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妈的孩子表情包:我咋就成了小姨的眼中钉?

2019-01-10 06:57十点姐
知音·上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姨表弟外婆

十点姐

肖丽丽10岁丧母,小姨成了她心中第二个妈妈。然而,整个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对肖丽丽伤害最大的人,不是别人,却是最亲的小姨。

肖丽丽不明白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直到有一天,她找到了答案?

以下是她的讲述——

1

25年前,我10岁,新年过后第三天,我妈因心脏病突然离世,享年39岁。

葬礼当天,我小姨扯着一队娘家人,在我家门口大骂我爸是个刽子手,骂他害死了我妈。我爸听着骂声低头不语,按当地风俗默默地打点着每一道丧事流程。那天,我家门口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人。人们一边看热闹,一边加入到评判与议论中。

有谴责我爸人面兽心的,有认为我妈娘家人血口喷人的。因为评判无需付出代价,他们就像如今网络上的喷子般,歇斯底里地发泄着个人情绪。哥哥跪在门口,给前来吊唁的乡亲回礼。我守在我妈身旁,涕泪肆流。我一遍遍祈祷着神灵,想让我妈起死回生。可直到我妈下葬那一刻,我才接受了要与她阴阳两隔的事实。

埋葬了我妈,家里变得异常平静。由于无人照顾我们兄妹的衣食起居,我爸便在村工厂做了计件工人。这样,他基本可以按点回家。

没有了我妈的家,连空气都是冷的,冷锅冷灶更是家常便饭。那时,每天放学后,我们前肚皮贴着后肚皮,等我爸回家做饭给我们吃。

我妈葬礼过去十来天以后,小姨出现在我们小学门口。她带我去了她家,拿出好吃的糖果,还为我做了好吃的饭菜。大概是除了怜惜我的命运,她还把我当成是对我妈的念想了。

一个渴望母爱的孩子,就像是小蝌蚪找妈妈,一旦谁具备妈妈的特征,她就会被这个孩子赋予妈妈的角色,而那时的小姨,正是以这样的角色出现在我的面前。如果说其他七大姑八大姨对我的爱是粗线条的,那么,由于小姨家恰好有个与我同龄的表弟,小姨在熟知表弟心理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捕捉到我的一点心理,让我以为她是懂我的。

没了我妈之后,寒暑假我总爱到外婆家里去住。小姨家跟外婆家是同村,她总会让表弟叫我到她家去玩。尽管小姨性格强势,语言犀利,但在年幼孩童的心里,这跟改善伙食和多一个玩伴相比,都不算什么。

姨夫是个转业军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饭菜也较外婆家丰富一些,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味蕾。除此之外,小姨还会把她年轻时的衣服送给我,她眼光极好,穿她的衣服很有面子……总之,小姨符合了我对妈妈的向往,我从心底感激她,敬重她。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有一次,表弟偷偷跟我讲,说小姨背后跟他说,每次她给我东西,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哪怕客套一下也好呀,说我真不懂事儿。我的脸瞬间羞得通红。表弟善意提醒我说:“以后我妈再给你东西,你就谦让一下呗。”后来,我每次都会谦让一番,她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我想,她不过是有些虚荣罢了,并没什么恶意,我依然对她保持着敬畏。

2

我14岁时,小姨家搬到了德阳市汉寿县城,我则去了汉寿县念了寄宿制私立初中。

之所以跑这么远的地方念书,一是我爸要挣钱,无暇顾及我的生活。二是,村里人都知道我单亲。

有时候,跟小伙伴们吵架,他们就会解气地甩下一句:“活该,你没妈!活该,没人管你!”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地刺痛着我。同时,它也如定时炸弹,让我发怵。可以说,我是带着逃离心理去的那所学校。

