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促进贸易通行

2019-01-11 12:19◆生/
上海质量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信任贸易

◆生 飞 / 文

编者按在上海市质量协会主办的进博会·国际质量创新论坛暨第12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上,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生飞发表了题为《认证促进贸易通行》的演讲,介绍了认证认可的发展背景以及特征功能,揭示了认证认可对降低市场交易风险、促进贸易便利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由生飞秘书长会后整理。

认证和贸易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始终存在设置技术贸易壁垒和消除贸易壁垒的问题,这是一对基本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最近十几年,认证的作用已经从技术壁垒向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转换,其核心目的就是保证消费者或使用方的需求。

2005年,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根据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社会、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对于产品和贸易关注点的变化,分析、总结并共同提出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理念(与贸易有关)。依据计量确定基准、通过标准统一要求,应用认证手段对产品、服务等进行评价,不再需要买方(企业、消费者)直接验证所购买商品是否符合要求,方便了贸易。

2006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将计量、标准、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主要内容)并称为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是政府和企业提高生产力、维护生命健康、保护消费者权利、保护环境、维护安全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社会福利、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

在合格评定领域有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概念。随着认证、检测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第一方,也就是制造商为了研发的需要,也会申请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为自己进行内审、研发产品的检测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主动帮助企业提出全过程的解决方案。随着经济全球化,采购方在全世界采购商品,为了保证一致性,采购方也制定了一些统一的采购标准,如国际玩具协会标准、国际零售商协会等,都制定了标准。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为其开展供应商认证评价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这其实是第一、二、三方的角色在不断地融合,其核心目的仍然是提升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和健康。

认证不论作为技术措施还是作为质量基础设施,其本质属性就是传递信任。由于和贸易密切相关,认证还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显著特征。随着发展,认证的作用和功能较20年前也发生一些变化。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一切市场交易行为都是基于相互信任的共同选择。认证在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作用明显。

认证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证明功能。通常来说,认证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获得认证,是证明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信用载体。认证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运用多种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标准进行规范、诊断和改进的过程,是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工具。认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由于认证国际化的特征,各国都倡导“一次检验检测,一次认证认可,国际通行互认”,因而能够帮助企业和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二是提升功能。通过第三方认证,获证组织将所有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素和因素都加以控制,通过不断地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使得组织的管理能力、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因此,许多组织把实施认证过程看作是帮助自己建立质量体系,改进质量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

三是传递功能。企业、市场、消费者、政府对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企业通过认证,声明自身的产品符合标准,质量管理得到了控制和持续改进,向市场和消费者能够传递信任和承诺,消费者通过认证证书或者检测结果了解了产品是符合相关要求,促进安全放心消费。认证向组织传递信任,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向政府传递信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政府采信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是引导功能。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意向服务或产品时,往往凭经验和有限的知识进行选购。对于简单的商品,消费者完全有能力挑选自己满意的商品,即使挑选不当,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在科技、信息、知识、产品都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普通消费者一般都缺乏选购商品所需的技术知识,也不具备检验商品所需的技术手段,在选购商品时往往产生诸多困难或疑虑。而认证,就相当于向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信息——该商品或服务通过了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其进行的鉴定和评价,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这是在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信任和引导。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信任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贸易统计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贸易统计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