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体会

2019-01-11 17:29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陈星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题型应用题题目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 陈星学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面对应用题时似乎都有一个同样的看法——难。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产生排斥心理,教师也难以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造成了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局面。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应用题失去信心,教师因不能寻找有效的应用题教学策略,而单一地对学生采取题海战术来训练。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应用题困难的现状,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展开数学教学。

一、贴近生活实际,引发注意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学生只有愿意学习,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能吸引学生眼球的素材进行课程导入,特别是与生活有联系的东西,再加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再者,小学阶段的学生适应性还在逐渐提高,教师不可一开始就选取复杂的题目,应尽量采用一些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素材,便于学生理解和快速掌握,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两名学生相约游玩,各自从自己家里出发往对方家走,两名学生住宅距离5km。学生A以3km/h的速度向学生B家步行,学生B以2km/h的速度向学生A家步行,假设学生A与学生B家之间的道路是一条直线,问两名学生相遇在距离学生A家多远的位置?”教师向学生提出类似这种接近生活实际的题目,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解题兴趣,从而提高课堂讲题效率。

二、运用语言技巧,启发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应用题,关键在于对题目的理解和教师的表述方式。只有理解了应用题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题。如果学生对应用题的题型不能正确分辨,新旧知识将会出现断层,将为之后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是否能理解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观察学生能否理解题目意思。学生读懂题意的关键在于能筛选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可以正确理解题目所问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最后在应用题中找出数量关系。例如:“某公路需要修缮的总长为200km,用10天的时间修缮60km,再修30天能否将公路全部修完?”对于此题,有些不注意题目语言的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60÷10=6,每天只能修6km,那么200÷6=33(天)……2km,所以无法在30天时间里修缮完毕。这一解答暴露了学生审题不严的问题,没有理解修路的时间是10+30=40天,所以再修30天是完全能完成剩下的工程的。

三、指导解题技巧,理清思路

学生学习应用题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题目结构分析的能力。调查表明:学生觉得解题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难以发现题目中隐藏的条件,因为对题目结构的分析不够透彻,这也是解题能力强的学生与解题能力弱的学生之间的差别。分析题目结构首先要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理解题目文字所表述的意义,再经过分析找出题目中隐藏的条件,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固有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一些概念化、直观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应用题的解题思维中。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提高学生理解题目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应用题。例如:“一列火车原本以80km/h的速度行驶,经提速后,火车车速提升了40%,问现在这辆火车的运行时速是多少?”对于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复述一遍题目的关键信息,让学生明确具体的求解内容,强调“提升了”这一重要内容,先求得火车提速速度,结果为32km/h,然后将原速度与提升的速度相加,得到112km/h的当下车速。这样的解题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仔细审题的意识,也清晰了解题思路。

四、培养开放思维,因材施教

应用题有一种开放式题型,此类题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每位学生的基础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在教学时,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方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出不同的解答。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可把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应用题作答测试。在这种开放型应用题的教学中,应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开放性、全面性思维能力的锻炼,这种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例如:“某厂家引进一批煤炭,先使用大卡车运走一半,然后改用荷载5吨的小卡车运走3次,至此还剩3吨煤未处理,请问这批煤炭总共有多少吨?”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应跳出狭窄的审题思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运用开放性思维,转变思维方式与思考途径,灵活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加强课堂互动,提升效率

社会在快速地发展,若想更好地生存,必须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适应社会意味着更好地学习,而对于教师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完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是根本目标。提高学生解题的敏感度是学习应用题的有效辅助,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为学生专门开设应用题解题策略训练课。利用专业训练的手法训练一段时间,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应用题解题策略的效率;第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时时刻刻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令学生在更多不同的题型中理解更多有关应用题解题策略方面的知识。例如:将一个生日蛋糕平均分成2份,请问每份占整个蛋糕的多少?如果将这个生日蛋糕平均分成5份,请问每份占整个蛋糕的多少?将这个蛋糕分成5块,并分给3名学生,请问每位学生能够得到多少?这本来是与分数计算有关的数学题目,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以达到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思考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题型应用题题目
应用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