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班健康活动中教育策略的几点思考

2019-01-11 13:59南京医科大学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坐姿解放军姿势

南京医科大学幼儿园 张 岚

一、案例背景

进入大班,经常发现孩子在坐椅子和走路的时候会驼背。在老师的提醒下能保持一段时间正确的姿势,但几分钟后又东倒西歪起来。家长也经常和老师说要督促孩子不能驼背,提醒孩子走路的时候要站直,但又苦无对策。幼儿不能保持正确身体姿势的主要原因是:其一,孩子觉得一直保持直立的姿势太累了;其二,部分幼儿自控能力弱而不能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其三,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身体姿势,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里提出:5~6岁阶段的儿童在健康体态上要能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的姿势。所以在幼儿阶段我们首先要让幼儿知道保持正确身体姿势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保持正确坐、立、行姿势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活动开始时教师和幼儿面对面坐好,小朋友坐姿各有各样,教师保持正直的坐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是最美的?为什么?”“我觉得我的脸最美,大家都说我长得好看。”“我觉得我的手最美,因为手能帮我做很多事情。”“我觉得我的眼睛最美,因为眼睛能帮我看到最美的世界。”“我觉得我的头发最美,因为我的头发很黑!”老师:“我们小朋友说都很好,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都很重要,只有健康的、自然的身体形态才是最美的。”

这是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幼儿的回答是开放的,想象力如此的丰富,幼儿对美的概念不是局限的也不是我们成人眼中的美。这就是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幼儿的回答启发了同伴,同时也启发了我。

片段二:

出示两种坐姿的图片,让幼儿分析讨论。

师:“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小朋友是什么样的姿势?哪个小朋友的坐姿最美?”

幼:“第一幅图的那个小朋友的坐姿美,他坐得直。”

“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二幅图的小朋友的坐姿不是很美的呢?”

“第二幅图的小朋友驼背不好看。”

师:“那我们学一学第一图的小朋友。”幼儿都能坐直了,已经不是刚开始各有各样,都很有精神。

师:“你有没有坐的不好的时候?”

幼:“我累了,就坐不好。”

“有的时候坐的时间太长了就坐不好。”

师:“那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我们身体更加优美呢?”

幼:“坚持就好了,不能怕累。”

“不能坐很长时间,坐一会站起来走一走。”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要坚持,要动静结合,现在我们就要坚持一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坐姿最优美哦!”

通过图片对比后,有的小朋友坐姿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能保持一段时间。孩子的潜能是无限,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引领才会被激发出来。

师:“现在我们坐的很美,我们站起来或是走路的时候是不是很美呢?我请一位解放军叔叔来教一教我们怎样站和走才是最美的。”小朋友看到解放军的时候不自觉地都又调整一下自己的坐姿,跟着解放军叔叔学习站立和走路的时候目不转睛,都很投入。

片段三: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矮人的游戏,请小朋友把这个小箱子套在屁股上,我们一起来跳一段舞?”幼儿套着箱子跳舞很滑稽,走起路来很不方便。

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幼儿就说:“老师这样我们不舒服,呼吸有点困难!”在幼儿的要求下小朋友们拿掉盒子又跳了一遍。小朋友很快表示这样舒服也很方便。

师小结:“通过比较,小朋友们都知道直立的身体姿势让我们的身体很舒服、很自然、看上去也很美。不良的身体姿势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不方便。”

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只有在自然正直的状态下身体才是最舒服的,也是最美的。

片段四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的身体姿势不正确?他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幼:“我看到我爷爷会驼背。”

“我看到我姐姐写字的时候身体会斜着,妈妈会讲她。”

师:“那不正确身体的姿势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请一位医生阿姨告来帮助我们解答问题吧!”

听了医生的建议孩子们都默默又一次调整自己的坐姿。有的孩子主动回答我要坚持我的身体才会更加的美丽。

三、案例反思

㈠提高幼儿的审美观有益于其人格的健全

在以往的健康活动中偏重身体功能的介绍,很少展示身体的自然美。其实我们正常入园的孩子都是经过体检、身体健康的孩子。在当今社会中各种层次不同的审美观念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教师应该着眼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富有自己理解的审美概念,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在“片段一”中,孩子的回答就是最美的回复,“美丽的眼睛、能干的小手、纯黑的头发、能说会道小嘴等”这都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呈现出来的,所以不能以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的观念去思考问题,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激发幼儿对美的情感,给予幼儿正面的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出来,知道健康的自然身体姿势才是最美的。

㈡通过对比形成健康行为的动机

幼儿需要直观的引导,在“片段二”中教师出示两种对比强烈的坐姿图片的时幼儿很快地做出了选择:调整自己的坐姿,也许保持的时间不长,但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看到好的同伴会模仿学习。不需要老师的示范,不需家长的叮嘱,幼儿自己主动调整了自己的坐姿。幼儿健康行为形成的首要任务是帮幼儿建立基础的健康经验,有了基础的经验才能有以后的一次次尝试和调整。这也是健康行为形成的动机,就像幼儿在调整自己的坐姿的同时会自己思考问题,会模仿,会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根结,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后向着健康的行为靠拢。

㈢了解正确的身体姿势对身体的重要性

在目前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更注重幼儿的体验。亲身体验比说教有着更深的印象和更强有力的说服力。所以,在“片段三”中,正直的身体姿势对身体有多重要,无论教师如何说教都不如让孩子自己体验不同的情景下给自己身体的不同感受。体验后不需要老师过多的总结,有一次给孩子身体上的刺激,在拿掉盒子后幼儿伸伸懒腰都表示身体正直很舒服。这是促进幼儿建立健康行为必经之路和最有效的,让幼儿真正地理解正确的身体姿势对自己身体的重要性。

㈣拓展幼儿对身体姿势重要性的理解

都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解放军资源的利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解放军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看到解放军正直的体态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在下意识地调整的自己的身体姿势。这都是老师和家长不能给予的。当医生讲解的时候孩子眼中是信服的表情。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要让孩子知道不健康的行为一旦形成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从小就要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意识,意识指导行为,健康的行为是陪伴幼儿终身,对其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次健康活动只是健康教育组成的一小部分,关键是持之以恒,并能在幼儿的活动中观察幼儿、发现幼儿行为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帮助和解决。幼儿健康经验的获得有基础性,能为学习和理解更复杂的概念和解决问题提供思维工具。有连续性,需要不同领域的经验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支撑的,有反复性,健康的行为需要常抓不懈,反复提醒,直到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为儿童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坐姿解放军姿势
基于表面肌电和动态体压的办公坐姿疲劳测试
坐姿好习惯
解放军来了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学生作业坐姿及台灯控制器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基于坐姿感应的智能视力保护台灯设计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