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2019-01-07 06:38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创造 2018年11期
关键词:恩格斯共产主义马克思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理论特征,既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中,也体现在现实社会发展、特别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实质的理解。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理解

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我们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并没有特别说明和理解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不同使用和区别。为了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这种对马克思主义一般性的理解显然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的形成本身经历了产生、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既体现为理论的不断创新,又实时反映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中,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体现出各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实践创新和实质特征,通常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理解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思想理论。第二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包含列宁主义阶段的思想在内的思想理论及其实践。第三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思想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再加上当代各国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实践。

此外,从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的发展和分化来研究马克思主义,还可以划分出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不同流派和思想主张。从当代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形成和产生的研究来看,研究者还主张青年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之分;从对马克思思想内容及其意义的研究来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哲学还是科学的争论等等。

总之,在此想说明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理解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中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界定和解读,但同时也要全面的理解。否则,可能导致因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分歧。本论文中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不仅在上述通常理解的意义上来使用,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从不断发展、创新的意义上来使用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同时,根据对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和产生的研究分析需要,也明确地作出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不同阶段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的回答

在批判正义者同盟的错思想中形成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口号。

在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正义者同盟是重要的工人运动组织。正义者同盟是1836年在巴黎建立的欧洲的工人组织,该同盟建立初期,成员主要是由来自德国的流氓无产者组成,后来发展为有欧洲其他国家的流氓无产者加入的国际性的工人秘密组织。在正义者同盟中,各种错误思想的出现,导致指导思想混乱,宗派杂多。为了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对正义者同盟进行彻底改造。从1843年开始到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先后对影响正义者同盟指导思想的错误理论进行了批判和清理,其中包括魏特林平均的共产主义、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以及克利盖和格律恩的“真正社会主义”,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刻批判,逐渐把正义者同盟的指导思想引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

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领导人约瑟夫、莫尔再次见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表示正义者同盟愿意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正义者同盟,协助改组正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改组正义者同盟的时机已经成熟。同年6月2—9日,恩格斯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没有参加大会。恩格斯作为巴黎的同盟代表、沃尔夫作为布鲁塞尔的同盟代表,根据和马克思制定的计划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大会根据恩格斯的提议,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因此,这次大会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口号代替了正义者同盟“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大会讨论了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决定经过基层支部讨论后,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带有的空想社会主义痕迹,不接受这份草案,经过马克思、恩格斯与同盟领导人的激烈斗争,同盟决定委托恩格斯重新起草新的草案,1847年10-11月,恩格斯完成了新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从《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到《共产主义原理》,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作了铺垫和理论准备。

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看,从《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到《共产主义原理》,第二个阶段是从《共产主义原理》到《共产党宣言》。

翻开《共产主义原理》就知道,这一原理在形式上采用问答形式,恩格斯1847年11月底给马克思的信中表达了对用这种形式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的不满意态度。恩格斯认为应该以《宣言》的形式起草纲领。

在撰写《共产党宣言》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通过这个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和个人建立了经常的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批判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流派,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结合。

1847年11月29日-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作为布鲁塞尔的代表、恩格斯作为巴黎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并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同盟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通过了新的章程。同盟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会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基础上,由马克思执笔完成,于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在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学界公认《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开篇之作,是在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上树立的丰碑。《共产党宣言》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过程中诞生的。对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立足的根基之一。《共产党宣言》诞生以后,很快就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其传播说明,社会主义运动需要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需要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的斗争中亮出光芒,展现出自身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历史地位。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这一思想特质在马克思主义创始的历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的实质在于,革命性和科学性、历史性和创新性在具体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和升华。理论的矛盾和问题不可能都在理论的领域内自己解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的基点和基础在于实践。运用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原则研究和创新理论,丰富理论内容,使理论原则具体化为实践中的指导原则和指南,一刻也不能离开内容丰富多样又具有厚重的历史感的实践本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仅涉及到中国文化的特色,比如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还要涉及到中国历史的特色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比如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程度,科学理论只有立足于现实之上,面对现实,才会爆发出最强的生命力,奏出理论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恩格斯共产主义马克思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