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差异的英语导游讲解幽默技巧的应用研究

2019-01-10 02:16肖燕芳李翔宇
当代旅游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肖燕芳 李翔宇

摘 要:英语导游的讲解过程是一种与游客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幽默的讲解与互动能为一段旅程增色不少,产生意想不到的现场效果。本文结合入境导游讲解实例,对文化差异下入境导游讲解幽默技巧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导游;幽默技巧

一、文化与幽默

幽默源于文化,表现幽默的同时更是在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幽默的诠释与使用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文化体系的滋养下,中西方幽默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中国人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旨在安居乐业,形成了不同的发散思维,隐含而微妙;西方人则是冒险求富的海洋商业文化,寻求丰富和强大,形成一个细致素描的线性思维模式,随意而奔放。

中国幽默文化的发展较慢,受到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幽默文化往往内敛而隐晦,幽默话语直接简单。多以对他人玩笑,极少自我讽刺。在西方,幽默文化早已兴起,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可以不做个幽默的人,但绝不可以做个不懂幽默的人。与其历史渊源息息相关,西方人热衷于探险和思考,他们的幽默都充满深度,令人意犹未尽,懂得自嘲,在展示幽默的同时减少对方的距离感。

在内容上,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谈性色变。而在西方幽默中,性幽默的运用事例有很多。幽默在西方更具娱乐性,这是幽默文化自开始以来形成的。而中国幽默似乎有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开始出现幽默文化是为政治服务,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传统相声和讽刺段子,也大多是这类幽默。在技巧上,中国幽默特意追求一贯到底、层层深入的趣味性,从头到尾埋下多个伏笔,使听众始终有浓厚的兴趣,从紧张期待到渐渐满足,然后又跳到新的期待和新的满足。西方幽默力求将隐晦和简洁、哲思结合,以便有更大的幽默空间。西方幽默往往只有一个悬念,但由于故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对伏笔的使用有很多限制。

二、文化差异下英语导游讲解幽默技巧的应用

(一)双关幽默

基于语义双关语方法的幽默双关语是利用词语的歧义来表达幽默,无论是通过词语的原始含义还是通过词语的延伸含义,目的都是使语言片段中描述的内容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含义,并且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双关的修辞方式是英语导游讲解服务中用来制造幽默的常用手法。

比如,在前往码头的路上,一般都会提到船上的服务与设施,以便客人做好安排。鉴于欧洲和美国客人经常比较关注卫生间的问题,一般说来,导游需要表达的完整含义是,船上有厕所,您不必急于在码头找到它,而且您也不必担心在船上多喝了啤酒和饮料会造成不便。但是,船上的卫生间一开始很干净,您大可以放心使用它,但是有更多人使用的话,维护卫生的情况可能并不理想,希望游客理解。不然的话,还是少喝点啤酒饮料为好。以上内容大概需要上百单词才能表达清楚,这个时候导游可以这样表述:“The boat has wash room and I am sure it is very clean……”(船上有卫生间,我可以肯定它很干净)经过两三秒钟的暂停(这个暂停非常重要),然后说:“especi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ruise.”(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大多数的游客听完之后,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会明白导游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可以重复用于不同的游客和团队,而且可以移植到其他导游的讲解中去,只要说明的情况类似,而且导游掌握好了时机,就可以实现相同的幽默效果。

在游览过程中正确使用委婉语也可以实现幽默。如“Lets have a comfortable stop.”“There is the happy room.”,“Lets answer the call of the nature.”这三种表达的意思分别为“舒适的停顿”“快乐空间”“响应大自然的号召”,看起来毫无联系,但都是表达“上厕所”一个意思。

在做自我介绍时,也可以大胆应用双关幽默的手法,既能调动气氛,又能加深游客对导游的印象。例如,一位姓胡的导游接待美国入境旅游团,在做自我介绍时,说道:“My name is Jack Hu. But to most people, I am known as ‘Who?, which is my mothers maiden name, and the answer to my credit card and security question.”游客听完会心一笑。这里导游对于名字的自我介绍展现了经典的美式幽默,用“Hu”(汉字“胡”)与“Who”两个同音字巧妙的表达了双关的含义。导游姓“胡”,采用了同音字表达的自嘲,谦逊和因中美文字语音上的联系产生的幽默形成了可爱的笑料。

(二)反语幽默

言语交际中幽默的讽刺意味往往会通过反语来表达。反讽是一种修辞方法。具有讽刺意味的幽默方是用与原意义相反的词来表达原意,并充分利用意义与原意之间的对立关系,实现一个含蓄而有趣的幽默效果。例如,导游在向游客解释长城的注意事项时说:“The Great Wall is in danger and should be prevented from falling. I hope that I dont want to run on the wall. In addition, it is not the head that does not go back to the brain, and it is the Silk Road. It took a couple of years to go to the end, especially hard.”游客們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如果导游板着脸郑重严肃地声明:第一是如何,第二是如何,游客也许会视而不见,听不进导游的警告。

再如,入境游客乘坐游轮沿江而下,导游在经过九江长江大桥时开始讲解大桥的历史和建造过程。在讲解完后,导游说了句“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the longest bridge in the world, which has the longest construction time.”。话音刚落,游客哈哈大笑。导游在讲解后用幽默的话语调节气氛的同时,也让游客认识到长江大桥建造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加深了游客对于长江大桥文化的印象,强化了讲解效果。

