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更需“用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2019-01-12 02:22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张丽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课文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张丽华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在语文教学中使课内和课外相沟通,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引入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增加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教学,我们称之为“拓展阅读教学”。

当前,教师已经普遍强烈地意识到进行语文拓展教学的重要性,课堂上运用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已成为共识,但就笔者的观察,仍存在一些误区,现与大家进行探讨。

误区一:不分主次,喧宾夺主

对策:精心选择拓展内容

语文拓展阅读应有利于突破文本教学的关键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索,因此,关注“文本”是语文拓展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有次听到一位教师上《寻隐者不遇》一课,文本的教学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理解了“童子、言、此、只、深”的字义,大概了解了诗句的意思,剩余的时间则全部用来大量拓展。上课伊始,教师补充了贾岛的《题诗后》一诗,让学生了解贾岛是个苦吟诗人。介绍贾岛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推敲》,感悟贾岛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理解句子“云深不知处”中的“深”字时,教师补充了“桃花潭水深千尺”“城春草木深”“篱落疏疏一径深”三句诗句,指导学生对比探讨“深”字的一字多义。教者几乎完全忽略了对于言浅而意深的原教材,要用简练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特色,显然,这样的拓展是因为对文本的特点缺乏准确的把握。

这样的语文课堂拓展阅读存在着拓展过度的现象。课堂上,教者忽视了教学的重点,忽略了文本的特点,感悟课文时“浮光掠影”,探究品读也是“草草收场”,这样的教学对文本和课堂没有丝毫功效。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阅读,在注重内容扩展的前提下,更应注重质量的提高。教师应该看到真相,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一些真实的经典材料,拓展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取决于是否可以为文本服务,以及是否能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拓展要注意不能占用文本学习的时间,需侧重于文本的深化。

误区二:随意性强,目标不清

对策:认真选择拓展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的实践中,形式主义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教学《春晓》时,有位教师提供了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进行拓展阅读;当其在教学三年级《秋天的雨》时,拓展的也是《春夜喜雨》,可《春夜喜雨》是初中二年级才学到的内容。更离谱的是,对一年级学生的拓展要求与对三年级学生的拓展要求尽然相同。这样为了拓展而进行的拓展,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既耗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削弱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种教学行为是不可取的。

有些教师,喜欢使用具有冲击力的感性拓展材料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时,有的老师会给学生放一段动画片;学习课文《田园诗情》时,会为学生展示大量的荷兰风景图;阅读《诚实与信任》,延伸出一场全社会诚信问题的大讨论。这些关于影视、图片、音乐、表演、讨论的拓展,其目的是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戏份,让听者觉得花样迭出、别开生面,娱乐自己,也娱乐大众(学生和听课教师)。学生被趣味主义牵着鼻子走,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触摸文字,进行深度思考,亦无法获得“涵泳文字兴味长”的读书乐趣。

还有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不深入,忽视了文本的多义性、复杂性,对文本的特点也把握不清,在选择拓展内容时目标不明确,致使拓展材料虽形式多样,但却杂乱无序;虽然拓展的内容丰富多彩,但反而导致学生的负担过重;虽然出示的时机自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样的拓展阅读教学就像是蜗牛背上的贝壳,学生们只能带着它慢慢“爬行”,却不能“跑”和“跳”了。

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掌握文本的重难点,明确文本表达上的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本的关键点进行润色,填补文本“空白”处,使拓展和文本相互补充、浑然一体。

误区三:暗示难点,取代思维

对策:适度控制拓展能力

在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通过拓展一些内容来铺设台阶,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是有的拓展内容非但没有起到化解难点、开启思维的作用,反而将答案或是教师个人狭义的理解通过拓展内容传递给学生,这样的拓展,表面上看巧妙点化了学生,实则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

在《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句话时,出示了两句巴金的语录:(1)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并在必要时为他人牺牲……(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教师接着请学生谈谈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这样的拓展明显带有暗示的痕迹,表面上化难为易,实则取代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后患无穷。

毫无疑问,利用拓展材料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是一大策略,但在拓展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指向性过于明显的材料,不能有任何功利心,要让拓展内容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误区四:类型单一,迁移不足

对策:准确把握拓展机会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拓展阅读无非是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互补性拓展;一种是类似于文本表达式的迁移性拓展;还有一种就是具有比较意义的比较性拓展。使用较多的是与内容相关的互补性拓展,例如,拓展文本作者的介绍和文本写作背景的介绍,迁移性拓展则相对忽略,而针对某一知识点和具有相同主题的文章的补充阅读较少,比较性拓展更是少有涉及。

学习、模仿文本表达的方法,以及通过阅读学会阅读、学会写作,恰恰是小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更应重视迁移性拓展和比较性拓展。比如,学习儿歌《四季》时,可以将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诗歌推荐给学生;在学习《变色龙》时,可以把变色龙的常识性材料推荐给学生进行比较性拓展阅读,这将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和文本表达的学习和积累上。

除此之外,将教材中的课文串联起来进行比较阅读,也是有效的拓展阅读方式之一,它能将知识归类,使学生掌握和文本类似的阅读理解方法,形成知识体系。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教师应善于选择相关教材,并将阅读材料与某些内容或形式进行比较,这将使学生积累和整合,实现课堂迁移,从而从其他人那里得出推论。如《轮椅上的霍金》《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小草和大树》《天火之谜》这五篇课文都写到了古今中外伟人用坚韧不拔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厄运,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这五个故事,内容各具特色,可以让学生把有关内容找出来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领悟伟人的成功秘诀,从而对课文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的首要目标是“有效”。我们只有用好“拿来”,才能造就练达而厚重、智慧而精彩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