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丽江地区为例

2019-01-07 15:18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银山丽江绿水青山

白 杨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两个重要原则: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丰富,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束河古镇、泸沽湖、老君山、虎跳峡等景点,丽江的文明发端于山和水,没有水、没有山、就不可能有人口的聚集;没有人口的聚集,就不可能有生产和生活,也不可能有丽江文明。丽江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这也是因为丽江古城、三江源头、纳西生存地的生态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存。近年来,丽江很多地方的环境保护基本比较稳定,但一些地方的环境也发生了恶化,为丽江文化的长久繁荣必须进一步加强丽江生态基础。

1 生态文明建设对丽江的极端重要性

丽江是一个以文化旅游产业、清洁载能产业、高原特色农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五大重点产业来支撑发展的一个地区,丽江作为一座世界级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清洁载能产业之间息息相关,体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丽江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所带来的金山银山,如果没有绿水青山的支撑,很快金山银山也会不复存在,所以就丽江而言,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打赢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一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丽江的品牌和形象。我们要像珍惜眼睛一样去珍惜,像保护眼睛一样去保护。一定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最大的决心、用最硬的手段,保护好大美丽江的蓝天、碧水、净地。

2 丽江环境污染现状排查

丽江下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1区4县,63个乡。2019年7月6日至2019年8月6日,我们对丽江市环境问题进行了排查,排查区域为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五个县区,共排查65各乡镇街道,存在三个方面共性问题:

2.1 垃圾污染严重。丽江65各乡镇街道,62个不同程度存在垃圾污染问题。

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饮垃圾、矿渣直接丢弃在道路,山林、村庄中,随意堆放,垃圾直接在路边燃烧,废弃的垃圾没有进行管理;二是存在农田被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成堆成山,部分农田无法耕种;三是存在生活污水无排污口直接排到道路上,污水横流。

2.2 大部分河道有水污染问题。丽江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丽江一直有“小威尼斯”之誉。丽江一直有文明用水、珍惜爱水的民族文化习俗,三眼井放水冲街就是这种习俗的表现,但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很多河道受到污染,主要存在:一是很多乡镇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在河道中,动物尸体直接丢弃在河道内,少数乡镇河道水污染严重,大量垃圾漂浮,甚至将河道堵住,河水无法流动;二是乡镇工业污水接管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道鱼虾死亡;三是违规沙厂放弃采沙后,河道内边堆放大量废弃采沙工具;四是极少部分河道存在矿渣直接倾倒的现象。

2.3 空气污染,部分乡镇的小型工厂将废气直接排放,造成部分地区空气中异味明显。

3 丽江地区生态保护的方法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是党中央对全国的要求也是丽江发展的必要选择。

3.1 全国在生态保护治理的经验

全国各地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始发力,环境质量总体不断改善。第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江西省针对省内25个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建成污水管网740公里;投资近50亿元开展48个县(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第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控制污染蔓延。2018年启动的“清废”行动,严厉打击了长江流域非法运输和倾倒固体废物的现象,保护了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长江生态环境。第三,建立污染追责机制,进一步形成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环境氛围。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符合实际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2017年4月移交的18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各省加大问责力度,倒逼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监管。第四,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和林长制的推行、城乡垃圾收集和集中处理、生态保护补偿、国家公园试点等方面形成相应制度。有的省份全面推行五级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的责任层层落实,做到有人管、长期管、不断管和管出效果。

3.2 丽江生态保护的几点建议

针对丽江生态保护中存在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应该从硬件的投入,制度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改善:

第一,进一步加大环保硬件投入,加大垃圾桶、污水管网的投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对丽江地区的63个乡全面进行垃圾桶的配备,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厂,增加污水管网的铺设,建设一定数量的污水处理厂,让污水得以进化。

第二,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建立全民参与的制度机制,积极的保护机制和有事后的追查双管齐下,确保生态保护有人管,破坏生态必受罚。生态保护管理中要形成在市级、镇级、村级、组级、基层管理员这样一个五级分工环境保护责任的体系,并明确每一级的工作职责,真正做到了环境保护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在村中及山林、河道显著位置分别设置环境保护制公示牌,定期进行环境保护信息公示,聘请村民任社会义务监督员,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投身环境保护治理工作。防止出现政府大力保护生态环境,企业、商户大力污染环境的现象发生。对环境保护造假行为实现零容忍,政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依法进行惩罚。我们既要打击违法行为,也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负担,建立“三线一单”制度。

第三,加大对丽江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善用自然之水的传统文明精髓的传承,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手段和内容。近年来丽江生态文明教育越来越弱,主要表现:一是生态知识知晓率低。丽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理论逐渐被淡忘;二是生态保护践行度差。很多人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知行不一”的情况也经常发生;三是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弱,大多数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政府部门的事和自己关系很小,只有极少数人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向居民、村民和游客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文明行为,及时制止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社区、学校、景区等阵地进行环保宣传;在每个村镇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开辟环保网站或环保专栏。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宣传的内容,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结合起来用丰富的内涵渗透环境保护理念,让每个身处丽江的个人和企业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环境保护意识并自觉践行文明行为。

猜你喜欢
银山丽江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丽江三朵节
绿水青山
丽江的荒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