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传统茶文化精髓,优化初高中语文贯通衔接教育

2019-01-07 15:18凌鹏国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茶文化内涵

凌鹏国

(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重庆市云阳县 404500)

中学语文课程体系应该具有整体性,初高中语文应该密不可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将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人为割裂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茶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内涵精神一贯性,使中学语文能够体现出整体性,并且使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做到有效的贯通衔接。

1 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概述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它将精神理念融入物质元素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体系。理解认识茶文化,并且对这一文化机制核心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应用茶文化的关键。也只有创新文化认知,而且将具体的文化思维应用在其中,才能够实现对其的融入和应用。茶文化深邃的内涵,是由于其整个文化机制中积淀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成熟的文化因子。客观的说,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包容性决定了其文化内涵的多样化,这更加提升了茶文化的应用价值。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成熟的思维方式,不但为我们认知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固定的范式,而且也精准的表述了自身的内涵所在,更向人们呈现了其完善的精神内涵。

当我们具体描述茶文化的内涵表现时,我们通过茶文化的思维方式,看到了茶文化各元素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也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融入当代文化活动中,不但能够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更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通对分析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体系发展历程,我们就能够看到,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体系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就在于茶文化产生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并且它始终能够牢牢的扎根于人民群众中,而且能够做到雅俗共赏。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能够与中国具体的文化机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融入这些具体的文化机制,做到了交流与创新。并且在融入过程中,从善如流,兼容并蓄,因此实现了其从古老到现代的统一思想精髓和应用价值。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人们的思想变得躁动不安,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应用价值。茶文化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在各个方面开始创新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对中国这一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融入在目前来说做的还是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茶文化精神内涵认知明显不足,对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与传承还做的远远不够。

2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认知欠缺问题

相比较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教学具有更显著的特殊性,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中的具体的文化内涵,还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体现的其它核心要素,都是目前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所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培养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必须要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要构建内涵认知和实践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机制,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基于综合素质提升基础上的语文知识素养和实际应用技能的提升。

但是,从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我们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其中,除了语文教材思想内涵上的缺失之外,语文教学内容文化素材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短板。使得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只注重文本的层次结构,以及以这些文本结构为载体的语文知识的堆砌,而忽略了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因而忽视了在语文教学中从内容安排、到教学形式、再到教学手段各方面的人文素养的融入与渗透。特别是在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贯通衔接这方面,由于缺乏某种贯通机制以及文化内涵的引导,导致初高中语文的脱节现象严重,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人文素养的断层,导致了在文化认知方面的缺陷。

完善的价值理念、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机制、乃至丰富而优秀的文化元素,都能够让中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的魅力和价值。但是,由于初中与高中语文课程的人为割裂,导致以上这些方面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贯通与衔接方面不能体现出一致性与统一性,这就导致学生在文化认知和价值取向方面的相对局限性。

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文素材可以应用于语文教学,例如,茶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从远古产生一直发展到现在,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如果将其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将其渗透于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贯通机制中,无疑能够体现中学语文教学思想的统一,和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系统性。但是,由于我们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导致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够深刻的认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没有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到很好的渗透与应用,从而造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机制、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各方面的欠缺。而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形成。而这些核心素养正是他们未来学习工作中的最积极因素,也是他们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些核心素养的缺失,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极为不利。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贯通衔接,更是应该引起职能机构的足够重视,需要在这方面做出积极的改革创新。

3 注入茶文化精髓,优化初高中语文贯通衔接

3.1 营造茶文化教学氛围

当前,随着茶文化在古今中外各重要文化体系中的融入与发展,其德育价值和教育功能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而且其思想内涵的一贯性以及其文化体系的系统性,对于优化初高中语文贯通衔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茶文化精髓注入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能够增加语文课程的优秀素材,还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宣传茶文化,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内涵精髓,从而产生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觉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要将茶文化融入古诗词和古文教学内容中,通过真实的语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茶文化的内涵,了解其精神实质。其次,教师还要在课余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各种茶文化活动。如茶诗会、以茶会友、茶文化讨论、茶文化征文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茶文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形成学习实践茶文化的校园文化大氛围,从而强化茶文化精髓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同时,也通过茶文化将初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些篇章贯穿起来,做到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有效衔接。

3.2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茶文化阅读情境教学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从老师到学生的迁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这些迁移并非能够通过生搬硬套和填鸭式灌输得以实现,它需要在师生之间搭起一道桥梁,通过心灵的沟通与互动得以实现。虽然当前的信息技术、各种新媒体拓展了人们的沟通渠道,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形式,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这一环节,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动为媒介进行知识传递和思想感染,是其它媒介无法替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茶文化融入方面,要体现师生之间内心的互通,并且要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众所周知,人文学科的学习是重在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针对某些茶文化情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以情感悟,要通过对这些情节的深入细致的阅读与品位,来体味茶文化的精髓,进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茶文化的有关细节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通过情节再现、情节模仿等实际学习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对茶文化认知的提升。而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具体的篇章和古诗词,让学生回忆在初中学过的与之相关的融入茶文化的片段和章节,以茶文化精髓的一贯性,让学生形成对这些文本融会贯通的理解和对茶文化系统的认知,从而使初高中语文有机的衔接起来。

3.3 增加茶文化写作学习

茶文化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实践,并且在千百年来的不断的应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升华,因此将茶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还有茶文化写作。但是,由于中学生生活体验较少,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因此针对于茶文化的写作学习难免会表现出苍白和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增加茶文化教学情节,以激发学生在这方面的文字表达欲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茶文化写作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学生增设以茶会友的情节,为学生再现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对这些增设环节的观赏,了解以茶会友的礼仪、品茗的细节,并且能够记住一些优秀的茶诗篇,了解更多的茶文化信息,从而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他们能够做到下笔有言,并且言之动情。通过这些写作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积累,提高他们的茶文化认知,并且基于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语文积累前后连贯起来,从而体现语文学习的贯通与衔接。

4 结语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其文化精髓对于青少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茶文化的宣传,要将茶文化的精髓注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并且要以茶文化的一贯性和系统性来强化语文教学的前后贯通,通过茶文化的融入,更好的体现初高中语文教育的衔接。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茶文化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迈进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真境地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