方面多功能合作共建共享;(4)不断吸收高质量师资人才,优化知识产权师资学历、年龄、专业等结构,不断增加师资培训资金支出,以国际化标准建设师资队伍。(5)引入“双导师制”培养方式,除高校教师外,聘请法官、律师、企业经理人等参与教学。

第四,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教育试点工作,教育部门支持建立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教学、实践示范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省市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的现实功能。

第五,在专业设置上,“以知识产权为特色进行专业建设”,以本专业为基石进行夯实与扩张。如法学专业应当侧重于培养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人才,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以及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第六,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专门性法学课程,还要突出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专利申请与续期等实务课程以及资讯、光电、电子商务等高科技前沿领域问题研究,始终要与国际接轨。

第七,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分析、模拟实务操作、模拟法庭以及“法律诊所”等教学方法。

第八,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司法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律师事务所等积极合作,创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平台,提高知识产权公益法律服务,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增强全社会熟练掌握知识产权的素养、能力和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师资东北知识产权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大东北的春节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