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道思想对高校辅导员自媒体舆情引导的启示

2019-01-07 15:18杨文金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茶人茶道舆情

杨文金

(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广东佛山 528225)

茶文化包孕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因而得以绵延千年而不绝。早在先祖神农氏于百草中发现“茶”以来,华夏儿女便与茶这种神奇的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根据史学资料和茶学典籍的记载,现代学者通常认为我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以《茶经》的问世为标志,其融合了儒释道等学派的观点以及古朴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完整的茶道思想。有唐诗曾曰:“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可见茶道的概念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时至今日,相关学者和专家人士对于茶道思想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或将茶道思想归结为“和敬清寂”,或将其归纳为“清敬怡真”。其中现代茶人林治克认为中华茶道思想包括“和静怡真”四点,而这也被称作“茶道四谛”。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针对学生的舆情引导工作也面临着相应的困难,其自身的引导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我们不妨将“和静怡真”的茶道思想运用到自媒体舆情引导之中,以此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

1 传统茶道思想

传统茶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和”、“静”、“怡”、“真”这四个方面。想要更好地运用茶道思想,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文字本身所蕴藏的思想内涵。

1.1 和

茶道中的“和”思想是从儒家思想中援引而来的,二者在内涵上有着共通之处。儒家提倡“自身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等观念,这些皆是其“和文化”的体现,当然这也在茶人的茶事活动和茶道过程中均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茶道思想中,“和”不仅体现为茶人之间的“以和为贵”,而且还表现为茶人精神层面的“和而不同”,同时还体现为茶人与饮茶环境的“和谐共处”。试想一下,两个志趣相投之人在茶桌前相视而坐,畅谈人生,这种场景岂不快哉。

1.2 静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静”有着“安静”、“冷静”、“宁静”等含义。当然,“静”在茶道中并不仅仅表示茶事场景的安静与静谧,还表示茶人内在心境的宁静与淡然。在茶道环境中,茶人在饮茶时往往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够真正地超然于物外,从而实现“天人合一”。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茶人需要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对于茶人而言,“静”是他们修身养性的保证,同时也是他们抵达物我两忘之境的“秘钥”。

1.3 怡

“怡”意为“愉快”,比如“心旷神怡”、“怡然自得”等。对于茶道来讲,“怡”事实上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直观层面的“愉悦”。茶人于幽静舒适的环境中饮下一口苦后回甘的清茶,而感受到身体畅快舒适。其二,审美层面的“愉快”。茶水自身的色香味皆是美的体现,同时茶具、茶画等皆可以带给茶人情感上的满足。其三,精神层面的“快乐”。茶人通过茶道活动可以真正地放飞自我,使思想抵达无人之境。茶人透过饮茶更进一步认识自我,内心也因此而快乐和满足。

1.4 真

顾名思义,“真”就是“真实”。相对于以上三点而言,“真”才是茶道的最终追求。事实上,茶道中的“真”思想很好理解,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真实物体,烹茶用的茶具、茶水、饮茶的环境等都是真实的。其二,情感真实,茶人在待人接物时往往需要真情实意。其三,感受真实,茶人通过饮茶获得的满足感以及茶人在茶事环境中抵达的“忘我境界”都是真实感受到的,而不是妄想的。

2 自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舆情引导的必要性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触网络舆情,这虽然大大提升了人们相处沟通的机会,但同时也对高校的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往往需要辅导员的正确引导才能够更好地正视舆情,而不是在网络上进行非理性的宣泄。事实上,高校辅导员针对大学生的舆情引导有着以下必要性:

2.1 自媒体的相关特征使舆情引导不可或缺

自媒体也就是“最新形态的新媒体”,比如微博、微信和QQ等都属于自媒体的范畴。自媒体具有自主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随时运用微博等平台发布消息。其次,自媒体还有着业余性的特征,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等发布到网络上,而这些消息往往较为主观且未经过严格的审核,导致网络上出现很多不实的信息,甚至还存在着许多伤害他人的谣言。由此看来,自媒体的特征给用户提供了更广泛、更多样的表达空间,但不良信息的泛滥也呼吁相关人士对网络舆情进行正向引导。

2.2 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使舆情引导成为必须

目前,大学生群体主要以“90后”和“00后”为主,该群体往往对于网络上的新事物充满好奇,并且也敢于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展现自我,因而他们往往活跃于许多自媒体平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年龄尚小,心智的发展也不够成熟,这导致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也容易存在片面性和激进性的因素。对于一些不切实际的报导,他们可能会盲目跟风,被社会不良分子“带节奏”,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网络舆情的引导通常是不可或缺的。

2.3 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与舆情引导相互挂钩

对于大学生而言,辅导员是他们大学生涯的陪伴者,同时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相关标准指出,辅导员应该具有的职业能力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内,这足以可见舆情引导早已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往往和学生之间存在“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透过新媒体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加入到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之中,并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引导他们正视网络舆情,从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传统茶道思想对高校辅导员自媒体舆情引导的启示

3.1 辅导员应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茶道中的“和”思想要求人们在相处过程中应该和睦、和谐,这同样可以延伸到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正视自媒体舆情,高校辅导员应该与学生建立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充分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学生将会真正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这样他们会更加信任辅导员,并会主动听取辅导员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

3.2 辅导员应引导学生保持冷静,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茶道中的“静”思想要求人们要时刻保持冷静。同样地,对于自媒体的舆情引导工作而言,辅导员应该让学生冷静下来,使学生尽量不要受到网络消息的影响。在面对一些网络热点事件时,辅导员应该帮助学生冷静下来,这样学生就能够真正客观地认识事件,而不会被不法分子所误导。对于大学生而言,客观冷静地面对网络消息是至关重要的,这使得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从而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3.3 辅导员应宣扬正能量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茶道中的“怡”思想要求人们要保持愉快,也就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辅导员应该多向学生群体宣扬一些“正能量”的内容,这样学生能够从这些内容中真正获得快乐,从而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在舆情引导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宣传一些与爱国思想、文化传承等相关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长为国之栋梁。

3.4 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分辩真假,提高学生的甄别能力

茶道中的“真”思想要求人们保持真实。延伸到舆情引导工作范畴,这一思想要求学生要时时刻刻辩别信息的真假。对于辅导员来讲,他们不仅要告诉学生相关舆情事件的真实发展过程,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去辩别网络舆情的真假,这样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将能够真正应对网络舆情,而不会被网络不良消息所左右。

猜你喜欢
茶人茶道舆情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一个金陵女子与世纪茶人的邂逅
一位福建茶人的普洱情怀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百变茶人”刘仲华:立志要让“中国茶”重耀世界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茶道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