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大灰狼:如何引导幼儿呵护生命

2019-01-11 13:59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张元春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灰狼兔子生命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张元春

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大灰狼该不该杀”的过程中,当兔子国王把大灰狼关起来以后怎么处置大灰狼,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借机让孩子展开讨论,并提出了问题:虽然大灰狼被抓起来了,但是兔子们该拿它怎么办呢?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挖一个坑,里面放满钉子,大灰狼放下去被钉死。”

有的说:“把它肚子里装满石头扔进河里淹死。”

有的说:“用炸弹炸死它。”孩子们乐此不疲地讨论着,我一边帮孩子记录想法,一边感到不安——大灰狼固然凶残狡猾,但是孩子们的设想是否太过极端了、太过残忍了?

一、幼儿为何会如此表现

首先,幼儿的表现是正常的,问题出在我的引导上。当教师提出“想用什么方法对付大灰狼”时,幼儿怎能不继续想办法呢?更何况还有帮助兔子的英雄主义精神,于是武力成为首选。其次,这节活动的重点不是讨论怎样杀大灰狼,而是该不该杀。

其次,童年的世界并不像成人想象的的那么无忧无虑。因为儿童经历“生理性断乳期”以后,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弱势地位,所以他们会通过做游戏,编故事来满足他们渴望强大的愿望,这便不难理解孩子们为何要让大灰狼可怕的死去。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幼儿的世界。

而且,目前很多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时往往重分析、轻综合,重一般认知、轻审美感知。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在帮助幼儿理解活动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每个角色性格品质的“好”与“不好”,引导幼儿将其视为榜样或引以为戒。而且在多数的故事中,大灰狼都是狡猾、凶残的,幼儿很难把大灰狼和善良联系起来。其实,大灰狼并不是坏的代名词——应让孩子知道还有“喜欢做坏事但不失可爱的”大灰狼;有“幽默诙谐的”大灰狼;有“坚守信念的”大灰狼。在此基础上展开活动,幼儿的思维就会开阔,有可能就会出现“不杀大灰狼”的观点。

杜威提出过,对幼儿的教育既不能忽视儿童的冲动和欲望,也不能把儿童现在的能力和兴趣视为绝对重要,从而放任和纵容儿童。杜威看来,儿童的发展是在现有经验基础上的不断生长。尊重幼儿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对儿童的教育和引导,其实,幼儿是很容易受教师引导的和暗示的,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幼儿想出更多更有“味道”的处理方法来,可爱的、幽默的、滑稽的……

二、别让问题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大灰狼在孩子心中是一个经典反面角色。幼儿全心全意地帮助兔子,反映了他们天真善良的本性。大灰狼在某些故事中固然可恶,但在有些故事中凶恶的猛兽也被善良化了,例如《狼大叔的红焖鸡》《狐狸爸爸鸭儿子》……这些故事让幼儿慢慢体会到人性的美好,学习全面地看待一个人,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教师要让幼儿认识到,自然界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狼虽然吃小兔子,可那是他的本性,它本来就是食肉动物,所以不能因此就对狼“一棒子打死”。

通过观看一些视频,让孩子认识到人类有时候做的一些事情是很残忍的,为了利益去捕杀伤害一些动物。其实很多时候这些动物并没有做伤害人类的事情。让孩子们从另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孩子有更开阔的眼界和视角——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三、引导孩子呵护生命

生命教育是一种充满感情,智慧的教育。我们不仅要教育儿童爱护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引导儿童关注、热爱他人的生命。

教师要多为孩子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平台和空间去验证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这节活动探讨的是生态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很新颖——平时我们总给大灰狼加上了一个坏蛋,祸害的帽子,可是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他们维护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了解这个知识对孩子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颠覆了他们心中一直以来的观念,同时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这个问题值得孩子不断探索,这个话题还可以运用很多不同的形式展开,很有教育意义和科学价值。教育孩子要爱护每种动物。

当然,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稳定的价值观,如果教师对幼儿做出“残忍”回答的时候放任自流,或者给予明确肯定和鼓励,那么有些幼儿会在这种暗示下沉迷于“残忍”“暴力”的行为,失去可贵的同情心,对周围的人缺少亲近感,从而对生命缺少敬畏感。所以这就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贵,爱护万物的生灵。

我们希望幼儿能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关爱生命,呵护生命,而不是用单一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从事物的两面性出发,我们不妨让孩子多把故事和生活联系起来,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用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相信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孩子会更加健康自由的成长。

猜你喜欢
大灰狼兔子生命
大灰狼
兔子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智斗大灰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可爱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