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玩起来”
——品味那一段有主题的教育生活

2019-01-11 06:08钱旻东部战区空军保障部机关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33期
关键词:那就是

文/钱旻 东部战区空军保障部机关幼儿园

从什么时候爱上教科研,是一次质疑的目光,是一段沉浸的思考,是一堆文字中的寻找,还是一次调整后的惊喜……我也说不清了,但正如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口中的“蚂蚁之眼”——所见有限却极限细致,我曾经紧紧围绕“让孩子‘玩起来’”这件事,经历了一段有主题的教育生活,那一个个小小的片段让我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问题凝聚:

研究日志:玩起来了吗?

幼儿园角色游戏时间到了,今天所有年级组长一起进行班级角色游戏检查,到每个班走一走,转一转,老师们谈论着角色游戏中精美的游戏材料、游戏场景,我却捕捉到了这样的一个个瞬间:

火车站游戏中,今天的乘客少,“小司机”却呆坐在火车头的位置,无奈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我问“你怎么不出去玩啊?”“老师说了,要留一个人不能走,坚守岗位!”

在玄武湖游戏区域中,丁丁作为玄武湖管理员正在在玄武湖(地上蓝色纱巾区域)上划着小船捞树叶,捞完了就把树叶收拾到小桶里,收拾完了他一脸茫然。我问:“你在干什么?”“拣树叶。”“为什么要拣树叶?”“老师说要拣的。”“拣好了呢?”他摇摇头。

某位老师在我旁边悄悄地说:“刚开始让幼儿玩游戏的时候就要盯着一个游戏玩一段时间,不要让小朋友换游戏,这样才能会玩,才能玩得好!不然会乱得一塌糊涂。”

孩子们“呆坐”“一脸茫然”,这样是玩起来了吗?这样的游戏能够达到增进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儿童自我成长的目的吗?

“盯着玩”“不让换”“精美的场景”“老师说的”这样能让孩子真正玩起来吗?

我一头扎进描写“游戏”的文字中去,去看看学者们是怎么说的。

赫伊津哈说道:“……而在这种激动、这种专注、这种生机勃勃的力量中,存在的正是本质,游戏的原初品质……大自然给我们的是游戏,是有激情、有欢笑、有愉悦的游戏……”

希勒:“游戏状态中的人实现了实在与形式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受动与自由的统一,因而是自主、自由、自为的。”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谈道:“……游戏就是具有魅力的吸引游戏者的东西,就是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去的东西,就是在游戏中赢得游戏者的东西。”

黄进博士总结了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共同理性和感性的美的精神;游戏精神是生命本能得以充分展示和释放的精神;是一种闪烁、联合、紧张、轻盈、均衡、冲突、神秘等等诸多要素的组合与对话;是一种投入、沉迷、消除种种对立和分裂的精神;是一种重复往返和不断更新的结构;是无始无终、否定、开放和创造的精神;……它是自由的精神。”

华爱华撰文写道:“游戏摆脱了功利性目的的束缚而获得了自由的快感,实现了娱乐功能。”

……

快感、激动、愉悦、欢笑、安宁、紧张——游戏中的人都有着正向的情绪;专注、投入、卷入——游戏中的人都沉浸其中;自由、自主、自为、自信——游戏中的人更加能找到自我,这才是游戏。我想的没错,在这样的理念与组织形式下,孩子们常常“玩不起来”,那么我可以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孩子“玩起来”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我上班想、回家想,某天突然灵感在不经意间出现了。

灵感乍现:

研究日志:游戏超市

儿子5岁了,今天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好朋友家,朋友拿出来许多玩具,有小医院,有披萨饼餐厅,有给娃娃洗澡的玩具,有换衣服、洗衣服、晾衣服等等这样一套一套的玩具,排成一排,就像一个小超市。两个小朋友玩得特别开心,一会玩娃娃家的游戏,你当爸爸,我当妈妈;一会玩披萨饼店的游戏,你当厨师,我当顾客;一会儿又玩医院,你当医生,我当护士……有的游戏玩的时间长,有的玩的时间短。他们玩得兴高采烈,不停地交流,甚至是发生矛盾后又妥协,不亦乐乎。游戏就应该是这样吧,有变化,有调整,幼儿可以尝试各种行为和方式玩游戏。再想想幼儿园里的游戏,主题场景摆好,游戏材料逼真,游戏场景逼真,无法调换和组合,这样其实就是把幼儿装进游戏,是“game”而不是“play”。