好在那里没有熟人,我的人生马上就要重启了。为此,我充满了期待。

可惜好景不长,我的期待落空了。

一个周末下午,我回家办事。返回学校后,看见床头放着一些零食和一双新鞋。舍友告诉我说我小姨来过了,我心里暖暖的,感动着她的牵挂与关爱。但很快,我就难过了起来。一个舍友跟我说:“你小姨跟我们说你是单亲家庭,性格古怪,让我们别跟你一般见识,免得受伤害。”那一刻,我的泪珠子簌簌地掉了下来。十几岁的我,靠着逃离好不容易重塑起来的界限感,一下子就被小姨给撕碎了,而且,她为什么还要添油加醋?大部分女孩子还好,但那些刺头儿依旧会拿单亲做武器,将我伤得体无完肤。

初中三年,我没去过小姨家一次。这三年敏感的青春期,我觉得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大家都心照不宣将我的秘密作为武器,随时都可能抽出来伤我。

我变得敏感、自卑、抑郁,成绩也越来越差,老师们甚至自发为我捐款,开导我,结果事与愿违,我的心理防线一次次崩塌。

3

中考时,我距离重点高中分数线差了2分。我爸卖了家里的粮食,凑够了2000块钱的借读费。而表弟差了几十分,分文未交,也进入了那所中学。

学校就在小姨家的后马路上,她又自告奋勇地跑来“关照”我。

我上学是骑一辆自行车,学校不让放,小姨就让我放她家。每次,她都会热情地留我吃饭。我很矛盾,第一,我无法抵擋她的热情;第二,饭桌上,她跟我讲谁家男人不安分,偷鸡摸狗,听得我面红耳赤;第三,我离开她家时,她总是露出一脸鄙夷。我始终搞不懂原因所在。我在她家吃饭仅限于粗茶淡饭,肉食不能吃,水果不能吃,表弟喜欢的我不能吃。

有段时间外婆住在小姨家,周末我去看望。饭桌上,外婆递给我半个猪蹄,小姨瞪了我一眼,我赶紧推说我不爱吃。

2004年非典期间,有一次小姨笑着跟我讲:“让你表弟喝中药,他偷偷倒进树坑里,真调皮……”

那时,非典闹得人心惶惶,传说中救命的药都被洗劫一空了。我窘迫地站在一边,听也不是,走也不是。表弟跑出来递给我一包,小姨赶紧抢了去,说:“你姐壮着呢不用喝这个!”我只好冲着表弟讪讪地笑笑。那时候我经常生病。每次返校时,小姨总让我给表弟送西瓜,说让表弟分给同学吃。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正值爱慕虚荣的年纪。我拎着半个西瓜,众目睽睽之下,穿过大门,走过楼道,最后进到他们班级门口。那种窘迫感我一辈子都记得。其实,表弟隔三差五就能回家,小姨她真不必这么夸张。

她总在我面前炫耀她的优越。其实,我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我同样也需要获得尊重。

后来进入社会,我特别自卑,我从不会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机会和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我潜意识里总在提醒自己——我不配。

我就是心理学上说的“低自尊者”,特点是爱对自己评价过低。我常常陷入自我批评、自我怀疑与自责之中,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生命中美好的一切。我的这种心理,大概就是那个阶段形成的。

4

很多年以来,跟外婆那个家族聚会,我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能见到慈爱的外婆;忧的是,我又要面对小姨的挑剔、炫耀与打击。

小姨会衣着光鲜地在众人面前显摆,同时对我拉长脸,说我发型不好看,说我穿得老气,说我哪个部位长得丑陋。

我总是躲她远远的。她问我话,我总是紧张得语无伦次,因为后面会紧接着她的一连串打击与否定。

每年正月,亲戚们去小姨家做客,我都不愿意前往。哥哥说我性格古怪,说小姨多疼我,我真没良心!

我内心闪过一丝愧疚,但更多的还是难以名状地排斥。那种感受总会促使我大哭一场。

后来,我终于相信,有些亲人之间,是没有眼缘的。再努力去凑,也很难接近。

我参加工作以后,小姨依旧没有改变对我挑剔、打击的秉性。那天,是外婆的生日。小姨从县城里买了一只烤鸭,招呼着一桌子人趁热吃。我也夹起一块,小姨一脸嫌弃咬牙切齿地吼道:“你别只顾着自己吃,这是给你姥姥买的!”

