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平台数字图像处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2019-01-07 00:58贾永红付仲良孙和利
测绘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知识点测试

贾永红,付仲良,孙和利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国家精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该课程现成为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等的大类平台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算法及其应用,为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电信工程、通信、印刷等专业奠定基础[1]。该课程于2016年9月获批武汉大学第二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建设名单,制作过程从2017年2月一直持续到2017年10月,2018年2月26日正式在中国大学MOOC发布与应用,第一轮教学选课人数达到10 000多人,非常令人鼓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MOOC建设与应用情况。

1 课程设计与制作

图1是数字图像处理MOOC研发、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技术路线图。

MOOC研发中,为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实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的高效性,供学生学习使用的教学视频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课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还包括教材、课件、作业、章节测试和期终考试等学习资源。视频制作可选择在教室(现场或非现场)、专业摄影棚和其他场所录制。为了保证教学视频制作质量并减少制作上的琐事,数字图像处理教学视频由MOOC制作公司在专业摄影棚录制与后期加工,课程团队专门负责课程设计、PPT制作、脚本编写、知识点讲解和视频审校,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图像处理MOOC设计将10章教学内容拆成了41个知识点。根据任课教师的专长分配授课知识点,各位老师负责搜集整理素材制作PPT,精心编写好脚本。为了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实现更多的学习产出,要求各知识点的视频长度控制在15 min以内,以防止学生出现学习疲惫的情况。脚本准备就绪后联系MOOC制作公司约定录制时间。MOOC公司将制作的视频初稿交老师审校,MOOC制作公司根据审校意见进行编辑,直至复审无误。

图1 MOOC研发与应用流程

为了评价MOOC教学实施成效,构建了多层次、多方式的考核体系[2],设计了线上、线下评价指标。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内容包括单元测试、平时作业、讨论活跃度和期末考试4个部分,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总分为100分,其中作业和单元测试分别占15%,课程讨论活跃度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8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至79分为合格。

学习评测也必不可少。为及时检查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推动学生进阶式学习,视频中需要有测试题库。在一个片段、一个章节、多个章节完结时,相应测试题库能及时弹出来供学生回答。只有答案正确后,方可继续下面的学习。

测试题库应包括片段测试、章节测试、系统测试,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学生可自主评判解答。教师还需给学生布置线下作业。形式以开放主观试题为主,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题型以计算题、思考题、讨论题为主。通过此类题目,让学生思考、深化、拓展视频所学内容,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

单元测试题目以客观题为主,利用平台测评的方式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能有效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

课后作业以计算题、思考题、讨论题为主,让学生思考、深化、拓展视频所学内容,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能力。采用同学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既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又可减少教师工作量。

期末考试由客观题试卷和主观题试卷两部分组成。客观题覆盖各章的重要知识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客观题试卷分值由机器测评自动生成,大大减少教师阅卷的工作量。主观题试卷以问答题为主,由教师进行阅卷,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每套试卷的题目和选项顺序随机打乱发布给考生,能有效避免作弊现象的发生。

讨论区在MOOC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讨论区中,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不仅学生能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参与讨论,还可以自由发表对课程、主讲教师的看法,这能够帮助教学团队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若学生的综合成绩达到考核分数标准,即可获得课程合格(优秀)证书。

2 MOOC教学实践

中国大学MOOC是由爱课程网携手网易云课堂打造的国内优质的中文MOOC学习平台。为开展MOOC教学,需将数字图像处理MOOC资源上传到中国大学MOOC上。为此先要向学校本科生院提出申请,然后由学校组织专家审核后,再提交给中国大学MOOC运营方。获批后,中国大学MOOC平台会提供一个账号,用账号登录,即可上传课程资源,开展MOOC教学。图2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数字图像处理视频教学截图。

图2 MOOC教学视频截图

MOOC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之一是在传统课程中,课堂时间有限,以老师作为主导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自我思考和互相讨论的时间。而MOOC平台提供一个跨越时空的交流环境[3],通过资源和信息开放及网络传播,注册课程的学习者选课后,按照教学计划自行规划学习进度,按照自身意愿和学习情况进行主动选择,通过互动空间进行网上留言、在线交流、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等多种形式,实现教与学的无障碍交流,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4]。学习者在学习时间支配上更加灵活和弹性,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5]。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在课堂讲授知识和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教师通过课程后台数据和讨论区留言了解课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加以点拨和引导[6]。教师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学习资源推荐,并对课程内容设计进行动态调整。

对于在校生,以遥感学院2016级遥感信息工程方向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开展了MOOC+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意义、特点等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学习指南供学生自主学习。每次上课会将下次课讲述的内容布置给学生,同时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试题、PPT教学内容给学生发布出去,将课堂内容学习转移到了课前。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在上课时,把学生课程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设疑、质疑、交互讨论、讲解共性难点等形式,教师、同学交流与互动进行问题解答,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自身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3 课程考核与评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于2018年2月26日开始第一轮MOOC教学,历时3个月。根据平台提供的课程数据显示,共计10 205人选课,超过传统的课堂教学规模,体现了MOOC平台教学学生规模大的特点。207人次参与讨论,范围覆盖包括对知识点的理解,作业和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及对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反馈等。图3所示是课程选课人数统计图,从图3中不难发现课程累计参与人数与选课人数相差不大,而图4显示课程中完成作业与考试的人数不多,并随着学习过程呈梯度式减少。有关研究报告显示,低完成率是MOOC存在的普遍问题[7-8]。造成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学习的主动性是影响MOOC课程完成率的关键要素[9-10]。此外,存在一部分学生仅观看视频,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部分学习,而不参与测试与作业。

图3 课程累计参加人数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将2016级遥感信息工程方向本科生MOOC教学和遥感学院2016级地理国情监测方向本科生采用常规教学的学情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实习两方面进行教学效果分析。两个班级采用同一套期末考试试卷,前者比后者平均分值高出15%,不及格率下降50%;按时完成实习优良率高出10%,平均成绩高出23%。分析学生成绩结果表明,MOOC+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图4 单元测试、单元作业和考试参与情况

4 结 语

数字图像处理MOOC建设与应用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参与,通过线上教学与混合教学,更多的学生突破教育背景和时空的约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规模,MOOC平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知识点测试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幽默大测试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中国大学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区域流动特征分析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