看看幼儿园里的游戏:游戏场景逼真,“小司机”“收银员”“售票员”等在游戏中既不能换人,也无法调换主题,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空间被不断压缩,才出现那么多幼儿在一个固定的游戏主题中无所事事,“玩不起来”。我的灵感来了,如果我创设一个像超市一样自助式游戏的场景,让幼儿在游戏时可以自由邀请同伴,自己选择并组合游戏材料开展游戏,自由进出游戏和转换游戏,就能够更加契合游戏通常所具有的本质特征“非真实性、内在动机、过程导向、自由选择和积极情绪”,幼儿更容易“玩起来”。于是我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课题《“自助式”角色游戏——一种为儿童自主发展奠基的新方式的研究》。

研究日志:方寸之间

中班上学期,在下午玩玩具的时间,小莫那一组有3个孩子,不用看,就知道他们正在用宝高玩具玩 “角色游戏”。小莫拉着我说:“老师,这里有两个宝宝的爸爸妈妈还没有来接他们,我让他们到这里来等。”我很感兴趣地走过去,听到几个小朋友说:“这里是几个小朋友在上兴趣班,还没有下课!”我一看,好几个人偶坐在一边。“其中有两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没有来接,他们还不着急,另外两个小朋友急得都要哭了。”静静拿起一块积木开始打电话给家长:“喂!你怎么还不来接你家孩子啊!哦!堵车啊,哦!快点啊!”他们又给我介绍:这里是教室,这里是睡房,这里有许多的桌子用来上课,还有校车,小朋友们早晨坐校车来上幼儿园,这里是加油站……并且还一边说一边相互补充着、调整着、笑着,孩子们激动得鼻尖上冒出汗珠。我原来以为他们只是在玩给娃娃烧饭的游戏,没想到,就是这一张桌子的方寸之间,3个孩子自己建构着主题,有逻辑性的情节,并快乐地游戏了很长的时间。

这是中班上学期的幼儿玩游戏的一个片段。这样专注地交流、专注地搭建自己设计的蓝图、专注地合作表达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在这“方寸之间”展开了这么多的故事。他们也真正地“玩起来”了!

是什么让幼儿在一张桌子上“玩起来”了呢?这张桌子上的玩具有什么不同呢?我仔细观察:人偶12个,汽车4辆,方形积木(长方、正方)若干。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一组的玩具中有了很多的人偶和汽车,孩子们就联系起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玩起了上幼儿园、午睡、上兴趣班、爸爸妈妈接宝宝等情节,人偶和汽车不正是幼儿的游戏线索?它们给幼儿的想象打开了一个通道,是高真实性、高细节化的。

那些方块积木可以变成床,可以变成围墙,可以变成车厢……这些材料是非真实的,可以让幼儿建构和替代,可以帮助幼儿丰富“玩”的内容,让他们越玩越起劲。可见,游戏中的低真实性材料和高真实性材料的有机结合应该能帮助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玩得更加专注而放松。我想我的“材料超市”应该也可以从真实性的角度围绕游戏线索类材料和游戏丰富类材料两个部分投放。

琢磨澄清:

游戏日志:“玩起来”的商店游戏

班上还剩3个孩子,他们正在一边玩插粒一边说着话,突然崔恒基说:“老师,我刚才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是吗?”我蹲下来,兴趣盎然地说:“在哪里啊?我可以买点东西吗?我最喜欢买东西啦!”于是他高兴地站起来,跑到刚才他玩的那箱玩具那里,开始把里面的“食物”拿出来(全部都是方形拼搭玩具)。“哇!好多吃的啊!有豆腐干吗?辣的!”“嗯……没有。”“这个就是!”我高兴地拿了一块积木就“吃”。“谢谢哦!”崔恒基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其他两个孩子看着我的动作,眼睛里开始闪着激动的光芒,他们开始还没有动,过了一会,就全部过来买东西了。我悄悄地退出了游戏,但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说着、嚷着,自己拼搭了取款机,一会要买新产品(口香糖、不同口味的饮料等等),一会要买贵一点的商品……持续了30分钟,一直都很开心,平时不怎么说话的辰辰也参与了进来。

