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优化改革研究

2019-01-12 10:01徐亮节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师应色彩

□徐亮节 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一、地方院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发展历程

高校设计色彩教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艺术设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高校陆续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并引入了设计色彩课程。纵观其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初。该时期,因整个艺术设计教学都处于初始阶段,课程建设尚不完善。所以设计色彩的课程教学直接照搬了绘画专业色彩课程,只是在课时上予以了适当的缩减。现在看来,这在当时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权宜之计。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前后。该阶段,除了绘画色彩课程外,多数学校先后开设了色彩构成课程并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补充,这也标志着设计色彩课程逐步从绘画色彩课程中独立出来。最后一个阶段是最近十余年。近年来,随着艺术设计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绘画色彩还是色彩构成均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需要。

所以,多数高校以这两门课程为基础形成了新的设计色彩课程,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设计色彩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门课程是与时俱进的,是需要继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

二、现今地方院校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问题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要求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具备色彩认知、分析和创造能力,并善于在设计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其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构成和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多年来地方院校的设计色彩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科学和完善的体系。但是与此同时,当代社会也不断对设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着新的要求,由此也凸显出了其在教学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未能树立起科学的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对设计色彩的作用、价值、发展方向等缺乏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思考,从而让整个教学缺少了方向的引领,很容易走进误区。其次是教学缺乏系统性、计划性。教师既没有深刻认识到设计色彩在整个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这导致该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被孤立了起来。再次是教学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多数院校都以单纯的色彩构成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只能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没有主动进行运用与创造的意识和机会,用色彩来表达设计理念、展示设计风格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无论是从当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从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来看,都需教师推动设计色彩教学自上而下的改革。

三、地方院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设计色彩教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下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设计色彩课程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从整体上来看,整个课程可以分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两大部分。其中,知识体系以色彩的认知能力为主,包含色彩美学、色彩规律、色彩心理学等。能力体系则以色彩运用和创造能力为主,包含色彩的组织和表现、色彩的分析和创造等[1]。教师应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色彩知识予以灵活的运用。因此,地方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课程性质,重塑教学理念

从“设计色彩”这个名称来看,其中“设计”是动词,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色彩”是名词,是设计的对象。所以设计色彩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对色彩按照不同的构成关系进行创造性组合的过程[2]。作为学习者来说,则要先后学习自然色彩、构成色彩和抽象色彩三大块内容。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对自然色彩的感受开始逐步学习色彩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对色彩的心理、通感、形色统一等原理和规律的探寻,继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设计意识和思维。

在明确了课程性质后,教师还要重塑教学理念。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色彩知识和能力转化为设计语言和思想。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实践相联系,始终关注对学生色彩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之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只有当学生可以独立进行色彩设计和创造时,才实现了这门课程的初衷。

(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锻炼

受历史等原因的影响,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度简单沿用了绘画色彩的内容,这显然是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的。所以内容的确定和更新正是课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具体来说,整个内容可以分为三大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对自然色彩的再认知。之所以是“再认知”,是指对色彩的观察和理解不再局限于色彩关系,而是通过写生等训练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然后再通过打破和重构来培养学生的色彩理解力和表现力。第二个模块是抽象思维练习。教师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学会将这种抽象的色彩美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三个模块是对色彩知识的初步应用。教师应要求学生通过指定的媒介和合理的工具进行实际创作,初步形成独立的创作能力。

在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中,实践是贯彻于始终的,其包含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对学生作品的讲评、对设计成果的评比等。教师应让学生始终秉承“学以致用”的理念和意识,避免出现学生仅会纸上谈兵的情况。

(三)设置专项课题,延伸课堂教学

一方面,设计色彩的学习内容是较为丰富的,必须对其进行梳理与整合,否则就会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以专项课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突出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对比性,使重点得到强调。所以,教师应将内容合理地设置为多个课题。以“色彩的限制”为例,这是在提出多项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色彩专项训练,以此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意识。在这个大课题下,又可以分为色彩分解、色彩分阶和色彩限色三个子课题。且这三个子课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色彩分解训练,可以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色彩表现时获得秩序化、条理化的认识,从而达到理性认知色彩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色彩分阶训练,即要求学生在遵循基本光色关系的前提下对色彩进行归纳和提炼,学会用有限的色彩去表现无限的色彩世界。而最后一个子课题色彩的显色,虽然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引导学生“做减法”,但是却有着更高的标准。

在课题专项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衍生出新的、有趣的课题。比如用色彩表达音乐感受、进行直觉色彩训练等,使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采用新型模式,更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设计色彩教学主要以“讲述+分析”法为主,即教师讲解色彩知识,然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从表面上是按部就班的,也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是色彩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从来都没有是非对错之分。以“讲述+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限制,失去“个性化”这一艺术活动中最为宝贵的品质。

因此,教师应将更多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来。比如对话式教学法,这是一种尤其适合于设计色彩教学的方法。该方法主张师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知识的建构,由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色彩认识和感受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不仅获得了因人而异的教学效果,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入任务驱动模式、工作室模式等全新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实践锻炼。

结 语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和艺术设计事业双双大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迎来了全新的突破。设计色彩作为一门基础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这门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地审视和思考,并推动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最大化地发挥出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师应色彩
《星.云.海》
《花月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