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

2019-01-10 08:22何泳萤
中国市场 2019年36期
关键词:财务分析改进措施问题

何泳萤

[摘 要]财务分析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分析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和更多利益相关者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客观或主观原因,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文章阐述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建议。

[关键词]财务分析;问题;改进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6.141

1 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是企业根据财务核算、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采取专门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对企业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包括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增长速度等状况。财务分析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为评价经营业绩及财务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为企业管理者评价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提供重要的依据。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分析的结果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也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2)财务分析可以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及发展趋势预测提供信息。财务分析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经验,能够为未来企业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信息。通过对资产营运能力和现金状况的分析,可以为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为内控管理奠定基础,减少舞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在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出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会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识别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舞弊现象,为内控管理打好基础,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4)财务分析成为目前投资者和各类债权人了解企业情况、取得企业信息的最基本的方法。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为管理层使用。决策者根据财务分析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决策,债权人通过资产状况偿债能力分析决定是否放款和放款政策,潜在投资者通过整体财务分析,对是否投资做出合理决策。

2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企业管理者以业绩为导向,着眼于生产经营,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使其流于形式,未真正应用于未来企业工作发展方向的指导。把财务部门作为普通的后台职能部门,只发挥了财务人员的核算功能,没有意识到财务分析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整未来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意义。对企业财务数据的理解仅停留于收入利润状况,来评价企业经营部门业绩,导致财务分析无法实现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2.2 人员不够专业,财务分析不全面

很多企业并未专门设置财务分析岗位,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同时担任财务分析工作,核算人员既是参赛人员又是评判,当会计报表编制不合理或有差错的时候,无论是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都不容易被发现。同时亦难以客观地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很多人在做财务分析的时候,仅仅根据财务资料来做简单分析,用传统方法简单地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未结合宏观环境和企业的业务实际情况,关起门来做分析,闭门造车。

2.3 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指标存在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传统的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也有综合的杜邦分析法。但财务分析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比率分析法对指标的评价标准极大地依赖分析人员的经验水平;比较分析法会因通货膨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企业生命周期变化等影响而使参照标准失去可比性;杜邦分析法缺少对企业现金流的分析,对企业实现的利润是金融活动还是经营活动产生也没有明确区分,这在现代环境中市场较多企業的利润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会使分析结果有失偏颇。

另外,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也有其一定的缺陷,例如在“营改增”下,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分母口径不一致导致计算结果有偏差。由于缺乏对现金流的考虑,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采用的指标并非企业真正的现金流入,导致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够全面。而且,静态分析的财务指标只是反映了该项目的表面现象,但无法揭示背后的真实情况。

2.4 财务数据本身有缺陷

客观上由于财务人员的水平限制或疏忽大意,主观上出于各种原因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操纵财务指标,均会使财务数据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财务分析失去指导意义。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因信息披露不完全,得到的财务数据无法真实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因此分析结果也有偏差。

3 改进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与建议

3.1 企业管理者应开阔眼界,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分析,调整资产结构;通过盈利能力和因素分析,发现无效或低效作业,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资产运用效率;通过现金流分析,制定企业的筹资策略和投资策略等,将财务分析应用于管理工作中,避免单纯以收入利润为导向的短视行为。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是对财务数据事后分析,同时也应该对企业战略、结合企业事前的全面预算,来为企业发展作全面的支撑。

3.2 设立专门岗位,提升人员业务素质

设立经营分析岗位,聘请专门的、有经验的经营分析人员,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打通业务和财务间的链接。财务分析人员应充分了解公司业务部门经营情况及财务会计核算准则,对报表数据进行简单传统的对比分析后,要找出数据背后真正揭示的含义,并结合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划分可控与不可控的因素,引导企业之后的战略调整。

3.3 修正财务分析评价指标,综合利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

由于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指标均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分析人员必须建立综合分析评价体系,结合各种分析方法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重置成本、未来现金流折现等计量模式的作用,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数据及指标进行一定的修正。例如,集团公司在分析各业务分部数据时,应将集团费用按一定比例划分到各业务中,以调整后的数据来做分部分析,找出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和低效业务;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时候,将收入换算为含税收入,反映企业真正的周转率情况;计算利润率、收益率时,剔除非经营性利润的影响,推测企业未来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将现金流情况加入到分析体系中,反映企业现金流周转的状况,并指导企业的筹资决策。在财务分析方法上,除了将传统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外,还可以参考诸如哈佛分析框架、项目质量分析法等综合分析方法,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并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3.4 加强企业的会计分析

财务分析不等同于会计分析,财务分析侧重于针对已有的财务资料,结合经济环境和业务情况进行分析。而会计分析属于财务分析中的一个环节,是针对已有的财务资料,分析其核算基础的合理性,包括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适用性和企业财务数据的合理性的判断。例如,企业的折旧政策是否符合行业规则、坏账计提规则是否符合企业情况、收入成本是否配比、是否有收入成本挂账未记入利润表等。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会计分析,能排除因数据不实造成的分析偏差,为更准确全面地开展财务分析打好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现状分析、未来经营调整、战略规划、策略制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稳健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但主观上由于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及经验不足,客观上由于财务分析方法和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企业的财务分析流于形式,无法落实,或失去其指导意义。因此,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财务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也应结合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真实反映企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财務分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良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8(18): 117-118.

[2]王博.财务分析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0): 99-100.

[3] 张际萍.财务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8(18):160-161.

猜你喜欢
财务分析改进措施问题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