我常常非常小心地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担心是否在不经意中就给孩子的游戏加入了许多以“发展”为名的功利的东西,但这次当我看到孩子的眼中有“惊喜”,我知道我做对了。我到底做了什么,让他们玩起来了?我细细琢磨,我在自然的状态下“蹲下来”和他们成为游戏同伴,和他们一起玩,分享了我的“玩起来”的游戏经验:要求买喜欢吃的东西的经验、以物代物的经验。这里面有什么?有愉悦,有灵活。这些经验让他们发现: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用这些东西,可以这样玩。这正是他们当下内心所需求的,所以一瞬间,他们的眼睛就亮了,被吸引了,接着就自己“玩起来”了。

回忆探寻什么是“玩起来”时,我曾经写道“……能不能比喻他们正在‘敲门’,去敲一扇通往‘深度放松而高度专注’的门,通往“高峰体验”的门,当找到这扇门时幼儿才进入了一种不断升腾的状态,通往那种特别的游戏体验。”那么,这些“玩起来”的游戏经验如果更多,他们寻找这扇“门”就会更快,甚至是更多次地找到这扇门。我想我找到了,在游戏中可以这样有所作为,让孩子们“玩起来”的“游戏经验”流淌起来,让他们将更多的游戏经验和自己的内心需要进行连接。我找到了研究策略的关键词,那就是:轻松陪伴,智慧分享。

体悟焦虑:

在陪伴孩子们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总是和风细雨的,常常夹杂着这样或那样的情绪。

研究日志:我怎么了

过两天,就有老师和专家要到我们班上来参观和研讨。孩子们玩了起来,我一边看一边记,本来拿着记录本的手便放了下来。为什么?班上孩子玩的游戏到现在还是娃娃家,现在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别的班上的孩子游戏主题已经是丰富多彩的了,有便利店、大排档、干洗店等等。而我班孩子到现在还是那么喜欢玩娃娃家。我越走越焦虑,越走越气愤,看着凌乱的摆设,跑动的孩子,单一的主题,我忍无可忍地大喊一声“停!”终止了游戏。接着我就开始絮絮叨叨地说:“怎么这么乱,放不下脚!”“为什么不去买东西?”……

当我和南师大的导师谈起在孩子游戏中的这次一次焦虑时,她亲切地安抚我:“停下来!别着急,为什么焦虑,听听心里的声音。”我开始细细体悟、感受自己。我试图寻找答案,我到底焦虑什么?为什么焦虑?

◎对游戏的期待。

“别的班上的孩子游戏主题已经是丰富多彩的了……而我班孩子还是……”从这里看,游戏主题的丰富多彩应该是我对幼儿游戏预期的一部分。事实上,我对孩子们玩这样“自助式游戏”的期待很多,我希望他们自发生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主题,可他们就喜欢玩“娃娃家”,喜欢给娃娃吹头发、喂药、烧饭。我还希望他们能够大胆地创设整齐有规模的游戏场景,可呈现在面前的却是“凌乱的摆设”。我希望他们进入专注的游戏状态,而我看见的却是“跑动的孩子”。当我把“理想的游戏”放在不远处,看着孩子们的游戏,比对着、惦记着、丈量着,“游戏”和“游戏”的距离让我焦虑。但是我的“理想游戏”是孩子们真正的游戏状态吗?

◎担心得不到同事和专家认同。

“过两天,就有老师和专家要到我们班上来参观和研讨……”压力还来自于同事和专家。心里的一个声音隐约在说:“这样的游戏他们肯定看不下去。”我怕什么?我怕这样的游戏他们不认同,不赞成,怕他们的“理想游戏”和孩子这样的游戏不同。是的,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同事的观念影响着我,专家的观念指引着我,尤其是专家在我们眼中就是真理的代表,如何能质疑?我期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甚至在教学生活中我逐渐成为非独立、不自信的教育者。我为什么怕?是因为我要证明什么吗?证明自己?证明这个游戏形式?期待获得成就感?压力和焦虑随之而来。

◎游戏精神的缺乏。

在这次孩子们的游戏中,我是紧张的“……整个身体也会收缩,而对身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的生命能量之流也会大受限制,而无法在身体里自由流动”。因此,在紧张地观察、紧张地记录、紧张地判断、紧张地对比时,我无法静下心来看到真实的东西,我始终在游戏的外面,在我试图观察、记录、判断、对比时却无意识地承载了更多和游戏无关的东西,我的预期、别人的思想甚至还有成就感。“……师生按照此时此刻的教育情境应有的方向共同前进,师生不但作为引导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成了教学本身,师生双方完全沉浸于当下的教育愉悦之境,享受教育之境中的自由、轻松、和谐、融洽、光明、温暖。”这些,在此刻我没有。

