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01-11 17:29重庆市第一一0中学校严金龙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平行线图案图形

重庆市第一一0中学校 严金龙

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被进一步提出,成为数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跳出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不仅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知识传送给了学生,更实现了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应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树立创新的教育教学意识,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变革,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总体目标,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创新。

例如,在学习《展开与折叠》的时候,普通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图片的分析,或者采用折纸的方式来对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进行认识。为了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理解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我为学生制作了幻灯片,以图像、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展开过程,使学生对图形世界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认识,不仅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进行了解,也能够了解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展开过程,使数学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通过转变教学思路,能够让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凸显学生主体,营造创新环境

当前,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一切教学行为围绕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开展,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从而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时候,我让学生在教室中环视,找一找教室中有哪些线是平行线。有的学生发现,黑板的上边线与下边线是平行线、窗户的上边与下边是平行线。我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两支铅笔,试试摆放它们,使其成为平行关系。在学生尝试之后,我向学生提问:“通过今天的探讨,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两条线平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你是通过哪些条件可以判断两条线处于平行关系的呢?”同学们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得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采用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平行线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索,获得了成就感与满足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深刻。通过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逐步深化。

三、鼓励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对于未知的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主动深入数学世界进行探究,发现数学的美好,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图案设计》的时候,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式制作图案,并对图案形成的过程进行记录,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学生围绕这个任务开展了讨论与探索。有的小组在进行图案设计的时候,参考自己喜爱的动画片,希望能够通过图形的变化来展现自己喜欢的内容。有的小组不仅对图形进行了变换,还为图案设计增添了色彩,使最终设计出来的图案更具艺术审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牢牢掌握了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知识,也实现了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索,认识到要想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出不懈的努力,注重发现学生的潜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索,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社会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平行线图案图形
平行线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