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9-01-12 00:54陕西省城固县润东九年制学校孙建欣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式运算数学知识

陕西省城固县润东九年制学校 孙建欣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交往模式,是指教师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书本知识学习,切身体验、感受、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书本知识与学习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注重学生的深度体验和参与,体现了知行合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与数学深度接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存在的意义,生成数学意识,又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体验,感知数学,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生成数学思维,可谓一举多得。那么在小学数学课上,具体该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体验生活情境,生成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抽象概括与总结,所以,数学学习还应该回归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组织生活式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存在的意义,才能形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最终生成数学意识,学好数学。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时,许多学生认为运算律没有用,因此不重视它的学习,导致运算能力差,错误百出。对此,我以体验式教学为基础,组织了体验生活情境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意识到运算律存在的实际意义,又提高学生运算律的学习效果,最终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学生带入一段情境当中:小明去超市买东西,身上带了50 元,他要买5 支碳素笔,每支4.5 元;要买3 个笔记本,每个8.9 元,他还看上了一个价值15 元的铅笔盒。小明怕自己钱不够,就开始计算,算来算去也没有算清楚。最后,小明抱着侥幸的心理拿了铅笔盒。但在收银台结算时,小明发现钱不够,又尴尬地退了回去。这段带有体验性的生活情境让许多同学感同身受,于是,学生意识到了学习运算律的重要性并展开了积极学习。与此同时,学生还培养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习惯,生成了数学意识。可见,体验生活情境有益于数学教学。

二、体验数学故事,深刻理解数学

数学是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所以,在学习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时,认知经验少、思维能力差的小学生感觉十分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实施体验式教学,将概念性数学知识融入数学小故事当中,变抽象为具体,促使学生积极体验、深度学习,最终从故事中抽象出数学的本质,达到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我组织了以故事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具体如下:

首先,构建一个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森林里组织短跑大赛,许多小动物都跑出来纷纷议论今年的冠军人选,有人认为松鼠可以夺冠,有人则给猴子投票,还有人支持小兔。最后,老虎拿出了一份数据,上面显示,松鼠4 分钟跑280 米,猴子4 分钟跑240 米,小兔3 分钟跑240 米。大家看了以后还是一头雾水,纷纷问老虎,到底谁跑得最快,老虎神秘地笑了笑。在听完故事之后,学生产生了疑问:到底谁跑得最快?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对比,先对的整体性。

三、组织数学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认可,当教师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后,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巩固,会开展数学训练,提高学生使用数学思维逻辑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设计训练题时,以基础知识作为基点,强调一题多解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数量之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让学生的思维发展质量得到保障。例如,教师在教学“运算律”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加深对运算律的印象,可以让学生开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训练,同时也可以设计多样的应用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各项知识解答数学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快速运转,同时在计算过程中也能够考验学生的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从而形成较为灵活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力。思维就像是“上层建筑”,以基础知识为基底向外延伸,解决各种问题,将学生的数学能力推向更高处。

猜你喜欢
体验式运算数学知识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有趣的运算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论体验——体验式外语教学、体验式学习、体验哲学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