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为什么冬季总是出巢飞行

2019-01-09 06:10张大利
中国蜂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巢门暖冬中蜂

张老师:

我是抚顺地区的中蜂饲养户,立春以后,天气逐渐转暖,但早晚温差较大,2月末最高气温可达5℃~6℃,最低气温在-10℃以下。我仔细观察,白天常见蜜蜂飞出蜂巢或停留在蜂巢口。请问张老师,在这种天气环境下,蜜蜂出巢会不会对蜜蜂的寿命有影响?蜜蜂为什么这么冷的天会往外飞?如果有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读者:刘明刚

刘师傅您好:

在我们北方广大地区,蜜蜂越冬是养蜂生产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每年都有蜂群因越冬不好而全群覆没,有的即便能越冬,但蜜蜂损失也较大。你所说的现象非常普遍,冬季能经常看到中蜂出巢的现象,特别雪后更多,冬季蜜蜂经常出巢对蜂群肯定有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空飞”,会造成大量飞出的蜜蜂冻死或提前衰老死亡。首先是外面天气寒冷,出巢的蜜蜂往往会因寒冷很快冻僵而无法回巢。即使能正常回巢的蜜蜂,也会因寒冷消耗大量的体能。

一、蜜蜂冬季出巢的原因

1.暖冬因素

近几年来,气候不稳定,常出现暖冬现象,大多数养蜂者按以往的包装方法对蜂群进行包装。出现暖冬后,由于外界气温较高,有时可达到0℃以上,中蜂往往是敞开巢门越冬,致使蜜蜂外出飞行,最后导致部分蜜蜂因天气寒冷而麻木冻僵,无法回巢,冻死巢外。

2.蜂群包装过严

有的养蜂者恐怕蜂群挨冻,为蜂群过度保温,用厚厚的保温材料将蜂群包裹得非常严实,导致蜂巢内部温度过高,造成蜜蜂活动量加剧,产热增多,无法排解。特别是强群更加严重,大量消耗饲料,蜜蜂不得不外出飞行和排泄。

3.饲料因素

饲料不足或不成熟也会诱发越冬蜂空飞。当蜂群内还有饲料可吃,但明显不足时,蜜蜂也会冒着严寒出巢寻找食物。如果天气晴暖,外出的蜜蜂会更多。如果饲料不成熟,危害更大,因为很多中蜂饲养者一年取一次蜜,往往直到天气寒冷时,才开始取蜜,饲喂越冬饲料。由于饲喂过晚,蜜蜂来不及将饲料酿造成熟,就已经进入越冬期,这样的饲料极易酸败或结晶,蜜蜂食用了这样的饲料,会导致下痢或肠内积粪过多,当超过蜜蜂承受极限时,天气寒冷也得出巢排泄。

4.干旱

蜜蜂冬季虽然蛰伏在巢内,但是也需要一定湿度维持正常的代谢,所以,在越冬期间仍需水,尤其是干旱的冬季,当蜂群感到干渴时,就会出巢寻找水源,长时间在外飞行冻死巢外。

5.巢门因素

越冬期间巢门的调控非常重要,大多数中蜂饲养者对巢门不进行遮挡。当外界阳光充足或雪后天晴时,蜜蜂便会纷纷出巢飞翔,外界温度又较低,飞出的蜜蜂常会因冻僵而无力飞回。

二、防止蜜蜂出巢的措施

为减少蜜蜂越冬期间出巢,保证蜂群安全越冬,需根据上述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1.因暖冬引起的出巢

(1)目前暖冬机率比较高,最好选择室内越冬。因室内越冬温度相对比较恒定,不会像外界温度变化那么剧烈和频繁,温度较高时,可以采取一定的制冷措施,使温度保持恒定,室内环境黑暗,可有效地防止蜜蜂外出。

(2)如果是室外越冬,越冬场所要求背风、干燥、环境安静。最好是背阴放置,蜂箱保温尽可能厚一些,但一定切忌包装过严,防止昼夜温差大,导致巢内温度频繁变化。蜂巢的空间不宜过小,保证巢内良好通风。北方由于冬季温度较低,一般蜂箱顶部都要加层覆布和棉垫,但一定要将其一个边角折起,给蜂群留出通风口,防止蜂群受闷伤热。

2.饲料因素引起的出巢

(1)秋季饲料要饲喂充足。保证饲料充足是养蜂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秋季在贮备越冬饲料时,不但要保证蜂群内的饲料充足,还需要有一定的蜜脾贮备,做到有备无患。当越冬期饲料不足时,可以将蜜脾直接插入蜂群。如果没有蜜脾可添加,也可割下陈旧脾的有蜜部分或将成熟蜜灌入巢脾,把脾块平放在蜂团上,让蜜蜂采食。尽可能不喂蔗糖,避免蜜蜂积粪过多或消化不良。

(2)保证饲料的质量。饲喂的饲料要保证质量,饲喂白糖也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白糖;如果饲喂蜂蜜也要饲喂来源可靠的优质蜂蜜,而且要让蜜蜂有充足的时间酿造成熟。

3.干旱因素引起的出巢

由于天气干燥引起的出巢,可以选择晴暖天气的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将温水(30℃左右)装入巢门饲喂器从巢门插入饲喂,蜜蜂饮足水后就会返回。每隔10天或半月1次。

4.因巢门因素引起的出巢

冬季越冬的蜂群要尽可能置于背阴处放置,让蜂箱整体不受光照。如果做不到就要将巢门用草帘等遮阴,切忌堵住巢门,保证蜂巢通风。

猜你喜欢
巢门暖冬中蜂
保护和发展中蜂维护生态平衡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如何处理意蜂盗取中蜂群
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的区别
我对蜂箱巢门的改进
中蜂保护与发展
黑布罩巢门防盗蜂效果好
暖冬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趣味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