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居民对网络募捐平台的看法和使用情况调查

2019-01-10 08:22宋远坤,何丽娟,张洪进,兰小英,王浩臣,杨叶芸
中国市场 2019年36期
关键词:使用情况

宋远坤, 何丽娟,张洪进,兰小英,王浩臣,杨叶芸

[摘 要]通過调查南充市居民对“水滴筹”的看法和使用情况,了解网络募捐平台的普及程度、大众对它的信任程度以及存在的优缺点,对网络募捐的效果做出评价,为网络募捐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结果网络募捐平台的普及程度较高,其筹资方便且范围分布广,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但因大众并不了解其管理机制,导致其不能完全得到大家的信任。调查表明:网络募捐平台在人群中普及度较高,但此类平台应更加公开、透明,结合政府的相关管理,方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募捐;水滴筹;使用情况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6.188

网络募捐是中国公益事业初露锋芒的新兴力量,因其方便快捷,很快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由于众筹发起的随意性、信息的不对称性、流程的不公开性导致不断涌现出诈捐、骗捐事件,进而引发的舆论声讨将捐赠式众筹推到了风口浪尖。[1]大众对网络募捐的看法各有不同,因此通过调查南充市居民对网络募捐平台“水滴筹”的看法和使用情况,了解此类软件给大家带来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优缺点,评价其可信度和影响力,为网络募捐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政府也可参考本次调查结果做出相关方面的规定,推进网络募捐的法律约束和发展。本次调查也可以增加大家对网络募捐平台的认知,让其更快地进入大家的生活。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南充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南充市不同人群分布情况后,选取了五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南充市居民对网络募捐平台的看法和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展开调查,结合辅助工具问卷星及问卷纸质档,回收了有效问卷513份,采用问卷星并结合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2.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四十岁以下的被调查人群占72.3%,四十岁以上的被调查人群占27.7%,被调查人群中学生占44%,公共事业单位工作者占25.6%,经商和自由职业者占23.3%,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占31.4%,高中及以上的占68.6%。

2.2 南充市居民对水滴筹的使用情况及捐款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89.77%的被调查者表示在QQ空间和朋友圈看到过水滴筹的募捐信息,在浏览过信息后,69.59%的人表示会伸出援手,并且56.3%的人会转发此类信息。关于被调查者对此类信息的态度,如图1所示。当问及其周围人群积极性时,34%表示其周围人群比较愿意转发此类消息,有47%表示周围人群转发意愿一般。关于调查人群的捐款意愿,如图2所示,其中大部分人的捐款数额在1~20元。

2.3 南充市居民对水滴筹的认知情况和信任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88.3%的居民表示对此类软件安全性和管理机制不了解,认为网络捐款存在虚假信息的占90.64%,认为其存在资金安全隐患的占85.96%。由图3可以看出,有63.16%的人群表示比较相信网络捐款,但仍有30.12%的人群不太相信网络捐款,文化水平和年龄是其部分影响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大部分群众不太相信此类软件。

2.4 水滴筹的优缺点及其发挥的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关于水滴筹对患者的帮助,被调查者看法不一,其中45.91%的人认为水滴筹作用很大,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其原因是水滴筹筹集资金速度快、方向广及筹资渠道方便(70%),而有38.6%的人认为水滴筹带来的作用一般,有2.34%的群众认为通过水滴筹筹集资金作用很小,其原因偏向于资金去向不明(81.87%),捐款人不知道发起人是否如实收到资金,以及募捐平台存在虚假信息(80.1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水滴筹等网络募捐平台普及程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水滴筹在人群中已经广泛传播和普及。人们可通过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实现公益众筹活动熟人到熟人的扩散性传播, 其可信度和影响力将呈直线上升态势,[2]水滴筹在各大聊天工具中转发,由此大家也更容易接触到网络募捐,网络募捐信息大部分人都看到过(89%),转发过(56%),并捐过款(69%),由此可知网络募捐已经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并被普遍接受。由于通过网络传播,也导致对其使用情况和看法存在文化水平和年龄的差异,其中年龄在六十以上的被调查者有70%表示没有接触过网络募捐,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有33.33%表示没接触过网络募捐,但从被调查者的整体水平来看,网络募捐普及度较高,已经在大众生活中广为流传。

3.2 大众对于网络募捐的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不高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到,由于资金的去向不明,以及大家对网络募捐平台的管理机制不够了解,所以大部分居民并不完全信任它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对网络募捐的信任程度虽然有文化水平和年龄的差异,但在其资金安全及虚假信息上,差异并不明显,普遍群体都认为存在资金安全及虚假信息方面的隐患。但通常情况下大家仍然愿意通过网络募捐捐款,所以网络募捐应加强其公开性和透明性,加强对申请人的审核,以此获取更多的信任。

3.3 网络募捐能给患者带来一定帮助,推动了募捐事业发展

网络募捐因其快捷、方便以及广阔性,在患者的资金需求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人愿意捐款给陌生人,对于认识的人以及情况确实困难的人,有超过60%的人愿意捐款,可见大家的捐款积极性比较高,所以患者也能得到来自各个地方的募捐帮助。网络募捐也让募捐活动更加广泛、便捷,推动了乐于助人的正能量在社会中发展。

4 可行性建议

4.1 个人及社会层面

网络募捐的资金安全问题及虚假信息多是出自筹款人的个人不当行为,调查结果中有建议指出,部分患者即使有钱治病,但也会利用网络募捐筹款。因此,网络募捐要向更加真实化、可信化方向发展,必须筹款人从个人诚信做起,而不是把网络募捐当作一个摇钱树。并且使用者应该加强自身对网络募捐机制的了解,不应该以主观意识去判断其可靠性。

4.2 网络募捐平台层面

调查结果中多项建议提到,网络募捐平台对于申请人的审核要仔细,提高内容真实性,做到公开透明化。被调查人群对网络募捐的不信任也来源于此,因此作为网络募捐平台应该负起保证捐款真实、安全的重任,在操作透明化和申请人审核上加以改进,并且加强大众对其管理机制和安全保障的了解。

4.3 国家政府层面

在我国,关于网络捐赠方面的法律制度相对薄弱,导致网络捐赠活动无法得到有效规制,网络捐赠领域乱象频发,完善网络捐赠活动的法律规制已迫在眉睫。[3]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建立相关监管体系,严格把控其资料审核及捐款过程等环节,对资金进行时刻跟踪,给予大众一颗“定心丸”,从而推动网络募捐平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互联网+”背景下关于募捐式众筹服务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经济师,2017(12):70-73.

[2]肖雯雯.微信公益众筹之路探析——以水滴筹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1(8):121.

[3]赵立焦. 网络募捐的法律规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7.

[基金项目]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810634052)。

猜你喜欢
使用情况
非能动技术在核电机组中的应用实践微探
安徽省农村银行卡使用情况调查与制约因素分析
保定市大学生网络课堂使用情况的调查
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