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

2019-01-08 07:18周敏
商场现代化 2019年21期
关键词:零售业湖北零售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普及使零售业态又处于一次变革与转型风口:即新零售的兴起。伴随零售模式转型,零售企业必须相应转型。研究新零售背景下的企业转型,是当下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课题从新零售视域研究湖北零售企业转型发展问题,在分析新零售的特点和趋势基础上,针对湖北零售业和零售企业的竞争状态,提出推进企业转型的对策建议,为宏观决策和企业适应新形势,发展新业态,开辟新境界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新零售;转型

一、新零售概述

目前,学术界、商业领域对新零售的内涵均未形成一致意见,对新零售的定义仍有很多争议,但显而易见的是都从全渠道、新技术、体验消费等维度进行表述或诠释。笔者认为,“新零售”是一个与传统零售相比较而言的发展概念,是在传统零售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个新的零售概念,该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变化,是一个新的零售模式。本文对“新零售”进行以下定义,所谓“新零售”,就是应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技术支撑,对传统零售方式加以改良和创新,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新方式,将产品或服务出售给消费者的所有活动。它并不仅仅是O2O和物流的简单融合,同时还要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消费者接触。而支撑“新零售”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就是新时代互联网开放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湖北零售业和零售企业的现状分析

1.湖北零售业发展状况

据湖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49.22億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3149.57亿元,增长11.7%;乡村实现零售额2499.65亿元,增长12.2%。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568.81亿元,增长11.0%。2016年,湖北省网上零售额达到11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2017年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94.10亿元,增长11.1%。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779.59亿元,增长10.3%。网上零售额达到17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2%。2018年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3.60亿元,增长10.9%。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229.11亿元,增长11.1%。由此可见湖北省城乡消费市场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期。

从零售业态及模式来看,特许加盟、直营、电子商务等商品流通方式和超市、便利店、大卖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专业店、百货、仓储会员店等经营业态协同发展。随着武汉的“新零售之城”战略实施,阿里、腾讯、京东在内的巨头们纷纷布局武汉,盒马鲜生、缤果盒子、小米之家、“京东到家”门店、大润发优鲜等品牌合计约有近百家门店在江城落户,天猫“一小时达”覆盖武汉主城区。武汉几大本土商业集团——武商、中百、中商与阿里系、腾讯系的合作也逐步深入,刷脸支付、无人智慧门店以及自助收银通道、扫码购物、“门店3公里到家”服务等新零售“新物种”,均在试点孵化中,形成了多种新业态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总体看,湖北零售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格局与湖北经济增长幅度是同步相适的。零售业指数基本体现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2.湖北零售企业的基本状况

湖北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企业共有569家(2016年湖北统计局数据),其中进入全国零售百强的有武商、武汉中商、十堰新合作三家,以这三家和武汉的中百、汉商等少数企业为龙头,组成了湖北商业零售企业第一方阵。在第一方阵中,武汉的武商、中商、中百、汉商2018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80.4亿元,净利润15.67亿,同比分别下降0.77%和6.89%。这四家中又以武商A的营业收入177.06亿拔得头筹,比位居第四的汉商集团10.82亿多166.24亿。但是2018年武商A的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

从购物中心角度比较,鄂武商A的规模依然最大;从超市角度比较,中百集团遥遥领先;从百货角度比较,武汉中商则略胜一筹。中百集团连锁网点最多,共有1255家门店。根据4家零售上市公司在2018年年报里给出的相关数据,支点财经整理出各自零售业态对应坪效发现:鄂武商A的购物中心规模最大、坪效也最高;中百集团的超市规模最大、坪效同样最高;武汉中商的百货规模最大、坪效依然最高。这说明,鄂武商A、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均有着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对应为购物中心、超市和百货。汉商集团零售业态较为单一,在购物中心领域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8年全国商品零售额实现33.8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9%,其中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实现7.0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5.4%,呈现出线上销售增速快于线下销售的特点。其间,4家零售上市公司均加大了线上零售业务。鄂武商A取得的成绩最好,旗下武商网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3.56亿元。

从最能反映主营业务能力的扣非净利润来看,数据基本与净利润保持一致,鄂武商A依然最高。在其他3家企业扣非净利润普遍比净利润低,鄂武商A的扣非净利润反而比净利润高。虽然鄂武商A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也在下滑,但还保持为7.55%。中百集团持续三年“净利润为正、扣非净利润为负”的倒挂现象终于解决,实现扣非净利润0.29亿元。