(三)类比幽默

言语交际中的类比幽默是指比较两个或多个不相关甚至完全相反的事物,并且彼此之间没有历史或共同的联系。显得不伦不类,以揭示其差异之处。

例如,外国客人通常对中餐很感兴趣,有些人喜欢问到导游食材叫什么名字。例如,一盘炒西葫芦在桌子上,导游一下忘记西葫芦怎么说,临时应对道:“This is cucumbers cousin.”游客们听后哈哈大笑点头称是。西葫芦和黄瓜的外观和味道相似,把西葫芦比作黄瓜的表亲很生动幽默。当然,之后应该告诉客人正确的食物名字,不应该给客人留下敷衍随意的印象。

另外一个例子,在前往景点途中,游客出于好奇把大巴内的安全锤拿下来观察后不知道怎么放回去,这时车内的报警铃响了,车内的游客纷纷看过来,情况十分慌乱窘迫。导游临机一动,顿了一会说道:“I just killed this bee.”,说完便安全锤放好了。游客们看到这一幕后轻松一笑,紧张的气氛瞬间缓和。在这个例子里导游机智的应对游客不小心造成的尴尬,将安全锤放置不当触发的警鸣比作嗡嗡吵闹的蜜蜂,用“杀死蜜蜂”这样一句非常幽默轻松的话缓解气氛,消除了游客紧张的氛围,在正确放置安全锤后也展现了导游人员对幽默技巧的合理利用。

(四)夸张幽默

言语交际中的夸张幽默主要是指在语言使用上采用夸张的手法,也就是修辞学上常说的“夸张”修辞,来抒发说话人的强烈感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听者强烈的想象力,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幽默。

例如,导游带团经过克拉玛依(新疆准葛尔盆地)石油新城,午餐结束后询问游客用餐体验,问道:“ Did you taste the Petroleum in the food?”(大家有没有在饭菜里尝到石油的味道?),游客一开始对于导游提出的这个问题表示不解,在导游讲解完此地丰富的石油储量和建城历史后,游客们顿时明白过来,对体会到导游的这个夸张的幽默,会心一笑。带领游客在新疆吐鲁番参观,碰上夏天高温时,也可以运用夸张的幽默手法,“Its time to enjoy Turpan Sauna, and its free of charge!”(现在开始享用吐鲁番免费桑拿啦!),游客理解之后也会认可导游的幽默感,调节游客情绪。

第二个例子,地接导游在接到游客后开始开场白,这时路上遇到红绿灯,一辆小轿车正好停在大巴车前面。导游刚好介绍到司机,司机不方便站起来跟游客们打招呼,按喇叭示意欢迎。而前面的小轿车听到大巴车按喇叭之后,吓得闯红灯走了。游客们看到这种情景后,不约而同的发出笑声。地陪导游马上反应过来说:“This is a worldwide rule. The bigger the horn is,the wider the road is.”導游一说完,车内的氛围立马得到了合理的调节,车内气氛更加活跃起来

(五)仿拟幽默

言语交际中的仿拟幽默是运用仿拟这种修辞方式来制造笑点。一般是套用过去的著名诗歌、名言、格言或谚语并加以修改仿造出新词,以此来表达一种新的观念,实现幽默、讽刺甚至嘲笑的效果。

优秀的英语导游人员应熟悉西方文化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及时合理的使用仿拟技巧可以使游客随着导游讲解,实现由困惑到惊讶,再到恍然大悟,回味无穷的情感起伏。这样的方法既增加了导游讲解的趣味性,也容易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一些经典例子,“A nan a day  keeps the dentist away”(突出新疆的馕特有的固齿功能),“When in yurt, do as the Kazaks do. ”(强调入乡随俗)。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广告“At home youre you own boss. In China you Aladdins lamp is at CITS”(在家靠自己,出门靠国旅),采用了阿拉丁神灯这一典故。通过西方人对阿拉丁神灯可以帮助人实现任何愿望,强化旅行社的线路广,服务好。

再如,一位李姓导游在做自我介绍时说,“Good morning! Everyone. My English name is Lee, And my Chinese name is Ligang, same last name with Bruce Lee. ”,说完随即模仿李小龙的经典动作,并补充道“so, be careful!”。在西方人的印象中,李小龙是家喻户晓的功夫巨星。在这样的自我介绍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游客对导游的印象,也拉进了导游与游客的距离。

仿拟幽默的用法也可以通过化繁为简来实现。如在讲解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时”,导游可以用sandwich(三明治)进行类比,把特色地貌由抽象到具体化,帮助游客理解。当介绍火焰山时,导游可以插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这一传说,比喻孙悟空为“The first fireman in history”(历史上最早的消防员),简洁明了,灵活生动地让游客明白了神话故事的中心内容。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英语导游讲解过程中实现幽默效果,增加讲解吸引力的主要手段,但幽默技巧远不止这些。幽默确实是一种相对先进的语言艺术形式,在表达技巧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英语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适当的运用幽默技巧调节旅途气氛,融洽主客关系,更应该提升自我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使幽默的表达更加生动和自然。

参考文献:

[1]王瑛宇.中外幽默跨文化对比[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5):70-71.

[2]赖建青. 导游讲解中的幽默[N]. 中国旅游报,2012-05-28(011).

[3]姚兰. 英汉言语交际中的幽默法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欧阳巧林. 黄西脱口秀中中美文化互文方式与功能分析[J]. 海外英语,2012(15):239-241+244.

[5]王連义.导游技巧与艺术[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

[6]赵凌志.文化视阈下的中英幽默言语差异研究[J].现代交际,2012(12):68.

[7]晏芳,黄换乃,乔云生.交际中言语幽默的效应研究[J].科技信息,2009(25):415-416.

[8]英文导游词的创作与讲解[M]. 中国旅游出版社 ,尹燕, 2007.82-94.

[9]谢新暎.幽默视域下导游语言策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76-79.

[10]姚兰. 英汉言语交际中的幽默法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李翔宇,男,重庆巴南人,九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英语;肖燕芳(1996-),女,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