于是我试着放松自己,找到属于自己“愉悦之境:

◎学会放下,专注当下。

当我跳出了脑海中的那些条条框框时,才能真正地静下心来,走进孩子们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是什么样的,他们开心吗?投入吗?专注吗?当我丢掉那些预期,我看到了很多。在“单一”主题下,孩子们玩得丰富多彩:他们给自己家的孩子洗澡、吹头发、榨果汁、讲故事,带着孩子去看病,给宝宝煮“梨子水”,还在家里泡茶、看电视等等;他们还创建自己的游戏场景:帮自己家的娃娃在地上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小床,用盒子当做钱箱,用积木搭建冰箱,等等;他们还在专注地游戏,专注地交流想法,专注地搭建场景,专注地建构自己的游戏故事。当我放下,专注于孩子们当下的活动时,不再焦虑,而是充满欣喜。我们还需要放下更多,放下别人的“理想游戏”,放下自己“功利”的观念,让游戏只是游戏,轻松就自然而然到来了。

◎做具有“游戏精神”的教师。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让教师不能成为完全的人,并会用更多的束缚套住孩子。因此,我尝试着做具有“游戏精神”的教师。同事、专家的理想游戏是不是“真理”?不一定是,游戏是孩子们的,孩子们的游戏就在眼前,在游戏中他们才是权威。当我蹲下来,细细品味孩子们的游戏时,我的感悟就是值得尊敬的,我的思考和理解应该是自由自主的不受束缚的,在找到自信的同时,接纳、理解、包容,相互碰撞,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忘掉教育的结果,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教育中的闲适、和谐,不需要太过用力。

品味收获:

课题就要结题了,看着孩子们激动、愉悦、欢笑、自由地游戏,看着手中沉甸甸的结题报告,我想起了和导师的那段对话,对!我的收获不止于此。

研究日志:我的变化

在和导师的一次谈话中,她问我:“你觉得你变了吗?”“我变了吗?”是的,这些变化真的特别明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知用什么语言去描述。

“以前我在班级中总爱发火,可现在一天都是高高兴兴的。”

“以前眼中全是问题,常常觉得无力,但现在的问题却都是契机,总能轻轻松松地解决。”

“在班级中孩子和我特别亲,常常扑到我的身上要我抱、让我背。”

“我坐在哪里就能和孩子们玩在一起,都觉得他们玩的很有意思。”

“我总是觉得他们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所以班上的各种活动都是让孩子们唱主角,总觉得他们能行。”

“孩子们常常记住我的话并喜欢向家长描述他们在幼儿园里的心情。”

“和同行、专家在一起的时候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是我能想到的只言片语,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在班级中“很用力”“很费劲”的感觉突然没有了,瓶颈过后的豁然开朗让我心生喜悦,感觉营造了一个“游戏场”,游戏精神慢慢地在空间、情感、氛围、心理中流淌。“高高兴兴”“轻松”“玩在一起”“他们能行”“自信”,我带着正向的情绪,专注于玩(把教学生活当做玩),和孩子一起玩,在玩中解决了问题,在玩中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在玩中找到了自信。在游戏的研究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状态——“深度放松而高度专注”。

“让孩子‘玩起来’”,再次品味这一段有主题的教育生活,我思绪万千。这些研究的小片段很多都没有出现在我的论文和结题报告中,但是这些小事件记录着源于问题、执着思考、抓住灵感、敢于实践、体悟内心的旅程。是的,正是经历了这一个个有主题的思考与探索瞬间,让我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专业自信、独立思考能力和拥有教育理想的教育者。

猜你喜欢
那就是
数字化转型核心是业务模式创新
解读“广德魅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的一致性研究
——以《新课程语文1+X群文阅读》(六年级)为例
成长与突围
奉献是一支爱的歌谣
“前丁后蔡”是苏轼毒舌吗?—蔡襄《茶录》人物故实考辨
如何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
爱,是教育的底色
肩负好儿童世界“文化使者”的使命
幸福亲密的三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