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肿瘤科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2019-01-12 05:18
人人健康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诊断系统肿瘤科医学生

宋 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肿瘤科 重庆 402160)

肿瘤学科综合性较强,涵盖人体全身多个系统,其诊疗技术也在不断完善。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出现,满足了新时代发展所需,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临床实施智能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1]。现代人工智能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宽了肿瘤科医学生获得最新信息的渠道,在模拟应用、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临床实际工作中,作用十分重大。

1 虚拟学习系统

人工智能存储量较大,可采集、分析专业文献。利用计算机模拟病人,让医学生单独进行触诊、问诊、叩诊、视诊以及听诊,培养其医学操作技能,并针对实际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提供建议、评价,进而促使其操作更加规范、标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避免了学生与老师、其他同学之间的直接接触,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学生面对他人时的迟疑、紧张不安、害怕等负面心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围绕个人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既往临床教学过程中,经验不足的年轻医师诊疗患者期间,难以赢得患者信任,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反复实践操作,便于年轻医师熟练掌握医疗技能,为其锻炼、丰富自我技能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 影像学与病理学诊断

2.1 影像学辅助诊断

CT、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肿瘤科比较常见,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阅读、判断,是每位医师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同时也是为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而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图像识别技术较为成熟,在帮助医师诊断、鉴别、获取影像细节等方面,作用十分重大。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普及于影像学领域,目前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判断肿瘤性质、自动识别放疗靶器官等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比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模型能够分级、定性乳腺X线图像中的可疑区域,并提出客观性的建议,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早期肺癌、肺部结节的筛查诊断,同样也是临床医师工作中时常面临的困难。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能够避免主观判断失误,还可以减轻临床医师工作负荷量,规避假阳性、假阴性,结合传统阅读模式,有助于年轻医师快速确诊。

2.2 病理学辅助诊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在诊断、指导肿瘤治疗方面,意义十分重大。目前,传统病理组织学检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水平参差不齐、患者数量较多、诊断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影响、专业人才缺失等等。而人工智能在提取特征方面,能力较为强大,可进行病理定量诊断,故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另外,在判断疾病预后、形态定量分析以及肿瘤分期等方面,人工智能的表现也十分突出,故而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3]。既往人工教学过程中,病理、影像、检验等结果的分析、判断、阅读为薄弱环节,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因为较强的客观性、较快的诊断速度、较高的准确率而在肿瘤科教学中,发挥了客观、全面、准确、实时指导学习的作用。

3 治疗决策

而人工智能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较强,与专家经验、相关指南结合,能够为临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客观、全面建议[4]。目前肿瘤治疗领域中,沃深肿瘤诊疗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最为成功的一项系统,拥有期刊、专业著作、真实案例、文献资料,涉及诸多癌症种类,同时处理能力快速、强大,能够帮助医师全方位的分析、判断患者实际病情,并为医师提供参考,进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4 总结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年轻医生或者是医学生反复实践操作,更加丰富自己的医疗技能,切实的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现代医学教学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也进一步扩大了医学教学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诊断系统肿瘤科医学生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区间轨道电路智能诊断系统的探讨
设备在线诊断系统在唐钢的建设与应用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连铸板坯质量在线诊断系统的应用
基于OPC跨平台通信的电机监测与诊断系统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