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2019-01-11 17:29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赵东艳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形直观解题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赵东艳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数学思想,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知识讲授和教学要点分析时也可以采取这种指导方法。在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首先可以从简单直观的知识内容讲解出发,渗透基本的数形结合思维,让学生对于这种思考方式越来越熟悉。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灵活地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思想在化解问题时的便利性。教师可以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来强化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应用更加熟练,这会让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一、在知识讲解中融入数形结合思维

很多教师认为只有进入中高年级后,当学生开始接触到几何类知识时,数形结合思想才有渗透的空间,其实这是一个教学认知上的误区。即使是在低年级时期,相对简单的知识教学和问题讲解时,教师也可以灵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当引导学生建立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后,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会发生变化,很多原来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直观,学生知识理解吸收的效率也会更高。因此,教师可以从各个不同时期的数学教学中灵活有效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对于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熟练。这样大家掌握这种思考模式才会更加深入与透彻,不仅很多知识要点学生理解吸收起来更加轻松,这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一种锻炼与提升。

比如,在低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中,当教师讲解关于“数字”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数字的记忆更加深刻,并且改变单调的数字教授模式,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和数字形象比较接近的物品,例如,和数字“1”比较相像的铅笔,和“2”比较像的鸭子的图片,和“3”比较像的耳朵的图片……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搜集的图片进行观看,让学生首先建立基本认识。这是小学时期数学课教学中最为基本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便有效地培养与锻炼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这会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生不仅会对数形结合思维有更多的认识,在今后利用这种思想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也会更好地展开,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更加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这一数学思想。

二、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教学的不断加深,教师可以逐渐借助一些典型问题的解答来强化学生数形结合思维能力的锻炼。数学问题中有很多非常典型的需要构建数和形之间的联系来加以解答的题型,教师可以透过这类典型问题慢慢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形结合思想,并且利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问题提出后首先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在大家还没有牢固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前,可能思考的障碍较大,解题也不是那么高效。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指导,慢慢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再思考。学生会直观感受到通过构建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整个问题变得更加直观,不仅解题的思路更为清晰,解题的准确性也有了提升。

以下面的“路程问题”的教学为例:小明和小强分别从甲地和乙地相向走来,小明每分钟可以走45米,小强每分钟可以走50米,经过13分钟后两人相遇,问甲地和乙地相距多少米?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后,首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间,随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分析探讨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出简单的图形,运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后再进行解题,解答的效率会高很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中渗透数形结合思维的范例。透过这样的例题分析,学生不仅会感受到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对于解题带来的便利,自身也会加深对于这一思维方式的理解与掌握,这才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强化学生数学结合思维的应用能力

随着学生对于数形结合思维越来越熟悉,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这种思考方式的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可以多在课堂上列举典型范例,让学生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加以解答。学生可能一开始在构建数和形之间的联系上会遇到障碍,可能解题也会产生误区,但是这些都没关系,只有在不断尝试中,学生才会强化自身的理解,才会慢慢探寻出更加有效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深入掌握这种思维模式。只有经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提升,今后再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问题时效率也会更高。

比如,在锯木头的问题中,小学生在单一的文字描述中就很难理解,一根木头锯成三段需要锯几次?大多数学生直接就会回答三次。教师只用语言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如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段木头,或是拿一根粉笔向学生演示锯木头的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强化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培养过程。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但是学生在数形结合思维掌握还不够牢固前仍然很容易犯错。教师直观的指导会让学生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实质,也会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有效构建数和形之间的联系能够避免进入很多解题误区。学生不仅会发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实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些都是学生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可以获取的积极收获。

猜你喜欢
数形直观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数形结合百般好
用“同样多”解题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