湖北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除10多家属第一方阵外,其余500多家组成第二方阵。这第二方阵普遍规模不大,且其中300多家均在武汉,其余地区零售企业占比不到40%。第二方阵营业收入不高,约40%有净利润,大多数盈亏基本持平,少数处于亏本经营。第三方阵的众多小企业和个体零售商店则是风云变幻,喜忧参半。每天开业的不少,但歇业的也不少,其兴亦勃,其亡也忽。尤其是新零售、新业态的巨大冲击,生产与发展环境更加严峻。

3.湖北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湖北零售行业集中度低与区域不平衡同时并存。与美国、日本前4家零售巨头(CR4)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和58.7%相比,中国CR4仅为7.5%,湖北的CR4更少,只占2.7%。武汉零售总额占全省40%以上,零售企业占50%以上,一城独大局面同样存在。据胡晓亚因子分析模型研究,湖北零售竞争力在全国排第11位,综合得分远远落后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武汉与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城市也有较大差距。从湖北零售数据看,近三年湖北零售总额每年增幅都在11%以上,而本土零售企业的营业额增长只有6%~7%,说明湖北零售企业对本土零售业的主导优势正在丧失。当前各零售企业面临激励的市场竞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等问题,传统商业模式亟待转型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

三、推进湖北零售企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从湖北实际出发,零售企业转型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1.加强宏观决策和战略规划引导

各级政府、行业和市场主体,要把适应新零售发展要求的转型升级作为当务之急,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企业转型。

一是要加强对零售企业转型的政策引导和落地生效。湖北省政府颁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实施意见》,鼓励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相融合,加快创新转型,支持实体零售企业创新转型等。这些文件都具有一定含金量,对企业转型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关键在于政策的细化、量化、落地化。企业普遍反映政策实惠很难享受得到。不落地的政策再好也是白条。目前要在进一步完善引导性政策的同时,抓好政策落地,使企业在转型发展中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是要做好商业发展的规划引领。目前湖北各市都十分重视商圈建设,但商圈过多过滥的无序状况也较明显,省级政府商业和规划部门要加强指导,提升商圈布局的合理性和建设的科学性,防止人财物资源浪费,避免无序竞争。建设城市综合商圈的同时,重点要加强城市社区生活商圈的规划布局。借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均衡设置小型便利店和生活服务点,满足人们生活购物,健康娱乐,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等生活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利,亲切友好购物生活空间。

2.着力推进零售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增强企业转型发展活力

体制不活,机制不灵,结构不顺是湖北零售企业的短板。湖北某大型零售企業过去有很好的基础和不俗的业绩,但近10多年来改革滞后,进取精神创新举措严重缺位,企业实际上处于萎缩状况。其根本症结在于官商风气太浓。在零售业态日新月异的大变局中当然会被动落后。推进零售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松放手放开让企业独立自主经营。二是转变选人用人观念和机制,不把企业董事长、书记岗作为对行政官员补偿性的福利岗位,真正选聘懂业务、有闯劲、敢创新的能人经营企业。三是改革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能完全用行政干部、行政机关的考核办法去考核企业管理成员,也不能完全把企业经理当官做,真正把管理团队活力释放出来,按企业运行规律管理企业。四是深化企业所有制结构改革,使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3.切实加大创新力度,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零售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对创新普遍存在畏惧情绪,“不创新慢慢死,谁创新谁早死”。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但新零售是创新零售,不创新就无新零售,创新是大势所迫。推进创新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创新的理念。新零售没有固定模式,创新是本质特征,技术发展无止境,零售业态创新无止境。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积极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拓展新领域,提升经营效益。要加强人才机制创新,多渠道培养和吸引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塑造与新零售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着力管理创新,实施更加科学高效的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率,以管理促转型。

4.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打造新零售发展最佳生态

湖北近些年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广东、江浙等地比,仍有较大差距,要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步伐,提高行政办事效率,要创新管理机制,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全天候全流程全渠道服务。要努力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发展私募资金、事业基金、风险投资,并切实加大财政资金对零售企业转型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具有创新活力与潜力的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担保,为那些因客观因素导致创新或创业失败但确有价值的项目提供再融资担保。要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环境,为高端人才创造优裕的工作生活环境,保障高素质技术人才能干事、能成事,有展现风采,干成事业的最佳生态环境。

四、结束语

湖北省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发展,不仅需要企业本身改革创新,而且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相关方面共同努力,为企业转型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树梅,徐晓红.“新零售”的含义、模式及发展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7(5).

[2]刘朝霞,周程,瞿诗蓉,喻重阳,罗怡.湖北省零售业转型途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8).

作者简介:周敏(1981-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零售业湖北零售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的逐步回归分析
零售+深度进化
我看新零售的成败得失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Retail Therapy
零售排行榜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
湖北各地2月中旬蔬菜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