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1-10 08:22齐定连
中国市场 2019年36期
关键词:电子支付农村信用社

齐定连

[摘 要]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商业银行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信用社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向成本要效益显得更举足轻重,降低库存现金的机会成本、运送成本、清分成本等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库存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库存现金管理;现金管理制度;电子支付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6.054  2019年年初中央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商业银行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信用社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1 农村信用社加强库存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的库存现金主要包括清分中心金库存放现金、各个营业网点库房、现金尾箱备付的现金、自助设备正常运行所占用的现金、运输途中的现金。这些库存现金既不能获得人民银行给予的准备金利息,也不能用于同业拆借等活动产生收入,故又称为非生息资产。上述非生息资产会产生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清分成本、运输成本。然而,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现金额度满足营业网点客户的取款需求,一旦营业网点备付的现金不足,会导致无法正常支付,极易引起银行的声誉风险。既要有效的控制成本,压缩多余资金的占用,又要保持一定现金额度满足营业网点客户取款需求。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农村信用社加强库存现金管理的最终目标。

2 农村信用社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网点分布广占用现金量多

首先,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助农的主力军,其营业网点分布在大大小小的乡镇,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每一个营业网点都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来满足正常支付需求,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特点使得营业网点库存现金总量庞大。其次,随着业务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自助设备的布放也日益增多,也需储存较多现金。

2.2 现金清分效率低

农村信用社现金清分基本由营业网点先自行清分后上缴总行清分中心,再由清分中心汇总上缴存入当地人民银行。由于没有严格的考核衡量指标,基层网点对收入的现金及自助设备储存的现金清分缺乏及时性,清分效率低。如依据制度自助设备无论储存现金多少每7天才要求盘点清分一次。

2.3 调拨频率低且模式不合理

农村信用社部分营业网点分布在边远乡镇,现金调拨频率低,如某农合行乡镇网点普遍一星期调拨一次。调拨模式还停留在总行被动等待营业网点做现金请领款或上缴款计划,再安排调拨,调拨模式不合理。清分中心向当地人民银行上缴现金频率较低,现金上缴最后一环不够及时。

2.4 残损币积压

基层网点残损币难以凑成捆或成袋,很难满足人民银行上缴要求。因此,营业网点库房普遍积压了一定数额的残损币,长期占用现金库存。

2.5 现金管理制度落后

农村信用社对库存现金的管理停留在粗放的管理模式。首先,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未将库存现金的管理纳入网点业绩考核。其次,依靠历史数据及经验判断确定各个网点库存限额,且该限额仅依靠营业网点会计把控,总行也仅针对会计进行该项考核。所以,各营业网点库存现金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超限额的情况普遍存在。

2.6 基层网点员工成本意识薄弱

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业务发展重点依旧是追求存款、贷款。无论是基层网点负责人还是基层员工其成本意识薄弱,未曾意识到加强库存现金管理以压缩成本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基层网点负责人对库存现金管理全权交由会计负责,成本控制未能率先垂范。二是部分一線柜员为了避免大客户流失、投诉,刻意留存较多现金存放于网点。三是柜台未严格执行大额预约制度,预约登记仅仅停留在登记簿上。

3 完善农村信用社库存现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撤并营业网点并大力推行电子支付

针对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占用库存现金量大的现状,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依据业务发展及人口分布,合理地撤并一些相距较近的网点,改为增设便民自助银行。二是大力推行电子支付。首先,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培养客户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的习惯,减少现金支付。其次,加强对助农便民点的建设,布设POS机等便民机具,引导一部分喜好使用现金的小额取款客户到便民点取款。再次,利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支付工具普及改变乡镇客户的支付习惯。最后,淘汰未开通循环功能的自助设备,改为布设具有循环功能的CRS设备,以减少自助设备现金量的占用。

3.2 提高现金清分效率

提高现金的清分效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将柜面收入现金和自助设备储存现金清分的及时性纳入库存现金管理考核。如规定自助设备储存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即应盘点或7天必须盘点,提高清分上缴效率。二是依据网点现金收付量大小配备相应等级的清分机具,提高清分效率。如清分中心必须配备先进的清分机具。三是加强清分人员的培训,提高清分人员的思想认识及清分技能,不断夯实清分人员综合素质。四是依据季节性变化,在年前、年后现金大量回笼时期抽调其他岗位人员协助清分中心及时清分回笼现金,确保及时上缴人民银行。

3.3 提高调拨频率并改进调拨模式

首先,制定严格的现金调拨流程,转变被动的调拨模式。一方面通过系统监控各个营业网点的现金情况,每日营业终了,一旦超出限额应向该网点发出预警,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将超出限额的现金清分上缴;另一方面加大对调拨押运中心的考核,网点现金库存超限应及时完成现金的调拨押运,确保网点超限现金能及时到达清分中心。其次,加强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合理预计各个季节网点所需备付的现金,有效地压降网点库存现金,提高现金调拨质量,避免无效调拨。最后,积极与属地人民银行沟通,提高缴款频率,确保现金上缴最后环节的及时性 。

3.4 汇总残损币集中上缴

总行清分中心应放宽对各个营业网点残损币的上缴要求,将残损币成捆、成袋上缴改为成整数即可上缴。可采用如下方案完成残损币的集中上缴:依据各个营业网点的地理位置将所有的网点分成几个组别,每一组确定某一网点为临时过渡网点。该组其他网点可将不成捆、不成袋的残损币集中至过渡网点,过渡网点将集中的残损币进行整理再上缴清分中心。最后由清分中心汇总成捆、成袋上缴人民银行。如此,既可以压缩残损币的现金库存占用,又能合理分担清分中心的清分压力,提高清分效率。

3.5 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

农村信用社可以参照其他商业银行,引进现金周转率(現金周转率=库存现金/现金收付业务量×100%)评价指标来考评营业网点的现金管理。该指标能较合理地体现一个营业网点库存现金管理质量的优劣。依据选定的考评指标结合该网点现金收付业务量大小的历史数据合理确定网点现金限额,并将现金周转率考评指标与库存现金限额共同纳入月度、季度、年度业务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负责人年度考评及员工考评挂钩。

3.6 加强培训树立员工成本意识

改变一味追求存款、贷款的业务发展思想,实施精细化管理。定期组织网点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进行成本控制主题培训,要求将培训内容传达至所有员工。夯实培训效果,进行专题考试,加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将培训作为常态化机制,时常组织以考代训,将成本意识植入人心。将成本控制的优劣作为营业网点负责人年终考评指标,由负责人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树立成本意识。严格执行预约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对流于形式的行为进行处罚。

4 结论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向成本宣战,向成本要效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设置营业网点、提高电子银行替代率;提高现金的清分效率、调拨效率;灵活上缴残损币;引进科学的现金管理考评指标,树立员工成本意识是农村信用社库存现金管理,减少无效资金占用,有效控制成本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任波.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新型评价指标设计与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7(29):29-32.

[2]任波.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建议[J].金融视线,2016(12):29-31.

[3]唐喻婷.商业银行成本控制之现金备付管理[J].金融会计,2018(2):41-45.

猜你喜欢
电子支付农村信用社
第三方支付平台研究
在电子商务中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