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2019-01-07 06:38
创造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云南电子商务

种种迹象表明,农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

来自专业咨询公司的研究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销售额已达1600多亿元,而自2012年以来,这一数字就以年均70%—8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网店达985.6万家,同比增长20%,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

云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17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8.96亿元,同比增长54.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全国排名第3位,出口国别数量已经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天猫“双11”全民“剁手”狂欢的同时,农村淘宝也为农产品进城出了一把力。其中,产自云南的元阳红米线上平台销量同比翻倍,实现100%增长;普洱茶交易额超过千万。

惊艳的数字折射出围绕电商深耕农产品市场的爆发性效果。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商有效拓展了绿色食品进入市场的通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正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产销对接拓市场

清晨8时,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彩云优品实体店”和“独龙精品土特产品经营部”店主雷波和店员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点击“彩云优品”电商平台和微信,将蜂蜜、草果、葛根粉、木耳等农特产品分类包装,通过物流发往昆明、山东、河南……

独龙江的农特产品全是原生态种养,品质优、口感好,价格实惠,非常符合当前绿色生态食品标准,很受外地消费者喜爱。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经营,当地出产的蜂蜜、草果、木耳在雷波的店里每年销售数以吨计。全乡六十多户农户通过雷波的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少的收入几百元,高的达到六七千元。在雷波的带动下,孔当村、马库村的十几个独龙族群众也学会利用微信卖草果、蜂蜜,成为“微商”,较好解决了农特产品卖难问题。

因为地区交通条件不发达、市场信息不畅通,一些地方的农民还难以拓宽农产品的销路。借助互联网显然是最与时俱进的选择。依托电商平台,农产品的销售对象就不再是集中的客户,而是规模庞大的网民群体。而且,互联网大大促进了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市场各方面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利于解决当前绿色食品市场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滞销等问题。

2018年8月27日,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在官网上发布了《商务部关于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我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紧密、不稳定问题突出,农产品虽产得出,但产不好、卖不掉、卖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民增收和乡村发展。通知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特别提出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构建农村产品上行通道。发挥电商平台大数据优势,形成交易品种、数量、价格和地区分布等产销信息大数据,把需求更加直接、快速、准确地反馈到生产端,缓解产销对接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

对于云南而言,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同样离不开电商。云南农产品品质优良,特色明显。但长期以来,受某些地区基础设施发展落后等客观因素制约,很多优质产品处于默默无闻、“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境地。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偏远地区的农产品才有更多机会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原本每公斤售价4至5元的小黄姜,转瞬间跌至每公斤1元左右,这让禄劝县中屏镇法格村的村民难以接受。失望中,一场“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营销——云南乡土青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其运营的村官帮卖网,将处于滞销的小黄姜发布至网络后出现大逆转——当天售出小黄姜1500份,一家企业不仅买下了全部滞销的约5吨小黄姜,还预订了该村明年100亩种植面积的小黄姜。

小黄姜的故事不是孤例。2017年8月,阿里巴巴启动兴农扶贫频道,选择云南元阳作为“纯净产地”,通过整合供应链,将当地红米打造成精品农产品,当年首次登陆天猫淘乡甜旗舰店的15000斤元阳梯田红米,在12小时内卖光。

云南省是全国首批落地农村淘宝业务的省份之一。统计显示,阿里村淘在云南省建立了34个县级服务中心、1426个村级服务站,服务覆盖云南的3526个行政村,服务村民近600万人次。相关行政村日均交易23.3单,“村小二”月均收入超过3000元。“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上线开馆规模位列西部地区第一。2017年,云南省活跃淘宝卖家为6万人,农特产品销售额43.9亿元,在西部地区排名前列。

助力扶贫显优势

入驻临沧市临翔区电子商务创业街,临沧土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享受到了2年免租及培训等政策。公司通过土特产品合作、技术交流,带动扶贫的村达20多个。这是云南省发展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剪影。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丰富,如何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带动农民增收,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思考的重点。

通过产业供应链一体化建设,让传统的产业脱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临沧市临翔区的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临翔区以电子商务创业街为中心,辐射带动乡镇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在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以“互联网+”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实现所有行政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采取“贫困户+合作社+供应链平台+电商营销”模式,提升贫困户产品供应链标准化管理能力。目前,临翔区已成功嫁接3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155款农产品,完成27个扶贫产业基地的可视可联。

2018年4月,临翔区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中心投入运营,开启了数据化管理时代。“这样就直观掌握了谁生产、谁加工、卖去哪里、哪里好卖各环节,对扶贫产业数据进行可视、有效、精准的分析,为扶贫产业定位、市场渠道对接、追溯检测管理等提供依据。”临翔区商务局局长茶云玻说,目前,已精准定位抓取800多家涉及销售临翔农产品的电商企业和27个产业扶贫基地的数据。

同时,临翔区建立、升级电商扶贫车间,对贫困户产品实行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检测、统一认证等。目前,已建成日加工1000只山地鸡的区级生鲜扶贫车间1个、蚂蚁堆乡茶叶扶贫车间1个。

