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拟在全国设绿色食品四大分拨仓

2019-01-07 06:38
创造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冷链咖啡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购买安全放心绿色产品的意愿正不断增强。据华商传媒研究所调查,绿色食品已得到公众普遍认可。在2016年,87.77%的消费者购买过绿色食品。有将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绿色食品比非绿色食品价格高出30%是可以接受的。

2015—2017年,一项针对中国一线城市、二线重点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调查也显示,消费者对产品标识的认知度已经产生了变化,绿色食品消费者认知度从58%上升到83%。

一方面,是绿色食品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产地产品过剩、销地短缺的问题。以昭通苹果为例,高原阳光、清新空气、干净土壤、良好生态,造就了昭通苹果的有机绿色品质。然而,放眼全国,国内的水果市场依然还是陕西苹果、烟台苹果等老牌传统产地的天下。

云南农产品的优势是“绿色”。但是,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只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流通半径过小、“丰产不丰收”不仅严重影响农民收益,也是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要让“昭通苹果”及一系列高原特色农产品实现畅销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真正打响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云南还需要不断畅通流通渠道建设,推动可追溯、可持续的认证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11月5日,云南绿色食品市场对接座谈会在临沧举行,会上发布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绿色食品开拓国内市场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云南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的蔬菜、水果、茶叶、坚果、咖啡、中药材等产品,在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商超销量达到销售总量的30%以上,云南鲜切花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并通过设立绿色食品四大分拨仓、咖啡产业引导基金等措施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

构建全国流通供应链体系

《征求意见稿》提出,以云南为冷链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在广州、福州建设珠三角核心城市分拨仓;在南京、杭州建设长三角核心城市分拨仓;在北京建设环渤海核心城市分拨仓;在成都、重庆、长沙、武汉、西安建设西三角核心城市分拨仓。采用“互联网+市场+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将农产品所有信息前置,包括报价、订货、交易、结算都在网上进行,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绿色食品流通供应链体系。

打通绿色食品冷链物流快车道

同时,巩固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全国花卉交易价格形成中心地位,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提升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现代化建设,完善集花卉种植、包装、交易、冷链物流、科技研发等在内的全程标准化现代花卉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为加快绿色食品流通主体培育,《征求意见稿》提出,着力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培育发展大型农产品流通主体、队伍。引进和扶持培育一批大型、跨区域合作经营的绿色食品流通企业,鼓励开展直销配送。引导经销商、贩运户进行公司登记注册,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提供仓储、运输、包装、加工等增值服务,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开行昆明至主要城市冷链班列

冷链建设滞后,是云南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的另一个掣肘。目前,云南省绿色食品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为主要国内市场。从运输距离看,云南省距离珠三角市场约1500公里,汽车运输时间大约为25小时;距离长三角市场汽车运输时间更是在30小时左右,由于冷链建设滞后,生鲜食品货损高的问题非常突出。

为破解这些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甩挂运输、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同时,结合云南省花卉、茶叶、咖啡、蔬菜、水果等产业发展规划,在云品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区域性集散地等布局、建设一批适应不同农产品储运需求的新型产地预冷、保鲜设施。推动开行昆明至主要城市的冷链班列。

此外,严格执行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畅通。

《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云品”连锁专卖店建设步伐。持续支持省属国有企业按照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质检、统一认证的运营方式,打造云南绿色食品品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和畅通“云品”推广和流通渠道,满足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对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云南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

设立咖啡产业引导基金

《征求意见稿》提出,将落实财税扶持政策,整合有关支持绿色食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大力支持包括绿色食品加工配送、冷藏冷链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在内的流通体系建设。统筹省级内贸发展资金,对于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省商务厅、质监局组织的国内重点展会,给予展位费、布展费一定比例的补贴。落实国家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政策。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按照共同投资、共同受益、共担风险的原则进行管理,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取部分涉农补贴资金作为咖啡产业引导基金的种子基金资本,利用种子基金募集社会资金,再以股权形式直接投入到咖啡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项目,着力培育云南省咖啡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投资推动咖啡产业化,引导市场和金融资本投入咖啡产业,深入挖掘咖啡产业的投资价值,拓宽咖啡产业融资渠道,改善咖啡产业金融环境,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支持成立云南省绿色食品展销协会或绿色食品联盟,负责对接企业参与绿色食品推介展销,助力云南绿色食品开拓市场。

毫无疑问,设立绿色食品四大分拨仓将成为云品出滇的重要助推器。它将倒逼云南冷链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能力的提升,也为云品在全国市场热销打下基础。与其他省市的交通部门及早做好协调沟通,确保云品车辆在外也能畅通无阻。

总之,《征求意见稿》对云南打好“绿色食品牌”,有着积极推动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在成立云南省绿色食品展销协会或绿色食品联盟方面,还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确保他们能高效对接企业参与绿色食品推介展销,助力云南绿色食品开拓市场。

链接>>

“扶小计划”助云南绿色食品走出去

旨在助推云南绿色食品进入全国零售终端企业的“扶持中小生产企业提升市场能力计划贯标培训会”最近在昆明圆满结束,来自云南13个州市100多家企业的200余名代表参与了培训会。

扶持中小生产企业提升市场能力计划(简称“扶小计划”)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落实《“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等文件精神,历时两年与大润发、沃尔玛、麦德龙、永辉、华润万家等大型零售商共同发起制定的。本次培训分预包装食品培训和初级农产品培训两类,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练。培训会还邀请了京东、云海肴、永旺等企业代表讲解采购要求和营销热点。

云南省商务厅商贸处处长徐海清认为,云企参与“扶小计划”,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保证生产的产品既符合标准、法规的要求,又能满足零售、餐饮企业的要求,助推云南绿色食品“走出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专职副会长楚东表示,该协会将紧密配合云南做好“扶小计划”,专业、全面地指导和扶持云企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与零售、餐饮连锁企业建立可靠的、阳光的采购链接,帮助云南绿色食品走出云南。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冷链咖啡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什么是绿色食品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咖啡
两块结婚的糖等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