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干预DSS模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实验研究※

2019-01-09 08:27任延明曹成珠纪巧荣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连汤葛根芩灌胃

高 威,李 杰,任延明,刘 杰,曹成珠,纪巧荣,寇 娜,张 伟*

(1.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2.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在大肠粘膜发生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1]。病情轻重不等,且具有潜在的癌变可能性[2]。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对UC进行治疗。本研究应用中药治疗模型小鼠UC,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未孕SPF级、雌性BALb/c小鼠48只,体重(22±2)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X(京)2012-0001,合格证号:11400700176022。

每组7只分开饲养,适应性喂养1 w后,随机分组,在第一部分实验中将小鼠分为四组:正常组、中药组和DSS组、中药+DSS组,实验周期7 d。正常组予洁净水自由饮用7 d的同时连续灌胃(0.9%NS,0.15mL·10g/d);DSS组予3.5% DSS自由饮用7 d的同时连续灌胃(0.9%NS,剂量同上);中药组予洁净水自由饮用7 d的同时连续灌胃(葛根芩连汤,0.15mL/10g·d[3])7 d;中药+DSS组在给予3.5% DSS自由饮用的同时连续灌胃(葛根芩连汤,0.15mL/10g·d)7 d。在第二部分实验中将小鼠分为四组:正常组、中药组和UC组、中药+UC组,实验周期14 d。正常组予洁净水自由饮用7 d后连续灌胃(0.9%NS,0.15mL/10g·d)7 d;UC组予3.5% DSS自由饮用7 d后改为饮用洁净水(7 d);中药组予洁净水自由饮用7 d后连续灌胃(葛根芩连汤,0.15mL/10g·d);中药+UC组造模成功后(予3.5% DSS自由饮用7d)连续灌胃(葛根芩连汤,0.15mL/10g·d)7 d。

造模成功与否判定:出现以下表现,表明UC模型造模成功,①造模3~5 d后出现大便溏泻,肛周有污物,甚至血便;②嗜卧;③毛色枯槁不荣;④食量明显下降;⑤光镜下见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溃疡形成。

1.2 药物和试剂

DSS购自MBIO,商品编号:160110。葛根芩连汤依据《伤寒论》中要求的煎煮法制备:取葛根15 g,加入5倍量无菌蒸馏水,浸过中药液面,以文火煮至沸腾,沸腾10 min,再加入黄芩9 g、黄连9 g、甘草(炙)6 g,文火煮至沸腾,沸腾20 min,过滤后,续加五倍量蒸馏水,文火煮至沸腾,沸腾30 min后,再次过滤。将两次过滤所得药液混合,在文火上浓缩至39 mL,即为100%(1g/mL)的中药原液。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L-4货号:E-EL-M0043c;IFN-γ货号:E-EL-M0048c;TNF-α货号:E-EL-M0049c。

1.3 仪器

台式离心机购自德国(Sigma 3K15),酶标仪购自瑞士(TECAN Infnite 200pro)。

1.4 标本

第一、二部分实验结束后,分别进行实验动物的标本收集:于心脏采血1 mL,在4 ℃条件下离心(4000r/min)15 min制备血清,低温保存备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小鼠一般状况

正常组和中药组的小鼠整体表现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模型组小鼠在自由饮用DSS 3~5 d后,毛发失荣,状态萎靡,喜卧,身体蜷缩,进水进食量明显减少,大便稀溏,有便血。给药后,中药+DSS组及中药+UC组小鼠一般状况均有改善。

2.2 葛根芩连汤对小鼠血清IL-4、IFN-γ、TNF-α表达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造模过程中给药,DSS组和其他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和中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给药,UC组和其他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中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组别nIL-4(pg/mL)IFN-γ(pg/mL)TNF-α(pg/mL)DSS组531.34±4.1728.42±0.9124.31±2.36正常组576.55±7.65※17.62±1.32※15.93±1.99※中药组577.01±7.42※16.49±0.63※15.52±1.77※中药+DSS组563.72±4.29※▲#20.59±1.22※▲#19.40±1.45※▲#F 61.587 129.861 22.447P 0.000 0.000 0.000

※:与DSS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中药组比较,P<0.05

组别nIL-4(pg/mL)IFN-γ(pg/mL)TNF-α(pg/mL)UC组543.47±6.3626.26±0.2323.82±3.16正常组575.99±7.10※17.41±1.06※15.92±2.02※中药组575.30±4.50※16.22±1.33※15.53±1.73※中药+UC组562.53±2.35※▲#22.14±0.56※▲#19.32±0.77※▲#F 39.708 130.374 16.756P 0.000 0.000 0.000

※:与UC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中药组比较,P<0.05

3 讨论

UC在传统医学中属于泄泻、痢疾等范畴,可归为中医的湿热病[4]。本研究以DSS诱导的UC小鼠为模型,研究葛根芩连汤对DSS造模前后小鼠血清IL-4、IFN-γ、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UC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现代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在UC发病机制中尤为重要[5]。大量文献显示,许多细胞因子参与结肠粘膜的炎症免疫反应,与UC的发病及转归密切相关。众所周知,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两大类,在正常人群中促炎因子如TNF-α等和抑炎因子如IL-4、IL-10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若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IL-4主要是由活化T细胞产生,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有研究发现,IL-4对维持肠道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6]。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认为,UC的炎性反应程度与IL-4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UC的炎性反应程度[7],IL-4是通过抑制Th1细胞的增殖功能来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8]。我们的研究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IL-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予葛根芩连汤干预后,又明显增高,表明了葛根芩连汤具有促进IL-4蛋白表达的作用。

INF-γ主要由Th1淋巴细胞产生,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淋巴因子,能引起肠道炎症反应[9]。TNF是一个主要的炎症介质,TNF-α主要是由巨噬细胞产生,对调节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10]。TNF-α可通过诱导血栓生成使肠黏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进而导致肠黏膜组织广泛损伤[11]。 当与INF-γ协同作用时,可以杀伤上皮细胞,使炎症加重。且有研究发现,由Th1产生的INF-γ能够抑制Th2细胞的增殖,而由Th2细胞分泌的IL-4能抑制Th1反应[12]。本研究发现,在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NF-γ和TNF-α的表达显著升高,而在使用中药干预后,其表达又明显降低,表明了葛根芩连汤具有抑制INF-γ、TNF-α表达的作用。

根据对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方中葛根的有效成分为葛根素,而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黄芩的有效成分为黄芩苷,黄芩苷亦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以及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黄连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有小檗碱,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甘草的有效成分为多糖类[13],具有明显的抗炎及抗病毒作用。余林中等[14]研究了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降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中,以黄连与炙甘草发挥的作用为主。概而言之,葛根芩连汤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胃肠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依据中、西医学理论,结合预实验经验,用DSS造模的方法成功建立了UC小鼠模型。在造模过程中及造模成功后予葛根芩连汤干预,小鼠血清IL-4、INF-γ和TNF-α表达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在造模过程中能明显抑制促炎因子INF-γ和TNF-α的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4的表达,表明了葛根芩连汤对小鼠结肠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及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连汤葛根芩灌胃
葛根芩连汤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类文献的概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
同源盒基因2在大鼠慢性肾衰竭致血管钙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葛根芩连汤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血常规、血液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灌胃中链甘油三酯不同时程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生大黄及轻质液状石蜡灌胃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小鼠最大灌胃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