一桌子人看向我,我的脸腾地就羞红了,我含着泪水走了出去——其实,我挣到工资之后,烤鸭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并不是我多么贪嘴。

我听到外婆在屋里吼她:“祖宗呀,你是要逼死我,还是要逼死她?!你都打压她多少年了,够了没有?”小姨歇斯底里地喊:“我打压她是为了什么呀,我就是为了让她知道,我姐是被她爹害死的,她跟她爹一个德行,凭什么她还要吃香喝辣的好好活着?”

我一下明白了过来——小姨对我始终是充满了怨气与恨意的,所以才会一次次伤害我,让我痛苦。

我能想象到,外婆那个生日过得多么七零八碎。后来,我一直没回去过,直到外婆去世,我哭得肝肠寸断——这意味着,我跟我妈娘家的最后一丝连接,彻底地断掉了。

5

后来我嫁到长沙,生活过得平静幸福。

有一次,姨夫打来电话跟我说,你快来看看你小姨吧,儿子跟她反目,儿媳怒怼她,她生不如死,非要随你妈和你外婆去了。

姨夫说,你小姨之前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儿,别跟她一般见识,她有心结。她第二条命是你妈给的,你妈是她最重要的人。她幼年丧父,你外婆要出去挣工分,她就由你妈带着,一餐一饭,护她周全。有一次,你妈去亲戚家帮忙收麦。傍晚,她突然发起了高烧,愚昧的外婆用被子捂着她发汗,任凭她在里面怎么挣扎、怎么哭喊都不放她出来。就在你小姨感觉自己要被憋死的时候,你妈出现了,把她从被子里捞了出来,她才捡回一条命。

以前,她受了委屈都会找你妈倾诉。后来,你妈走了,她就把怨气全都发泄在你头上。因为她认定是你爸舍不得花钱给你妈治病,才导致你妈英年早逝,而你是你妈当年得知自己患有心脏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要生下来的孩子,你的出生直接加重了你妈的病情,所以,她一直都是恨着你和你爸的。

是啊,她把对我妈的精神寄托转移到了我身上,但我不是我妈,我是我爸和我妈还有我自己的综合体,所以她才会对我忽冷忽热,对我爱恨交织。她对我和我爸的怨气要发泄出来,发泄对象正是我。为了让我能承受住,她一次次地给我一个甜枣,然后再羞辱我一番。

后来我也远离小姨了,她无处排解,就将怨气转移,可别人都不买她的账。她那些不中听的话,每次都被硬生生地给怼了回去,这令她痛苦万分。如今,她终于过上了别人都嫌弃的生活,年轻时张狂地造过的孽,终有一天又全都扫射到了她自己的身上。我远远地望着风烛残年里的她,她少了往日的凌厉和色彩。突然之间,我觉得她也是个可怜之人。对于姐姐的死,她一辈子都没能跟自己和解,而我还差点成了她的殉葬品。她曾企图宣告全世界,我妈走了,余生的美好与幸福,作为女儿的我都配不上。

6

如今,我的心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与爱的包裹之下,不再那么自卑,不再那么坚硬,不再那么寒冷。原生家庭的痛,需要自己慢慢补回来。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么多年以来,小姨一边摆出圣母的姿态施予我,又一边极力地打压着我,时刻提醒着“我不配”。她将自己内心最大的隐痛与阴暗面,化为枷锁套在我身上,折磨得我痛苦不堪。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成年人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当成一种债权人,然后来逼迫孩子还债。我小姨通过对我物质上的施予,让我还她精神上的债务。她以爱为名,通过打压我,来满足自己的发泄需求。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绝对不要接受他的馈赠,否则你将陷入困顿与劣势中。而且,你真的不必自卑,好的東西你同样值得拥有。

编辑/李明洁

猜你喜欢
小姨表弟外婆
外婆
小姨来我家
给外婆的一封信
我的“唐僧”表弟
外婆
表弟斌斌
外婆回来了
淘气的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