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1-07 15:18周娅敏鞠守勇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训生物

周娅敏,鞠守勇,李 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战略和行动(“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等)。近几年来,中国产品正在由“中国复制”转变为“复制中国”,“中国制造”蝶变为“中国创造”,原来仅仅针对单一岗位或单一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一线技能型人才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创业素质和创造精神。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内涵建设中注入创新元素,才能适应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好地方经济。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目前已在健康医药、食品营养、农林牧渔、生态环保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基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产业背景,学院本身的成立就是一个“创新”,自从成立之初开始了高职生物类专业创新教育的探索,形成了“二元共育、三维一体”模式,其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基因,引导学生创新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生物技术类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融入“创新基因”,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中在完成基本的实训以后,增加了自主设计创新实训项目。此类课程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现实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参与基于专业技能的的创新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生化产品分析”课程的“基因工程产品的检测”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路线:实训目标确定→实训任务制定→教师导学指导→学生实训方案的草拟→设计方案的汇报交流→实训设计项目的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自主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与技巧,提高自主创新意识。

2 以科研培养教师,以项目带动学生创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处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中心地带,学校5公里范围内有800家生物技术类企业。依托国家生物产业园,学校率先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中与多家企业联合组建了“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餐厨废弃物全利用循环研究中心”、“博士工作室”等科研平台。借助这些科研平台,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师先后申请到10项省级课题,发表论文60篇,申请专利7项。2015年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是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科研团队。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从培养效果上看,同学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徐顺高、朱虹翼等5名同学学生获得“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获得2017和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团体二等级和一等奖。

开放实训室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为学生开展课外技能实践和创新提供了场所,营造了一个自有、开发、勤学的氛围,通过我们的努力,6名同学分别获得专利5项,其中生物工程学院吕莎同学两项专利,黎亚林同学自动转向衣架专利,被武汉两家科技企业相中,以15万元买下专利转让权。

3 “全程导师制”和“英才计划”强化学生创新

学院从2012年起探索“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多元化的教师指导团队,从大一的新生中遴选有意愿、有能力、有个性的学生,通过共同参与科研及企业的项目,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思维方式、动态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隐性能力。2016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全程导师制”教学成果为基础,制定了校级“英才计划”,并在全校12个二级学院系全面推广,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了一批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强、持续发展和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优秀毕业生,为生物技术升级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赋能。

4 “探究性学术报告会”展示学生创新

生物工程学院从2003年就开始,每年12月份举办学生“探究性学术报告会”,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学生和专业老师共同确定探究题目和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探究课题,参阅文献资料,针对困惑的科研问题,设计实验,并予以验证,根据统一论文格式要求,撰写探究性学术总结报告初稿,经指导老师反复修改,学生最终形成定稿,形成探究性报告。学生探究小组选派成员,根据探究结果,为全院师生作学术报告,学院聘请专业带头人、专家教授、企业大师等作为评委,对学生探究性工作和陈述内容进行点评,学生探究小组进行答辩,通过“探究性学术报告会”,发掘具有专业兴趣、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的学生。

5 学生社团吸引学生创新

在创新型人才培育中,学生社团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实践活动。生物工程学院先后组建了“生物科技协会”、“DIY协会”和“生悦健康志愿服务社团”3个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也鼓励教师积极担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通过近5年的实践,先后组织了“红酒酿造”、“金针菇培养”、“树木命名”、“生物 DIY 大赛”、“冰淇淋制作”等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转变了教学理念,实现了从课堂教学育人,到课后创新实践育人的转变,提升了职业成就感。

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以教学为基,科研促创新”的“二元共育”,辅助以“全程导师制”、“社团活动”、“学术报告会”的“五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全天候,多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创新型高端技能型生物技术人才,为实施“五全”育人提供样本。我们欣喜地看到取得了丰硕教学成果,同时也意识到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的不足,创新育人制度有待完善、专创融合有待深入,创新教育师资有待提高,创新教育受益面有待扩展,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端技能型生物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训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第12话 完美生物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