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

2019-01-09 21:5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增生症乳腺中药

1.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云南 普洱 665000;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0000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疾病,据有关调查显示,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1],具有病程长、发展慢、易复发等特征[2]。据统计,育龄妇女发病率在60%以上[3]。临床症状以乳房胀痛、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为主,给女性患者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属于中医学之“乳癖”、“乳核”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气血失和、肝郁脾虚、气滞痰郁等致病因素导致各脏腑失调,气血失和[4-5]。西医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主要与内分泌激素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6],特别是与下丘脑-垂体-卵巢-乳腺内分泌轴平衡失调有关[7]。随着乳腺增生症患者不断增多,各医家的研究也不断完善,笔者对近几年该病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 保守治疗

1.1 推拿联合外用药疗法 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的最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李晶晶[8]采用推拿联合散结乳癖膏治疗了6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取得确切疗效。推拿疗法能够疏通瘀滞,促进乳络气血运行。散结乳癖膏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外用膏药,主要功效是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二者联合治疗使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的病理症候得以显著改善,能更好的缓解疼痛、减轻乳头溢液和乳房结节等症状。

1.2 针灸疗法 随着乳腺增生症患者的日渐增多[9],临床上需要一种有效、副作用小、便廉的治疗方法,而电针就是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李艳芳[10]认为治疗本病重点在于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治疗方法以针刺该轴上的天枢、关元、太冲等穴位为主,配穴选用局部膻中穴,电针用疏密波连接于子宫、血海、足三里予以中等强度刺激。结果表明,与其他证型相比,最常见的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对该疗法最敏感,效果最佳。张卫华[11]为提高穴位敏感性,取两组穴位交替治疗,其中一组主穴取屋翳、乳根与合谷,另一组主穴取背面的天宗、肩井,电针选用疏密波,结果显示电针治疗本病可提高乳腺痛阈,缩小肿块大小、硬度和范围。但是针灸治疗多着眼局部,整体和部分相结合不够,临床治疗缺乏取穴标准[9],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着眼于取穴原则和整体观念,使针灸在临床治疗上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1.3 红光治疗 红光是指太阳光中波长为600~700 nm的可引起人类视网膜感应为红色的光波,属于生物医学光子学。红光通过与丰富的乳腺血管和经络发生光化学作用,刺激大脑皮层及脑垂体产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改善乳腺的局部微循环,达到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安经克等[12]研究发现用红光治疗仪照射乳腺部位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促进炎性增生硬化组织的软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机能等治疗作用。

1.4 火针治疗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粗细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13]。火针兼有的针刺与温热的双重功效,具有消肿散结、通经活络等作用,直接刺激在乳房结节肿块上。万欢等[14]认为火针刺入局部病灶后,对病灶部位形成烧灼温热刺激,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发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治疗4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0%。

1.5 药物治疗

1.5.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有内服外敷两种方法。①中药内服:乳腺增生症的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痰凝血瘀。故临床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常用中药有柴胡、美登木,重楼、香附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复方美登木片、乳安片、乳癖消等。邱幼冬等[15]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症43例,其中肝郁气滞型口服中药乳癖消I号方:柴胡、夏枯草、桃仁、香附等;冲任不调型口服中药乳癖消 II 号方:熟地、海藻、昆布、路路通等。疗程结束后结果显示治愈率为 76.74%,总有效率为 95.3%。②中药外用:乳腺增生症通过中药外敷可渗透肌肤,直达病所,从而改变乳腺血流循环,促进增生组织消散,缓解或消除疼痛达到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之目的。柴妤等[16]选择120例20~45岁肝郁痰凝证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60例患者用舒乳散贴膏外敷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给予三苯氧胺口服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

1.5.2 西药治疗 可采用激素类药物、碘制剂及三苯氧胺等,这些药物可以调节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缓解疼痛,但因其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在服药后出现潮热、盗汗、头痛、烦躁、月经量少甚至停经,疗效不够稳定等现象[17],因此存在较大争议而不做首选。维生素A、B6、E也有调节性激素的作用,可作为乳腺增生症的辅助用药[8]。

1.5.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苯氧胺是一种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拮抗雌激素,抑制其分泌,减少对乳腺的刺激,达到防止乳腺增生的目的。有研究显示,三苯氧胺能够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复发率高[18]。王卫勇[19]分别给予对照组102例患者三苯氧胺治疗,给予观察组103例患者在三苯氧胺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

2 手术治疗

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高且处于不断提高的阶段,并且随着社会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20]。并发乳腺肿块的患者同时承受着巨大的机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单用保守治疗疗效缓慢,手术治疗虽然疗效迅速,但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却容易遗留瘢痕。葛玉明[21]对59例患者采取小切口腺叶切除术治疗。在乳晕边沿部位或者乳腺外侧缘作放射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可见乳腺腺体组织,于腺体外侧缘对腺体进行剥离至腺叶根部位,完成剥离后进行结扎以及切除操作,尽量保留患者腺体脂肪组织。通过小切口腺叶切除术治疗后,既可清除现有的部分肿块,又可满足患者对其乳房美观的需求。但是此方法对以后再发肿块没有抑制作用,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手术。

3 小结

研究表明[22],性激素水平与乳腺增生有关。雌激素促进乳管及管周纤维组织生长,孕酮促进乳腺小叶及乳腺泡组织发育,正常的乳腺组织结构,随着月经周期激素水平变化而发生着生理性增生复旧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现代医学认为[23]乳腺癌的多阶段发展模式为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因此,积极治疗乳腺增生病对于延缓、阻断、甚至逆转乳腺癌前期状态具有重要意义[24]。乳腺增生症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内分泌失调、营养失衡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虽然是一种乳腺良性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也存在癌变风险[25],因而近年来逐渐被重视。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手段众多,各有千秋也各有弊端。若能够做到自我检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再根据乳腺增生症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大多可控制病情而避免向乳腺癌发展的趋势。中医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症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多种治疗手段和明显的疗效。如果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也需要临床医生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才能为乳腺增生症的治疗开辟广阔前景。

猜你喜欢
增生症乳腺中药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中药零食”怎么吃
男性乳腺增生症X线诊断
乳癖内消汤合了哥王片治疗乳腺增生症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