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并购通用涉及的投融资问题研究

2019-01-08 07:18张岩帆
商场现代化 2019年21期
关键词:融资风险并购

摘 要:电气行业日渐成熟,竞争越来越大,这给中国家电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发展阻碍。因此,国际化发展成了企业的必行之路,跨国并购是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全球的重要通道。本文以海尔并购通用案为例,从并购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了并购的三种类型,对并购双方以及并购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分析了并购过程涉及的投融资问题。

关键词:并购;融资风险;投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经济都面临着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局面,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有效的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很多企业想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对方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资源。然而有些企业因为并购操作的不规范和并购行为的盲目性可能使并购行为以失败告终,尤其是并购过程涉及的投融资问题,这不仅使企业受损失,还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探讨企业并购过程涉及的投融资问题、降低并购的风险就成为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重点以海尔并购通用案为例,探讨并购过程涉及的投融资问题,并对此利用定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展示并购案过程的投融资情况。

一、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1.并购的概念界定

并购主要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从而影响、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进行的产权重组活动。企业并购又包括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等两种并购方式。企业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并购取得被收购企业的全部净资产,并购后注销被收购企业的法人资格,被收购企业原来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在并购后成为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而企业收购则是强调企业间的购买行为,是指一家企业为了对另一家企业进行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收购企业在并购中取得对被收购企业的控制权,被收购企业在并购后仍然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收购企业确认并购形成的对被收购企业的投资。无论是企业兼并还是企业收购,都是一种权利的让渡行为,企业的并购过程就是一方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来获取另一方的控制权及更多的权利。

2.并购的类型

(1)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于同一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横向并购可以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在横向并购活动中,通常是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从而形成规模经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为并购双方的经历与所处的行业背景比较一致,完成并购后的整合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所以横向并购也是通常被采取的并购方法。(2)纵向并购。纵向并购是指企业与其供应商或客户之间所进行的并购。纵向并购通常是优势企业兼并与本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纵向并购双方是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它们之间的经营业务具有互补性,通过纵向并购能实现纵向产业一体化,有利于相互协作,缩短生产经营周期,节约费用。(3)混合并购。混合并购不同于单一的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它是多元化的并购。是指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公司之间的并购。通过混合并购,能使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降低长期经营一个行业所带来的特定行业风险,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从而分散风险。

3.协同效应理论

协同效应就是1+1>2效应。协同效应可分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外部协同是指一个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此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内部协同则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二、文献综述

方亚妮(2015)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企业的并购动机,将企业分为初创、规模化、集聚和平衡联盟四阶段,认为每个阶段的主要动机包括获取市场分为、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控制企业运营降低风险。高瑜彤(2017)以腾讯并购京东分析了目前互联网企业并购市场活跃,指出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包括更好的布局020领域、提升移动电商生态圈抗衡力、采用Pre-IPO方式并購,提高投资回报。

三、双方简介与并购过程

1.并购双方简介

海尔集团是1984年在青岛创立的,是电气第一品牌。在网络时代,海尔集团努力将自身打造为互联网巨头,改变传统的封闭体系,转为互联网节点,与各种资源相互共用,从而打造共赢平台,为各自带来利润。海尔集团自其开创以来,一直着力于打造可持续健康发展企业,为自身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便利了大家。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企业跻身为世界电商龙头。它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由2017年的报表表明,企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592.54亿元,实现净利润69.26亿元。海尔集团实现了不少品牌价值,总是在榜首前端,从创立到现在,海尔集团经过了多种战略化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

通用电气公司全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又称GE,创立于1892年,是全球大型提供技术和服务的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多元化的企业,这家企业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创始人为马斯·爱迪生,通用电气在多元化发展当中逐渐发展成卓越的跨国公司。通用电气不断完善自身为全球的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至今为止,通用电气在多个国家都设有研发中心。旗下也有许多企业,比如GE医疗,通用电气有着熟练的技术,产品种类多种多样,旗下也有不少企业。通用电气的发展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致力美好。

