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铸精品 别样气质安顺茶

2019-01-09 07:03郑秀梅
贵茶 2018年5期
关键词:安顺茶业茶叶

文-郑秀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育一方物。安顺茶,用不可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凝结出别样气质。当消费选择进入日益个性化时代,且对安顺茶的独特品质分析考量,以飨茗人雅士。

“贡品”的贵气

见证原生古群落,甘醇至尊黔中茗。

安顺与发现茶籽化石的晴隆县仅一江(北盘江)之隔,至今全域可见古茶树——自东向西,平坝白云八角坪至关岭普利王家大坡;从南到北,紫云茶英村至普定朵贝村;中部老落坡山脉为主线,西秀区张家井村、青杠坡村,镇宁自治县王占马村、茅草村、白沙村均匀连片古茶树群落。普定县张家寨一株1200多年的古茶树,被中茶所专家认定为目前全国发现的小叶茶树品种中最古老、最大、保护最好的单株古茶树,称为“贡茶之祖”。

安顺先民,自古就有采茶食饮、健身治病的习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平定开发西南,中原先进的人工种茶制茶技艺引入,安顺即开始了广种茶叶的历史。安顺茶叶,成为商贾云集的安顺贸易重镇里的大宗货,以天下巨商沈万三为代表的马帮驮着安顺的茶叶从天龙屯堡出发,一路北上、南下、东进,行销安顺茶叶。穿越明、清、民国至今,你到安顺仍然可以体验平坝天龙的茶马驿站、关岭关索的茶马古道等珍贵遗存。《贵州省志·地理志》《安顺府志》等史料均有记载:“普定朵贝茶”“镇宁白沙茶”“永宁毛尖茶”等于明朝起作为贡品上贡朝庭的历史。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印回国途经贵州喝得安顺茶,赞誉:“色清味甘,芳香浓郁”。

今天,在贵州生态黑茶公司陆靖保护开发的镇宁革利乡王占马村古茶区,在镇宁浪风关茶业公司穆发勇保护开发的镇宁江龙镇茅草村古茶区,在关岭东关岭茶业公司郭启平保护开发适生于石漠化地域的关岭普利王家大坡古茶林,正被扩繁种植,将安顺本地小叶种、安顺竹叶青、江龙团叶茶等原生优良品种重塑出贡茶的贵气。在普定朵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国应武保护开发的古茶山,每年比贵州省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古茶树早发芽,其中一株1368年的朵贝茶活化石被命名为“1368”,每年开春最早倾吐着安顺悠久的茶史,飘逸着朵贝贡茶悠远的贵气。

“味精”的灵气

大地恩泽厚安顺,从来嘉木得钟灵。

安顺东经106度、北纬25度,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省中部,是全省相对平缓难得可贵的一个台地褶皱地貌,平均海拔1100-1400米,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地云”,是贵州高原最典型的多云雾、寡日照区域。安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风速2.4M/S。尤其在夏季,平均气温20℃,凉热适中;平均风速2.5~3.0米/秒,无闷热感,凉爽通透、湿润清新,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99.8%。安顺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区,成土母质矿物质含量丰富,整体呈酸性的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总体呈丰富或中上水平,并富含多种中微量元素。

集高原台地、温和气候、砂砾酸壤天地灵气,安顺茶树生长缓慢,新梢持嫩性好,鲜叶内含物质成分高。地灵人杰,安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制成的“黔绿”绿茶,以“味精”角色拼配其他茶叶出口,为国家赚取外汇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中国出口茶叶的重点产区。由此,安顺茶叶亦成为东部品牌茶叶如西湖龙井原料的首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顺茶业不甘局限于原料基地建设,成功打造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安顺瀑布茶”。其中,全国农垦“十佳优质农产品”之一、贵州五大名茶之一、贵州名牌产品、贵州著名商标、“绿色食品”认证的“瀑布毛峰”,游离氨基酸总量5.8(全国一般水平4.0)、茶水浸出物平均47.1(国家标准34),色泽翠绿油润,滋味醇厚鲜爽,栗香馥郁持久,参加首届“中茶杯”评比即获特等奖;安顺黑茶无需接种,自然密集生长冠突散囊菌;品种白茶氨基酸含量达9左右(全国平均水平6左右)。

“干净”的底气

天赋异秉注清净,人勤砺炼守纯行。

安顺通透凉爽、湿润清新的气候,动植物不易发生病虫害;海拔高差1494米的立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具有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持续控制作用,病虫害发生频率低;土壤有机质丰富,生物活性强,有益微生物丰富,抗病虫能力强。天然的健康生态系统,成就了安顺茶叶种植管理避免或减少使用化学药物,安顺茶自然 “干净”的天赐底气。

难能可贵的是,安顺茶人珍视天地恩泽,树起绿色新航标,强化贵州茶农残、污染物超标“零容忍”法制约束,从组织领导、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质量安全监测、流通市场监管等环节,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基地,严格标准化种植,明令禁用水溶性农药、催芽素和草甘膦;加工,严格清洁化管理,实行全程不落地生产;储藏,严格温湿度控制,确保品质安全。自开展农产品农残检测以来,国家农业农村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对安顺茶叶监督抽检,无一例农残超标,直至无一例有农残。安顺茶自律“干净”的规制底气。

扩大茶业规模实现添绿增质共赢。陆羽有言:“其地,上者生烂石”,安顺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成全了茶叶的上者之品。近年安顺成倍扩建茶叶基地,大多选择荒山荒地新建茶园,不仅为治理石漠化作出积极贡献,而且茶园没有受过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无需转换即建成绿色有机茶叶基地。

“强市”的锐气

茶品自信扬锐气,吾乡金银看山青。

安顺市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区,全域纳入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还是长珠流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59%。安顺市肩负着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大力修复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战略使命。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坚定茶品自信,昂扬茶业强市的锐气。

以欧盟有机标准开拓安顺茶业市场。品质优异的安顺茶,品牌知名度低与产品价格高并存,在国际国内茶叶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激烈竞争中,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但安顺茶业立志站在制高点,以欧盟有机标准开拓安顺茶业市场。支持获得自营出口权的安顺御茶村公司组建安顺大水桥有机茶(集团)公司,坚定走外向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机械化挖掘夏秋茶产能,扩建精深蒸青茶生产线,把欧盟有机标准的成功管理模式推向全市提升茶企经营管理水平,2017年就有7家茶企获得欧盟有机转换证。今年到目前为止,大水桥有机茶集团公司出口茶叶比去年同期增长60%以上。

安顺茶山 邱高顺摄

为建树“贵州黑茶”品牌开拓奋进。安顺瞄准“贵州黑茶”品牌建设机遇,按照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实地调研后指示镇宁金瀑公司黑茶年产能要达到1万吨的要求,支持拥有自营出口权、黑茶产量占全省黑茶总产量60%的镇宁金瀑公司组建镇宁生态黑茶(集团)公司,致力研发具有贵州地域特质的黑茶产品,带动全市茶企提高茶叶下树率,提升茶业经营效益;延伸黑茶康养多元化发展,推进安顺茶业转型升级。

茶业强市,任重道远。茶园提质增效、加工工艺装备、茶旅融合发展,尤其是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安顺励精图治、众志成城向前行。

猜你喜欢
安顺茶业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香喷喷的茶叶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