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19-01-11 17:29广东省惠东县大岭新村小学周健环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敏捷性长方体思维能力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新村小学 周健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需立足于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以及深刻性,采用更多元多样的教学策略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进而从更多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呢?下文,笔者便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一、运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游戏教学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重要教学策略,相比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更具备趣味性和丰富性,其能通过多种数学游戏来让学生探究数学运算和数学规律,从而使学生从更多角度认识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方面,数学游戏种类繁多,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游戏中灵活地转变思维去进行游戏,另一方面,游戏具备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游戏中去体会数学思维的转变。

例如,笔者在讲《长方体(一)》时,便为学生准备了硬纸片、剪刀、胶纸等物品,随后让学生去制作长方体,并让学生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探究长方体的性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便需要探究长方体的组成,如其有几个面、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联系、有几条棱、棱长之间有什么联系等,之后,笔者再让学生思考长方体的总面积应如何计算、有几种计算方式、体积如何计算等问题,而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对长方体已有了充分理解,再去思考这些问题便十分顺利,并且亲自制作的长方体更易使其产生探究性趣,从而能够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建立直观模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培养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思维的敏捷性指的是学生在正确思维下的速度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所反映出的是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的反应速度,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模型来对学生进行培养,直观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直观印象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入手数学问题,这便能够提升学生面对不同数学问题时的反应速度,进而推动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确定位置》一课时,便拿出一张空的座次表来给学生填写,笔者先是从第一排左数第一位同学开始,其他同学依次填写自己的名字,随后,笔者拿出之前准备好的座次表给学生看,学生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全都填写错误,原因是他们的方向和教师在讲台桌上讲课时看的方向相反,而学生在填写时也有同学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由于其他同学全都是这样填写,因此造成全班错误的情况。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错误,是因为全班同学都是参照第一个同学填写的座次表,而没有产生自己的思考。随后,笔者再拿出一张空的座次表让学生随机填写时,学生便能够顺利填对自己的名字,这便是直观模型所起到的推动直观理解的作用。

三、结合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是立足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对于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难以产生足够的了解,其无法将数学知识和生活问题相联系,也就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导致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严重缺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运用生活情境来展开,通过学生有生活经验的、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来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联系,推动学生对数学的联想,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锻炼自身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笔者在讲《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课时,便为学生引入如下生活场景:“同学们,家长给你们20元,让你们去超市买散糖,可到超市发现超市的糖只能分开称,其中奶糖2元/kg、软糖2.5元/kg、巧克力糖3元/kg,那么你的钱能买这三种糖混起来的几千克呢?”这样,学生便能够将方程知识和生活情境相联系,从而能够读取这个情境中的信息,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推动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从更多角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全面和深刻,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完善,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成长。总而言之,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学习生涯中奠定坚实的思维能力基础,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敏捷性长方体思维能力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抓不变量巧解题
借助选择性注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C2系统的敏捷性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