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策略应用

2019-01-13 18:20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渠英杰
家长 2019年19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意识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 渠英杰

立德树人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成功的表现就是能够做到润物无声,在学生不自觉中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精彩。让德育在体育教学中适时渗透,这是新形势下广大体育教师需要研究和攻克的课题,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正是教师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在发生作用。体育教师要想在体育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德育并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努力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正面影响。教师绝不能把自己说的、自己做的与对要求学生做的分开来看,教师绝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言行冲突、表里不一的情形,一个自相矛盾的体育教师不仅不利于德育在课堂上的有效渗透,同时还会疏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体育教师的必修课,体育教师塑造自己“四有”好教师的高尚形象,充分发挥教师的向师性,积极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影响。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爱学习、爱教师、爱校园,教师自己首先就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教师若要求学生上课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体育教师本人首先就要做到提前到岗、不拖堂、不应付;教师如果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精诚团结,教师也要处理好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如果要求学生在体育室外课堂中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那么教师也要身着体育课上必备的运动服装;体育教师要求学生们课堂上使用文明用语,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得体恰当。总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需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中实现,体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独特的魅力、高超的教学技巧对学生施加影响,用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与喜爱,让学生亲其师、爱其师、信其师,在不自觉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课堂教学,有机渗透

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德育,让学科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到德育的有机渗透,教师不妨这样做:

(一)体育活动中,磨练意志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训练性,通常的体育训练又以室外训练为主,这些运动项目均具有较强的训练强度,这些强度则要求学生必须努力坚持、用坚强的意志力来克服。因此在体育课上,要实现这些强度的训练,则需要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所教授的知识加强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拼搏、顽强进取的韧劲和拼劲。如在体育课上,教师教授知识点:耐久跑和跨栏时,面对漫长艰巨的任务,学生往往会出现在训练过程中不情愿、退缩、放弃的消极情绪,体育教师则应该时时为学生鼓劲,鼓励学生勇于参与、敢于挑战,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达到磨练意志的教育效果。

(二)体育活动中,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竞争与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充满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教师有信心也有责任使现代社会合格人才具备竞争与合作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在家庭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缺乏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体育课上可以开展篮球、排球、足球等小组类竞技项目,这些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教师可以在这些小组类竞技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在这样的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积极地渗透合作带来精彩的成功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深刻地感受到小组的胜利离不开个人的力量,通过这样的竞技项目可以激起学生的求胜欲,在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的基础上,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得到增强。

(三)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增强体质、为国争光,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些体育名人为国争光的事迹,如:一节篮球课,在导课环节用篮坛巨星“姚明”的挂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用姚明的成长经历激励学生刻苦训练、为国争光;或是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历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先、奋力拼搏的场面,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感染与熏陶,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善于捕捉,抓住契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课堂上总会发生意料不到不可预知的情况,教师要正确看待和对待课堂上的“矛盾冲突”,运用教育机智,将这些意想不到的“矛盾冲突”转化成教学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在很多时候,看似与预想无关的课堂突发事件,不是对教学的干扰,也并不是课堂的阻碍,而是一种宝贵的课堂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积极合理地利用这些突发事件,使自己的教学处于动态生成中,而动态生产中的教学则更不应忽视了德育。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发生,从而达到渗透德育于无形的目的与效果。如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时,总会有部分学生不把课堂纪律放心上,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教师面对不守纪律不按规定热身的同学,如果将教学的中心转向教育批评这些学生身上,不仅会扰乱正常的教学活动、打乱教学计划,而且会把这些同学放在全班学生的眼光的焦点中,这无形会放大学生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滋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更多应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表扬激励优秀学生,更可以以此给同学们做出榜样,激发更多的同学向这些受表扬的同学看齐,以此营造更加积极上进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总之,在体育学科中渗透德育是素质教育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我们要发挥体育学科的优势,于无形之中渗透德育,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整体提高。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体育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