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19-01-11 05:56陈志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肺电针心绞痛

陈志建

(福建省古田县中医院内科,福建 宁德 352200)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引起的血管狭窄、心肌缺血或功能障碍,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多表现为劳累后诱发胸闷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1]。临床上多应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类、他汀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病”范畴,近年来电针在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作用机理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在多项基础研究中证明针刺可使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解除或使之扩张而增加其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心律失常等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2-3]。近年来研究证实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增加心肌灌注的方法,促进心脏康复[4]。在药物基础上联合电针、体外反搏的相关研究较少见,考虑稳定性心绞痛多为劳累后诱发,故予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在运动状态中来评价心肺功能。本文观察了 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体外反搏的疗效。笔者采用该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为59.4岁。入选者按加拿大心血管学会 (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均为Ⅱ级~Ⅲ级。入组病例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在性别、年龄、心绞痛分级构成比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5]:(1)劳累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憋闷,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发作时心电图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

1.3 纳入标准 符合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 18~70岁,心绞痛至少稳定2个月,愿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尚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低血压或糖尿病者;(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5) 不能配合电针治疗者;(6)有体外反搏禁忌症者: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②有全身或局部出血性倾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坏血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大出血,夹层动脉瘤等;③肢体有感染灶或静脉炎,四肢静脉血栓形成等;④活动性脑出血、腹水;⑤肺栓塞及中程度以上的肺心病,特别是右心衰竭时,反搏可能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右心负荷;⑥有血管或其他部位不便受压的疾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电针、体外反搏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1.5.1 治疗组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电针联合体外反搏治疗:(1)电针治疗方案:取穴通常以主穴加用配穴,以内关为主穴,气阴两虚明显者加气海、膻中、厥阴俞、足三里等穴。心血瘀阻明显配人中、巨阙、合谷、中脘等穴;具体操作根据患者阴阳、虚实及气血等相互关系,灵活选用不同的针灸手段,进行配穴。针刺操作:75%酒精常规消毒,内关直刺0.5~0.8寸,得气后留针,按对穴连接电针仪,采用低频5 HZ疏密波,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刺激 20 min,留针期间 10 min行针 1次,余穴位如上述常规操作;(2)体外反搏治疗,每次 45 min,1次/日,14次为1疗程,反搏气囊冲气压0.035~0.04 mPa/cm。上述体外反搏治疗时间以及气囊充气压根据患者个体耐受情况,酌情增减5%~10%,连续2个疗程,观察时间4周。

1.5.2 对照组 仅采用常规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案: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类、他汀类药物。

1.6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6.1 临床症状 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价标准》[6]。(1) 心绞痛临床疗效:显效:心绞痛完全消失,或减少发作次数超过治疗前总数90%以上,心电图原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恢复正常,或ST-T有明显改善;有效: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ST段压低较前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程度、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均无改善。

1.6.2 心肺运动试验 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耶格Oxycon Pro PC型运动心肺功能检查仪(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进行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和运动当量测定。运动心肺功能测定中反映受试者心肺功能指标:(1) 最大摄氧量 (vo2max):vo2max是全因死亡的一个强烈预测因子[7],提供心肺储备能力的重要信息;(2)无氧代谢阈(AT):AT表明心肺系统在运动时能为肌肉提供足以维持有氧代谢的VO2的最高水平,Ohnishi K等[8]发现有心绞痛的患者,AT和心肌缺血显著相关;(3) 运动当量 (METs):Valeur N等[9]指出每增加一个最大运动的METs,总人群的死亡率下降28%,不完全血管重建的患者中下降39%。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检验,治疗前后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例(%)]

2.2 运动心肺功能评估 见表2。

表2 运动心肺功能评估 (x±s)

综上数据,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和提高心肺储备能力、运动耐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稳定性心绞痛的电针治疗是以经络输穴理论为基础,以调理经络气血为法则,选取与心、心包及其经脉密切联系的腧穴调整相关脏腑、活血通脉。体外反搏可促进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流切应力为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提供了适宜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两者单独应用对稳定性心绞痛均有疗效,但联合应用未见文献报导,通过初步观察,电针和体外反搏均为冠心病康复方面2种重要的非药物疗法,联合治疗方案可起到良好效果。运动心肺试验通过增加运动负荷动态反映生理负荷下人体呼吸、循环、代谢等方面的反应和功能储备,在某种程度上与心绞痛患者劳累后增加的心脏负荷相似,因此较静态心电图能更准确评价心肺功能状态,客观评价心肺系统对需氧量增加时的反应,测定心血管储备和在负荷下心排血量增加的能力,因此应用于心绞痛治疗的疗效评价是可行的、客观的。2组在治疗、评测过程中未出现1例并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提示电针、体外反搏、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开展有较高安全性。很多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康复过程中由于长期过度服用药物或PCI手术治疗后,易造成经济和精神负担,症状易反复,难以回归社会恢复正常工作。而中医学如电针以副作用小,成本少低廉,疗效佳正成为治疗冠心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充分显示出冠心病康复治疗。联合电针、体外反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上效果显著,改善症状同时提高心肺储备及外周组织摄取利用氧的能力,可临床推广,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康复提供了有效、适宜的非药物干预方案。

猜你喜欢
心肺电针心绞痛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