抓住“云品出滇”、沪滇合作、结对帮扶等契机,临翔区积极进行市场对接,将产品上线中国社会扶贫网、“公益中国”等专业电商扶贫平台,与上海市崇明区、华中科技大学等帮扶单位合作共建爱心扶贫餐厅及商超专柜。2018年以来,临翔区已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7800多万元,惠及5600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1550元。

类似的事例在云南还有很多。如昆明市禄劝县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扶贫”新模式,引进乐村淘、猪八戒等电商平台企业,孵化村官帮卖网、云土味、木易电子商务等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电商企业,将禄劝的核桃、板栗、葛粉、花椒、猕猴桃、葡萄、撒坝猪、乌骨鸡、中药材等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产业优势。统计显示,近两年来,禄劝县电子商务企业销售额突破4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4.12亿元、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4293.2万元,实现农特产品销售有组织、有信息、有订单、有市场,农村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在消费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电商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不再只是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捐财捐物,而是通过为当前农产品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销售出口,甚至将成熟的扶贫理念和致富思路留在当地,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性变化,从而达到增收、脱贫甚至致富的愿景。

随着互联网深入农村步伐的加快,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和电商产业带动,云南许多地方已走出一条电商精准扶贫之路。

2018年9月14日,首届云南省阿里巴巴兴农扶贫大会暨寻味云南——绿色食品牌发展峰会在昆明举行。阿里巴巴兴农扶贫项目通过同各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采取企业免费入驻、政府背书的方式,运用阿里巴巴的线上、线下资源,提升云南优质农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打造县域农产品名片,带动农户增收。据了解,云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目前已合作开设了首批26个兴农扶贫品牌站,其中包括11个贫困县站点,双方兴农扶贫合作取得初步成效。仅9月5日至10日活动上线阶段,就销售云南农产品近1100万元。

平台建设见实效

2018年4月,云南省政府决定,从全省16个州市中选择17个区域产业有特色、电商基础好的县、市、区开展电子商务试点,以试点示范带动全省电子商务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探索,全省电商试点县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电商发展新模式初具雏形。

这一过程中,电商发展新平台的作用初步显现。全省遵循“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淘金集团、京东集团、闻远科技等相关企业全面参与电子商务试点,着力打造“云品荟”电子商务直供平台。京东集团、淘金集团分别结合各自优势和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中关于“新平台”的功能定位,完成了“云品荟”平台建设方案、平台结构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功能需求设计和建设成本评估等工作。目前,“云品荟”电子商务直供平台已完成商家入驻协议、入驻须知、商家管理、售后处理规范等规则制定,线上平台PC端和安卓手机APP端测试完成并上线。

据参与平台建设的业内人士介绍,该平台已呈现出云南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品库和展示交易平台的雏形。云南各地的鲜花、三七、野生菌、普洱茶、咖啡等均可在平台上展示展销。

在淘金集团指导下,17个试点县完成了对入驻“云品荟”电商直供平台企业、产品的梳理。目前产品数据库中,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绿色食品3年有效企业和无公害农产品有效用标企业分别为805家、334家和1119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录为76个。

据了解,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会同平台开发和运营企业,针对平台管理、营销推广、商家需求、采购行为等关键环节,加强平台迭代更新,健全完善功能,满足供求双方需求。同时,结合货源梳理、中心仓建设、示范店优化和营销渠道建设等工作,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此外,还将采用省、州市、县区三级联动方式,组织多类型的生产主体入驻平台,同步开展信息收集、产品发布、文案设计和营销推广等业务培训,并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和推广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展试点工作的17个电子商务试点县,均是从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遴选出来的。各试点地区对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智慧零售等蕴含的力量,对于农产品上行带来的甜头都有切身体会。在此次试点过程中,各县也卯足了干劲,继续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电商发展新模式。

大理州祥云县是全省首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有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6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1个。过去一年,该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7500万元,农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金额达1791.75万元。目前,当地建成了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完成了10个乡镇服务站和80个村级服务点建设,初步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结合今年4月开展的全省电子商务试点县培训,当地在5月即邀请了参与“云品荟”平台打造的淘金集团前去指导电商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对农副产品的初步筛选,其中包括144种单品,初步确定了拟上架产品及相关运营企业。

在各个试点中,曲靖市沾益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尤为迅速。当地早在2015年就积极围绕打造“众创空间”和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体系,发展电商产业。同年,当地建设了曲靖电子商务创业园,该园区为曲靖市第一家电商园区和电商众创空间。目前,该园区培训电商创业者1200余人,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累计吸引330户电商企业入驻,累计实现电商交易额达3.3亿元。

“云品”出山,电商先行。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借助云南农产品多年来积攒下的口碑和自然生态优势,云南绿色农产品必将风行天下。

链接>>

“云投庄园”助力云南绿色产业

11月17日,云南首届“绿色食品”品牌论坛举行。会上,意在打造云南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与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的“云投庄园”平台发布。

“云投庄园”由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其功能之一,就是培育品牌、形成规模,聚焦和引领云南绿色食品产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签约仪式上,云投集团首先与中追溯源(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搭建“云南产品追溯诚信体系平台”,为云南省的食品、农产品、农副产品、畜牧产品、农资等企业提供产品全程信息防伪与追溯服务,提升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构建新型产品交易信任体系平台。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云南电子商务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什么是绿色食品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