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信息异化下青少年罪错问题防治研究

2019-01-07 15:18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异化青少年

何 雪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信息异化是在网络新媒体广泛发展之后,人们面对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信息异化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异常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分析信息异化所带来的影响,了解青少年网瘾、厌学、犯罪等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目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课题。这样才能够指导和帮助青少年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促成青少年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自身的成长和学习生活。

1 信息异化的内涵和特征

1.1 丧失主体能动性

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创造了客体的前提之下,客体却不再受主体的支配作用,并反过来控制主体。而信息异化则指人类创造了各类信息,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信息的控制和影响。青少年在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的环境之中,很容易丧失自制力,将过多的个人时间用于信息浏览和娱乐当中[1]。而一些不良信息或错误信息很容易误导青少年的判断,使之无法形成自己有效的思考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1.2 过度依赖

网络已经成为不少青少年日常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搜寻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所需要的各类信息。适时的使用网络信息十分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但不少青少年在网络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到了其正常的生活,同时出现手机依赖症、网络依赖症等,一旦智能设备不在身边或离开网络范围,则会出现焦虑不安的现象。

1.3 虚假信息泛滥

网络上存在的各类信息真假混杂,青少年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足够的人生阅历来支撑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一旦被各类虚假信息影响和误导,很容易导致他们做出不符合社会公共价值秩序的行为[2]。网络上的各类暴力色情等信息也很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个人行为,青少年会学习和模仿这类信息当中的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

1.4 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上对于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仍存在许多漏洞,不少青少年倾向于在网络平台上透露自身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信息,这些信息会给许多不法分子机会,对青少年的人生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不少青少年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不够,在使用网络时,没有注意保护好自身的个人隐私,难以有效避免隐私泄露的情况出现。

2 青少年罪错问题

2.1 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的表现为总是想要在网络上获得娱乐和满足,一旦离开网络,便会感到烦躁不安或者情绪失常,另外还可能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认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更能够获得自我实现感和满足感[3]。我国有大量的青少年学生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症,其中一部分是为了在网络游戏当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另一部分是在网络的聊天交友当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还有在网络上的各类影视作品、图片或色情暴力信息当中沉迷,这些行为都会占用他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业。

2.2 厌学症

在校学习是一个缓慢的成长过程,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青少年可以获得即时的快乐和满足,因此不少青少年便沉迷于这样的即时反馈当中,不断的返回到网络虚拟世界当中寻找愉悦和满足感。相比之下,学习便成为一件枯燥和难熬的事情,因此不少青少年都产生了厌学和逃学的行为,认为学习是无用的事情,放弃了在现实社会当中提升个人能力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

2.3 犯罪

新媒体中包罗万象的信息使得不少青少年接触了暴力血腥的不良信息,同时也使得还没有工作能力和挣钱能力的青少年看到了财富所带来的极大诱惑,这样的现实矛盾和对比之下,不少青少年可能会陷入采用不法手段去获取财物的犯罪心理当中。

3 防治策略

3.1 媒体管理

为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发布各类信息的新媒体平台应当注重自身的信息管理,杜绝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在媒体的内部管理当中划定一条红线,以良好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网络信息管理当中的净化和提升[4]。媒体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不应当为了盈利而主动的传播和扩散影响青少年的不良信息。媒体应当将保护青少年的成长纳入自身的企业的行为规范守则当中,使得自身的传播行为符合正确的社会价值秩序观。

3.2 政府管理

在新媒体信息的发布管理当中,政府也应当肩负起自身的管理职责,对于传播和扩散不良信息的媒体给予相应的惩罚和打击,同时应当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传播法律规章制度,使得信息管理有法可依。政府还应当进行实时的网络信息平台监控,一旦发现有不良信息传播现象的产生,应当及时予以处理,防止这一类不良信息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扩散。政府需要重视网络新媒体平台上的各类信息管理,并通过各类技术手段将青少年与网络上的各类不良信息隔绝开来。

3.3 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

除了各类外部的管理之外,还需要从青少年个人角度来提升其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抵抗和预防能力。学校教育需要加强对于青少年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得青少年懂得如何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对网络上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和甄别,同时能够良好地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长,合理的分配自己的休闲时间,使得自身在网络上的娱乐休闲活动不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学业和生活。在利用新媒体工具和网络技术的过程当中注意保护好个人的隐私信息,同时也应当在网络虚拟世界当中识别和规避各类安全隐患,避免受到网络欺骗,或受到其他影响个人安全的行为影响。信息素养教育应当纳入中学的基础教育中来,使得青少年能够拥有良好的信息搜索、信息使用和信息识别能力,让青少年对自身的网络信息使用行为有良好的自我管控。

4 结束语

信息污染很容易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社会需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对于各类暴力色情信息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因此在有害信息的治理方面,也需要提出新的策略,对于有害信息进行根本的控制,同时也应当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使得青少年自身能够拥有甄别和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以此才能够从外部环境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杜绝有害信息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异化青少年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青少年发明家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立足现实世界 正视虚拟世界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在虚拟世界关爱“小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