2.并购过程

在2008年时,通用电气抛售电气业务,海尔便有意收购,后来因为金融危机,此事便被搁浅。2016年1月14日,海尔集团与通用电气签署《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协议记载海尔集团采用现金方式来收购通用电气的相关资产,出资金额为55.8亿美元。海尔集团在经过了多年的沉淀后,在跨国并购中更显得老练并且经验十足。在收购的过程中交易没有现金和负债,通用电气存在很多临时的应收账款,海尔集团供应链具有优点能够与它互补;在交易完成之后,海尔集团可以迅速地帮助通用电气公司整顿财务系统。2016年6月6日,两大企业成功组成联盟。双方签订收购文件,金额大约为55.8亿美元,海尔向GE及相关主体支付完成。海尔使用自有资金40%和贷款60%方式去支付。其中海尔集团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3亿美元。

四、并购涉及的投融资问题

1.投资问题

据官方资料显示:集团海尔在2016年投资方面取得了1191.3亿元营业收入,获得了66.96亿净利润,在2017年末投资达到营业收入1592.5亿与净利润90.52亿。企业的收入增长情况展现了企业之间协同效应的产生,在整合问题上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也比较好。与此同时,2014年-2017年这三年青岛海尔投资方面的销售毛利率都在增长,销售净利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2017年年末有了明显的好转,总的来说,海尔集团并购通用电气后盈利能力依旧较好。

2.融资问题

当收购方确定并购成本以后,就面临着融资来源的初步安排,这一安排主要是指自有资金与外部融资以及外部融资中的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比例关系的确定。设计合理的融资方案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二是要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匹配;三是要考虑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企业信用等级与债权人的态度等因素。

海尔集团向来融资信誉良好,和各大银行也有着长期融洽的关系,在每个行业都有涉及一些合作,为海尔集团后面的融资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在并购通用電气融资上,海尔集团采取的方式是内部融资加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可以自行支配资金,也没有还款压力,外部融资全部依靠银行贷款。用银行贷款的好处在于融资成本不高,但是融资速度快。海尔依靠良好的信誉度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与其展开合作,获得了总并购资金的60%,大概33亿美元。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对企业融资活动的资本成本有影响,本文重点利用产权比率来测量企业的资本结构,具体情况见表2。

产权比率能反映出企业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从各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示出:美的产权比率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资本结构是比较好的,格力与其比较高了许多,但也在呈逐渐下滑走势,海尔集团产权比率在前五年都平缓地下降,但在并购通用电气这年却上升为2.49。海尔产权比率增加主要是因为使用商业贷款并购通用电气使得负债额上升。但是与同行业相比海尔的产权比率还是比较合理的。

3.整合效率

双方企业的合并涉及到时间和空间问题。每个合并的过程都需要时间,且与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者相关,一般而言,员工和客户希望在合并前的一段时间内快速提高绩效。利益相关者期望绩效开始提高的时间框架可能会根据利益相关方的位置和文化而有所不同。不同的文化将不同的时间框架分配给合并后组织绩效的预期改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整合团队必须确保满足利益相关者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各种期望。组织必须迅速完成合并整合过程并及时完成,海尔并购通用这段时间,外界对海尔的并购资金一直有所猜测,包括后续的运作方式,之后海尔迅速并购通用,这无疑降低了整合风险。

五、结论

本文以海尔并购通用案为例,从并购的核心概念入手,根据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关系来划分,将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这三种类型,梳理了国内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并购双方的情况,并购的过程与投融资问题以及其整合效率。研究发现,此次并购整合了双方的优势产业,增强了盈利能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对海尔集团的长期发展起到了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裴瑱,彭飞.文化距离与中国海外并购绩效:基于跨国并购经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9,36(05):72-78.

[2]王红,曾亚丹,邵连强.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9(06):78-81.

[3]任曙明,陈强,王倩,韩月琪.海外并购为何降低了中国企业投资效率?[J].财经研究,2019,45(06):128-140.

[4]方亚妮.“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动因和效应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6(30).

[5]高瑜彤,谢昭洁,李艳琴.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动因探析——以腾讯并购京东为例[J].知识经济,2017(16):83-84.

作者简介:张岩帆(1990- ),女,汉族,籍贯:北京,本科

猜你喜欢
融资风险并购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和应对措施
“蛇吞象”并购后弱势企业的营销策略探析
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市政 BT 项目投资人融资风险研究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